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摘 要:工會作為聯系企業和職工的紐帶,如何適應形勢要求,調整工作思路,確定工作重點,努力在發展、創新、穩定的大局發揮工會的組織職能作用,這一問題已十分迫切的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新形勢下,加強企業工會的建設問題是當前理論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學習型企業 主人翁精神 技術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工會工作的范疇在不斷拓寬,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和職工的新期待,要深入開展好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謀劃新思路、提出新舉措、開創新局面,推動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充分發揮工會在企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履職盡責,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共建共享和諧企業,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促進企業和諧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職工的主人翁精神
在企業中,處理好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的關系是工會履行職能的中心工作之一。對企業來說,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企業的發展,職工利益就得不到保障。近年來,優先發展公交政策的相繼出臺,無疑給我們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使我們看到了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未來,看到了未來形勢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工會作為聯系企業和職工的紐帶,應找準工作的立足點,在維護職工切身利益的同時,團結和動員職工積極參加企業建設。
(一)立足需求,從實際出發,發揮職工的主力軍作用。立足內部,盤活人才存量。充分挖掘現有職工的潛力和使用價值,充分發揮每一名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人有崗位,人人挑擔子。從公交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出發,根據企業完成生產指標和效益指標的需要,根據公司工作需求,合理分配勞動力,保持公司所需人力資源的動態平衡。
(二)堅持以人為本,規范管理行為,樹立新的人才管理理念。基層工會認真貫徹實施《勞動法》,依法管理,規范企業和職工的行為,保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確定勞動標準,調整好勞動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廣大職工的主人翁積極性。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排除各種干擾,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對富余人員、不能勝任崗位的人員,適時解除勞動合同,減輕企業壓力,輕裝上陣。
二、創建學習型企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營造全員學習的氛圍
牢固樹立“做學習型企業,終身學習、全員學習”的思想,號召廣大職工進行深入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執政水平。抓好文化業務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盡可能多地掌握本職工作以及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創新學習方法,向書本學、向群眾學、向實踐學、向領導學,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真正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和實踐經驗。
(一)結合實際,求實效,建立規范合理的長效學習機制。公交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存在人員分散、工作量大的問題,如何做到生產學習兩不誤?我們通過總公司和基層公司兩層領導班子的組織部署,在不影響生產運營的前提下,采用業余學習為主,脫產學習為輔,自學和專家輔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職工培訓。按照客運淡季對駕駛員和修理工進行培訓,常規崗位培訓穿插進行的原則,把學習深入貫徹到每個細節中,做到:確立目標,統籌安排;適量投入,廣開門路;因人而宜,講求效果。如對駕駛員的教育培訓,采取了“講授法”、“討論法”、“模擬法”、“現身說法”等形式,貼近他們的思想工作實際,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目的。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思想,把職工個人利益和前途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
(二)發揮工會干部的帶頭學習的作用,推動學習的深入開展。廣大工會干部除了要熟練掌握政工常識和工會知識外,還要加強《勞動法》、《工會法》、《企業法》、《公司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等與職工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力爭在法規、政策及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出臺過程中充分體現工會和職工的意見要求,防止、制止和糾正各種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做好勞動爭議的預防、調處和仲裁,建立和完善工會內部的各種規章制度,使工會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為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好后方保障工作。
(三)“以點帶面”,建立激勵機制,謀求發展學習新路子。各基層工會認真做好各級勞模的動態管理,嚴格勞模考核,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職工評議,基層車隊推薦,基層公司落實,總公司終審決定的流程,選拔出不同級別的技術能手和先進標兵,進一步健全勞模檔案,在公司內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氣氛,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實施技術創新工程,推動公交事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濟南公交工會以“爭當星級駕駛員、爭創星級線路”為主線,組織開展了“爭佳當星管理創優”、“爭星級、當標兵、創效益、促和諧”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不斷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服務水平的優化,促進生產營運水平的提高。
第二,各基層工會以職工為主體,以創新為手段,以創效為目的,組織職工著力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活動。以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技術創新、技術發明、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將好的技術革新成果及時進行推廣;開展管理人員創新活動,改進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開展服務創新活動,不斷改善創新服務體制,提高服務水平,推進技術創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打破傳統的工會工作方法,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把工會工作的主戰場放到基層,做到調研到一線,幫扶到一線。想基層所想,急基層所急,解基層所需,形成上級工會代表下級工會,各級工會代表職工利益的良好局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和解決基層實際問題上,工作目標和任務的制定要立足基層實際出發,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層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從理論、法規、政策、物質條件等方面為基層提供幫助,為基層工會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