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
摘 要:在現階段的企業發展過程中,金融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時金融經濟的地位也隨之增加。金融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金融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上的分離點所產生的危害做簡要的分析,并根據相應的危害點提出防范措施,從本質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金融經濟 社會化服務 產業結構
在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金融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分離現象,對經濟方面上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并隨著金融經濟的發展,其負面影響也越加廣泛,就像是一顆隨時能夠引爆世界經濟金融危機的定時炸彈一樣,只要某一導火線引燃了,世界金融危機就全面性地爆發。因而,只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制約金融經濟的不規范發展,才能在有效的范圍內制約金融經濟的危機,才能保證國家經濟在金融經濟的輔助作用下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原因
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與實體經濟是相關聯的,但是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金融經濟逐漸與實體經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分離現象,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在比例方面上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在技術和制度因素方面上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在金融經濟方面上所對應的管制產生一定因素的影響。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與實體經濟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互相促進的方式來保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通常以實體經濟為發展基礎,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來促進金融經濟。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模式一體化,相應的金融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也在不斷地加深,因而,金融經濟在國家經濟基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對應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并給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風險。
目前國家經濟發展的階段中,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許多便利性,信息技術化的應用能夠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網絡平臺的大力發展,企業性的交易在不斷地增加,在很多方面,國家金融經濟制度還不夠完善,對金融風險制度不能做到合理的有效把控,因而,在多層次上容易造成金融經濟的發展不受法律約束,給金融經濟市場帶來許多混亂的局面,也容易讓許多投機者抓住投機行為。
由于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合理把控金融管制上的因素,容易造成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嚴重的分離現象。為了有效地把控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現象,應當完善國家金融管理制度,提高相應的金融比例。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很少受到國家經濟制度的制約,因而容易導致金融經濟出現嚴重的比例失調,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影響,金融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自由化程度在不斷加深,各國之間的貿易來往更加地頻繁,因而在多方面上推動了各國之間的資本流動,導致各國之間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加快競爭的步伐。一旦某一金融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所涉及到地資金鏈出現問題,容易產生蝴蝶效益,嚴重時可以導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因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在產生分離現象的過程中,在國家層面上相應的管理部門要引起重視,同時要嚴格加強對金融經濟的管理和控制,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此來推動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
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表現
(一)金融企業不斷擴大兼并
我國整體經濟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企業吞并小企業的行為,并且此行為在不斷增加。這在小方面上來講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大方面上嚴重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嚴重影響了國家經濟體制上的制衡作用,使得國家經濟不能平穩地發展。這也是導致我國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在多方面上產生較為嚴重分離的原因之一。雖然在許多方面金融企業能夠帶動一批小型企業的發展,但是由于金融經濟市場比較混亂,容易導致各個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協調,不能有效提高金融企業的集中化程度,給國家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相應的沖擊力。因而在金融市場上沒有進行有效的制約,就會進一步加大金融風險的產生,嚴重的話會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當金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張,政府應當提高警惕性,此時金融企業的發展可能會為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埋下一定的伏筆,導致金融風暴的發生。
(二)實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發生相應的分離現象時,在分離現象產生的過程中,實體經濟通常會表現出亞健康的狀態,嚴重影響金融經濟的發展。在金融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投機分子容易抓住投機行為,進而進行相應的投機交易,這種交易行為嚴重脫離了實體經濟,給實體經濟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并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此類現象的監管,并制定出相應的制度來約束此類現象的發生,并且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在源頭上解決問題,才能有效地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有效地促進我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避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的分離現象所帶來的各種危害。
(三)兩種經濟比例失衡
在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會嚴重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導致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在多方面的發展過程中產生較為嚴重的失衡現象。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金融經濟的資金量在不斷增加,表現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繁榮。但是在這繁榮的背后,實體經濟卻在不斷衰落,這種通過金融方式發展經濟的模式容易導致國民經濟在整體上的下滑。如果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不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制止此類現象的發生,會讓整體的市場經濟失去原有的作用力,會進一步加大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在多方面上的分離。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危害
在歷史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并不是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現象。在1980年前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所產生的分離現象早已出現,還表現得較為明顯。在相應的數量關系上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都出現了明顯的平衡缺失現象。各個國家都通過設立相應的部門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通過調查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個國家的金融部門其數量遠遠多于實體經濟部門,這也代表著金融經濟在不斷地擴大,意味著金融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占據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在多方面的發展過程中容易使得實體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輔助性角色。隨著金融經濟發展趨勢的不斷加大,其全球化的趨勢在不斷的深入,導致了金融經濟在其他經濟模式下一直都是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在多方面的發展過程中金融經濟發展形式越來越趨向于獨自運行。這也加劇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美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太過重視金融經濟的發展,使其金融危機成為世界性金融危機,整體上是由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產生較為嚴重的分離現象。一些國家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其實體經濟與經融經濟在很長的一斷時間中處于嚴重的失衡狀態,嚴重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在國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發展金融經濟,只有通過這樣的發展形式才能夠實現國家經濟的復蘇。在實體經濟方面,國家應當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通過有效的手段來實現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針對目前全球性的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相應的治理防范措施也是全球性經濟的發展需求。在實行相應的治理措施時,要依據國內的具體情況實施有效的治理方式,并且建立相關的金融機構,可以有效地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在發展國內經濟時也要放眼全球,觀察國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情況,相關機構應當在本國經濟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新,以此來完善本國金融經濟體制。通過此類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國內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為國內全民經濟的發展做出良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中國區域經濟管理概論[J].李世華.2011(02).
[2] 區域經濟理論[J].陳秀山.張可云.2012(22).
[3] 黃金周經濟的發展戰略分析[J].李云剛.2013(06).
[4] 資源約束下兩區域的增長[J].王錚.滕麗.蔡砥.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