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這幾年,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崛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自從國家頒布一系列政策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來,這一名詞也越來越醒目的出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來。然而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是,這一產業發展的最大助力之一同時也是瓶頸之一的投融資問題正日漸鮮明的凸顯出來,成為產業騰飛的掣肘因素,令人憂慮。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試圖通過國內外的一些產業發展現狀,剖析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建議,期望可以對這一問題有更為清晰宏觀的把握。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投融資 金融
自20世紀90年代,英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而首次提出“創意產業”概念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它以無污染,無消耗,高產出值等一系列優勢被稱為“朝陽產業”,是世界各國在未來大力發展,重點扶持的優勢產業。而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經歷了歷史上一系列的起起伏伏之后,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春天――國家頒布實施了一系列利好措施,為發展文化經濟,讓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開辟道路;改革開放帶來的“打開”的狀態讓國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更好以滿足精神需求為目的文化創意產品。此外,有消息指出,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十年,并有三萬億的缺口等待開發。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不斷加大,文化產業的地位不斷提高。都讓人對這一產業報以極大的熱情與期待。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關注,而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問題也成為各界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針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狀況,國內外的研究集中于政府的投入和社會各界的投資基金上。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子產業,指利用現代先進科技,以創造力為核心,開發現有文化資源,提供文化、藝術、心理、娛樂產品,增加就業潛力的新興產業。在我國,文化產業主要包括出版業、影視業、網絡信息業、娛樂業、演出業、旅游業、文化教育業、展示業、藝術品業、廣播業、音像業、博物館業等等。還包括一些與文化藝術相關的產業部門,如廣告業、裝飾業、設計業、時裝業等。
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現狀
首先,政府的文化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環境和資源配置,在扶持、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曾經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痛苦掙扎的韓國,在短短幾年內,經濟重新崛起。韓國政府提出以“政府支持、企業投資、民間運作”為框架的“文化立國”方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籌措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此外,韓國以國家性的非營利組織向文化產業提供廉價的場地、公共信息平臺、研發以及優惠的貸款和免稅政策,促進中小文化企業迅速成長。
其次,我國金融專家汪保健、肖瑞林曾經尖銳地指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加大金融的介入度。假如沒有金融的全方位介入,文化不可能真正走向產業建設。總體看,目前金融支持文化的力度還是比較小的,這既有金融業對文化領域還不太熟悉、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也有我國文化發展的階段和自身的原因。目前,我國文化企業正處于發展過程之中,企業規模往往比較小,大多有形資產少、無形資產多、抵押擔保品不足,加上我國文化產業中介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等原因,總體上文化產業的風險還較大。金融系統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看好,具有大規模支持文化領域的愿望和動力。
三、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應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
文化企業的資產是以無形資產為主,缺乏可用于銀行貸款的可擔保的固定資產,很難達到銀行的貸款條件;另一方面,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為文化企業或者項目提供貸款,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缺乏可依據的經驗和風險評估體系,而且我國文化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向中小企業放貸,會增加銀行的風險。基于這種客觀實際,政府應加大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雖然政府產業基金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獲取門檻也較高。“已經出臺的政策和措施雖然‘看上去很美,但身處最基層的企業們對資金的饑渴依舊,文化產業融資及時雨并沒有普降到最廣袤的文化市場中來。”②
作為一個有前途的支柱產業,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國外的經驗也證明,政府的扶持,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立第三方評估機構
從理論上看,在資產評估活動中,評估結論仍然是評估人員的一種主觀判斷,而不是客觀事實。因此,資產評估不是一種給資產定價的社會經濟活動,而只是一種經濟咨詢或專家咨詢活動。評估結果本身并沒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一般而言,文化企業所委托的評估機構傾向于將資產往高里評估,而銀行的評估機構為了謹慎其見,一般傾向于將資產往低里評估。也因此,雙方評估的數額會有較大的差距,甚至超過10倍。正是由于這種情況,就要求有獨立于銀行和企業之外的第三方存在――由第三方提供相關的服務和信息,推動銀企之間的合作。
(三)多渠道融資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股票融資、債券、信托產品、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資工具得到了快速發展,金融市場逐步成為文化企業重要的融資平臺。此外,來自國外的風險投資、私募基金也逐漸成為文化企業融資的渠道。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僅擴大了文化企業的融資渠道,而且還推動了文化產業并購重組,如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并購韓國《傳奇》游戲開發商、新浪并購分眾傳媒等,促進了產業鏈的整合。文化企業已經不單單將銀行作為唯一的融資對象。
參考文獻:
[1] 杭州市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 翁衛軍.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09(02)
[2] 文化創意類企業融資難題及對策[J]. 蔡壽松,吳婕. 管理觀察. 2009(02)
[3] 文化傳媒產業融資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 王希剛. 出版廣角. 2008(12)
[4] 文化創意小企業融資難的5條對策[J]. 肖云鋼. 中國科技投資. 2008(11)
[5]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融資問題初探[J]. 張倩,苑曉東. 華商. 2008(16)
作者簡介: 張曉寧( 1983.1.15-),男,碩士,中級職稱,產品設計策劃營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戰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