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精準扶貧在兵團發展的過程中,作用越來越凸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關系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政治問題,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落實兵團定位要求和職責使命的基礎工作中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兵團目前在精準扶貧政策下所做的工作成效進行了探討,梳理問題,提出建議。
一、兵團精準扶貧工作的背景和意義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全黨向國內外作出了莊嚴的承諾,黨中央會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在充分認識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的前提下,適應新時代、聚焦新要求、落實新部署。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成敗,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關鍵之舉,是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有力保障。兵團是實現黨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總目標的重要戰略力量、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促進各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力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關系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政治問題,不僅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重大社會問題。
二、兵團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
長期以來,兵團全面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在精準政策上、精準推進上、精準落地上都狠下功夫,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減貧的目標上,截止2017年年底,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4.2%下降至2017年底的1.2%,降低了3個百分點;在貧困人口的受益面上,更多的貧困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享受了孕前健康檢查、計劃生育獎勵、金融貸款、低保等政策;在住房安全上,團場保障性住房、農村安居工程進一步投建;在教育和醫療保障方面,15年免費教育全面實施,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4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2.68%,全民免費健康體檢百分百覆蓋,貧困人口大病重病專項救治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在生活條件的改善上,貧困團場道路建設、飲水安全、灌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環衛設施、柴煤改氣工程都鋪開建設中,改善了貧困團場生活條件。在貧困地區的文明程度上,開展技能培訓,“每周一升國旗”宣講、貧困連隊煥發出新時代新氣象。
三、兵團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困難點
貧困人員如期脫貧是全兵團步入小康社會的必備條件,而兵團扶貧的成果和進度主要看團場扶貧的成效。對于兵團而言,精準扶貧成果與兵團社會持續穩定發展休戚相關,是兵團社會持續發展穩定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兵團是否能夠如期步入小康社會,因此,盡管近幾年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難點和問題,而徹底解決這些瓶頸和難點問題,才能保障兵團在“一帶一路”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真正意義上為兵團的穩定器、大熔爐的示范區的功能奠定基礎,具體苦難點如下:
(一)扶貧政策落實中的形式主義現象存在
扶貧工作中,有的領導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的政治自覺不強,沒有落實四個意識的思想,對新時代扶貧格局的新變化、新要求理解把握不深不透,扶貧機制作用發揮不強,不注重部門之間的配合,形成合力,而是單打獨斗、對貧困人口幫扶上簡單發錢發物,或者低保兜低一兜了之。在干部作風方面。一些干部還存在著作風不實,急功近利做眼前文章、弄虛作假做掩蓋文章、紙上談兵做表面文章,甚至有些地方存在數字脫貧等作假現象。一些干部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強度、快節奏不適應,逃避責任,履職不到位;一些干部為民服務意識不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缺乏熱情、對貧困群眾缺乏感情,工作被動應付、質量不高、效果不好。還有個別干部損害、侵犯群眾利益,虛報冒領扶貧資金、對扶貧項目以權謀私、搞利益輸送。
(二)兵團貧困團場基本公共服務配套不到位
目前,貧困團場的很多基層連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存在較大的歷史欠賬,1.37萬人沒有保障性住房,個別連隊存在不通動力電、不通硬化路、沒有基層黨組織陣地、不通通訊網絡、不通廣播電視、沒有文化室、沒有衛生室、沒有便民服務站、沒有惠民超市等情況,極大程度上加劇了團場老百姓的貧困程度,阻礙了脫貧的進程。團場職工沒有幸福感,沒能享受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
(三) 南疆個別貧困團場脫貧任務繁重
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地處南疆“棋眼”,是兵團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三師尚有貧困人口4444戶18520人,占兵團貧困人口總數的84.72%,三師脫貧攻堅成果事關兵團向南發展成效,事關兵團能否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所屬的44團、51團有貧困人口占師市現有貧困人口總數的95.85%。此外還有第十四師的二二五團和皮山農場也是重點貧困縣,作為重點貧困的團場,存在著少數民族多,地處邊境、環境較為惡略、可耕地少的特點。他們的家庭情況普遍存在著經濟情況單一,致富途徑不多;學歷層次低、思想觀念落后,貧困人口多,“造血能力”弱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南疆邊境貧困團場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問題突出,貧困誘使社會的不穩定,而社會的不穩定又加劇了邊境團場的貧困,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如果這種貧困現象不消除,貧富貧富差距不縮小,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構建和諧團場就無從談起,穩定工作更是無法確保。
四、解決兵團精準扶貧工作難點的建議
(一)嚴抓扶貧領域的作風問題,堅持督查巡查,確保扶貧攻堅健康推進
為了確保扶貧工作的成效,兵團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加大監督和問責工作力度,重點查處貫徹脫貧工作決策部署中的各種形式主義現象,建立督辦制度,嚴懲挪用扶貧資金的現象,實行一票否決,依規追責,利用暗訪等方式督查巡查倒逼責任落實,壓實主體責任,緊盯問題,強化監督;推行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各項扶貧資金分配結果和項目一律公告,加強資金項目監管,做到扶貧項目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確保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加快兵團團場、連隊的配套公共設施建設
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兵團的老板姓感受到扶貧政策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便捷和好處,提高政府在群眾心里的公信力,增強大家脫貧攻堅的信心。在政策落實上,使得貧困連隊都能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通訊網絡,有堅強的基層黨組織陣地、有集體經濟收入、有幼兒園(中心幼兒園)、有文化活動中心、有衛生室、有便民服務中心、有惠民超市,連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人居環境等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三)針對貧困問題突出的團場,聯系實際,聚焦重點難點,舉力攻克難關
把兵團邊境貧困市場的貧困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加大項目資金投入,適當的進行政策傾斜,切實解決“三就”“兩保”“六通”“一安居”等實際問題,通過新建保障性住房及盤活存量房徹底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達標問題,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增加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加大培訓力度,有組織地轉移貧困家庭富余勞動力就業。通過發展生產、政策支持、勞務輸出、外援幫扶、項目帶動等方式,用產業扶貧、企業扶貧、就業扶貧、培訓扶貧、醫療扶貧、住房扶貧、黨建扶貧、精準幫扶等措施確保貧困團場和連隊如期全部脫貧。
目前,兵團精準扶貧的難點,不僅僅是要做好規劃和設計,更重要的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貫徹落實,并完成每一步的目標,在實踐過程中必須堅持把十九大精神貫穿其中,徹底解決兵團扶貧面臨的各種難點問題,真正實現全面脫貧,防止返貧困,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紅梅.農村成人教育扶貧成效提升探析[J]. 中國成人教育. 2017 (20)
[2] 姜明房.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J]. 中國農村教育. 2018 (5)
[3] 葉永豐.淺談新形勢下我縣農村成人教育發展之路[J]. 中國農村教育. 2014 (4)
[4] 馬海濤.精準扶貧視角下兵團少數民族聚居團場家庭可維持生計發展研究.石河子大學[J].2018.(4)
[5] 張衛東.新疆兵團精準扶貧:經驗、問題和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7(8)
[6] 杜偉.政策執行視角下新疆兵團精準脫貧路經研究[J].碩士論文2017(5)
[7] 方迎風.多維貧困視角下的區域性扶貧政策選擇[J].武漢大學學報.2015(6)
[8] 李俊熊,可持續性扶貧為尋求創造性的思路[J].東莞日報,2013(2)
[9] 蔡其勇,趙慶來.精準扶貧的教育學解讀[N].中國教育報,2017(8)
[10] 劉曉鳳,公共教育支出歸宿---中國政府教育服務確實落到貧困人口手中了嗎?[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作者簡介:彭艷,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