張晉凱
摘 要:本文首先從文獻分析入手,通過研讀已有學者對營運分析的成果;選擇自己的方法;構建自己的框架。通過對上海機電的營運比率分析與比較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議,一起有助于企業的運營改進。
關鍵詞:運營能力 比率分析 比較分析
一、引言
對于個體而言,相同的資金用于投資,理財的意識和素養越高,獲取收益的坑行就越大;而對于企業來講,在企業擁有的資源相同的情況下,誰有者較高的運營管理才能,誰就能贏得更高得利潤。進一步來講,盈利后企業才能實現債務得償還,企業價值得保值、增值。 本文以經濟轉型期典型的智能制造業的代表企業上海機電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企業的營運分析,以期獲取有價值的結論。
二、緒論
(一)研究背景。一方面,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縱深化,其所觸及的產能過剩、樓市庫存過大、債務高“僵尸”企業的問題被關注,如何在精簡杠桿、降低產耗、補足企業的短板成為破解企業發展的又一課題。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化以及不可逆轉的新城鎮化有著得天獨厚的政策直至,為企業的又一輪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二)研究意義。從營運的各項有關指標各自的作用探析[1],到營運活動與資金獲取相互關系的探討[2];從對于營運指標的作用探究視角不斷的拓寬[3],再到將公司資本結構與營運分析建立聯[4];從一般的應用分析、具體細分行業、企業個例的分析。如何結合具體的經濟背景展開分析,并提出有建設性的對策,一直是營運分析的重要理論意義所在。
三、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營運能力分析
(一)上海機電概述
1、公司簡介。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馳名中外的機電裝備制造企業,其業務涉及制冷業、電梯業、印刷包裝業、液壓產品等制造行業,公司擁有著世界銷量遙遙領先的單體單體生產商——上海三菱,而且廣泛與外界開展協同創新,代表性的有“世界空調之父”即美國開利公司合作再華辦廠,打造品牌形象,構筑核心競爭力。
2、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營運能力的特點。下面以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對其營運能力的進行的趨勢分析(2017年年報未能發布,所以僅獲取了2017年前3個季度的數據)。
上海機電公司近三年的營運能力得分析指標相對值統計數據發現:存貨得管理能力指標(存貨周轉率)逐年降低,通過分析營業成本及存貨項目得絕對值統計數據發現,近三年得存貨存量穩步增長,但營業成本發生了先降低后增長得波動,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公司對印刷包裝機械業務、液壓機其業務進行改革調整,導致其主營業務收入與主營成本得大幅減少。
(二)上海機電營運能力及行業對比分析
1、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則表明單位流動資產帶來得營業收入越高,體現出生產經營整個流程得改善。發現上海機電得流動資產得周轉率處于同行業的中下游,僅高于中航機電,每單位流動資產能夠帶來0.54的銷售收入。
2、非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非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則表明單位非流動資產帶來得營業收入越高,體現出機器設備等資產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充分的利用了產能,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對表1得分析,發現上海機電得非流動資產得周轉率處于同行業的中上游,僅微弱低于康尼機電,非流動資產的周轉次數達到了2.96次,這說明該公司的非流動資產投資管理比較合理恰當,結構合理。
3、杜邦分析法
具體分析如下表2所示。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上海機電的核心盈利能力指標凈資產收益率高于中航機電以及航天機電,但是低于行業的領軍企業。這時,起到關鍵性的就是主業的盈利狀況以及公司營運資產的管理效率,穩定的盈利以及高效的運營成為相同或者相似的資本結構下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
四、結論
營運能力的分析是一個由自身到企業整體的過程,自身的細化解構,不單單涉及到管理效率指標體系的構建,更要求到一個個具體措施的落實,一條條規章制度的建立;而且,營運能力的影響大小,強弱的分析,對于企業整體而言,需要將資本結構以及盈利能力相結合才可以做到系統全面的分析結果。營運能力的提升以為是一個系統的推進過程,從工作人員素養的提升,到基本制度體系的構建,再到企業戰略的規劃,都需要持續的營運、盈利分析與預測不斷的推進。
參考文獻:
[1] 姚廣宇.2015年.萬科集團營運能力分析案例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
[2] 孫瑩.2017年.長春歐亞集團營運能力分析及策略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