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迎 楊蓓
摘 要:一流軍隊需要一流人才支撐,一流人才需要通過一流教育來培養,作為士官院校,培養現代化士官人才是士官院校的神圣職責。現代化軍事人才是落實強軍目標的重要內容;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為軍事航天事業培養士官人才是學校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現代化士官人才 士官院校
西方國家一位將軍曾經說過:“在沒有戰爭檢驗的情況下,衡量一個國家軍人的素質和軍隊的實力,只要到軍事學院里看一看,便會得出結論。”一流軍隊需要一流人才支撐,一流人才需要通過一流教育來培養,培養現代化軍事人才是軍隊院校的神圣職責。
(一)現代化軍事人才是落實強軍目標的重要內容
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軍隊興。軍事人才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內生動力,加快推進軍事人才建設是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驅動。
一是人才是強軍興軍的決定性因素。高素質新型人才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第一戰略資源,關系軍隊建設全局、關系未來戰爭勝負。習主席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把握當今世界軍事領域圍繞人才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大勢,著眼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加速推進的緊迫需求,作出“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軍隊興”的重要論斷,強調“要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沒有大批高素質的建軍治軍骨干是不可能的”,并發出了“治軍先治校、強軍必強校”的偉大號令。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既一以貫之繼承了我們黨高度重視人才建設的重要思想,又深刻揭示了實現強軍目標,關鍵是人才群體戰斗力水平的提升,核心是匯集打造一大批新型高素質軍事人才的規律。我們必須深刻把握人才對強軍興軍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認清人才是我軍建設實現大發展最緊缺的資源,是我軍未來能打勝仗最關鍵的因素,科學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投入更大精力、集中更多資源,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二是人才競爭是世界軍事競爭的本質。當今世界,誰擁有一流技術,誰就能掌控戰略主動;誰擁有一流人才,誰就能擁有世界未來。世界軍事變革的實質是科學技術進步及其軍事應用,但其核心是人才的競爭。習主席深刻洞察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新軍事革命發展大勢,強調指出,當前世界軍事領域圍繞人才和科技的競爭日趨激烈,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加速推進,這對我們培養軍事人才、推進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當今世界軍事競爭,誰擁有人才優勢,誰就能掌握軍事對抗的戰略優勢,掌握決定戰爭勝負的命脈。我們必須強化人才競爭意識,加快優秀軍事人才培養,始終做到軍事斗爭準備樣式怎么變化,人才建設模式就怎么調整;軍事斗爭準備拓展和深化到哪里,人才建設就跟進到哪里,牢牢掌握未來戰爭主動權。
三是人才建設是破解我軍“兩個差距”、“兩個不夠”矛盾的關鍵。人才能力素質在贏得軍事競爭主動權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我軍信息化建設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進程加快,部隊技術構成日益復雜、知識密集程度不斷提高,對我軍人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習主席深刻指出,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我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干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這是對軍隊建設根本性矛盾的戰略判斷,深刻揭示了“兩個差距”“兩個不夠”的產生根源和破解之道關鍵在于人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勇于正視問題差距,聚力強軍之要,瞄準強軍之需,堅持把破解人才難題作為推進強軍興軍的戰略抓手,努力培養造就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優秀軍事人才,大力推進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創新。
(二)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
強軍興軍,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治軍先治校、強軍先強校,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
一是軍隊院校的職能使然。軍隊院校就是為部隊培養滿足崗位任職需要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長期以來,我軍除了少數專業技術干部是由地方院校培養以外,大部分專業技術干部和全部指揮干部是由軍隊院校培養的。習主席強調,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能打勝仗是軍隊存在的最大價值,是軍隊履行職能的使命要求。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必須始終堅持戰斗力標準,貼近部隊特點、貼近實戰要求、貼近戰場環境,大力培育學員戰斗精神,強化學員“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意識。這就要求軍隊院校立足部隊戰略需求,在軍事訓練向信息化轉變的過程中,培養知識結構全面、勝任聯合作戰、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軍事人才。
二是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主渠道。打造世界一流軍隊,人才是決定性的因素。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是部隊戰斗力生成的強大基礎和源泉。要充分發揮軍隊院校在軍事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軍隊院校應當根據部隊人才需求的調整,進一步理清辦學思路,找準辦學定位,發揮辦學優勢,緊貼崗位任職,緊貼裝備發展,緊貼實戰訓練,培養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的高素質軍事人才。要發揮院校人才培養主渠道作用,注重全方位鍛造人才隊伍;要優化我軍人才專業技術隊伍結構,使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更趨合理,能力素質不斷提高,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軍隊的人才群體。
三是適應新形勢軍事人才的培養需要。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軍隊興。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面臨的不同歷史任務,提出了不同的人才素質要求,軍事院校著眼未來高技術戰爭的要求,確立新型軍事人才素質的培養方向、標準以及人才素質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對于培養和造就大批新型軍事人才至關重要。在新形勢下,以信息化為核心的世界新軍事變革對軍事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軍事院校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人才支撐。
(三)為軍事航天事業培養士官人才是學校的核心任務
士官學校作為全軍航天士官人才的歸口培訓院校,作為航天工程大學整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按照習主席指示要求,以推動軍事航天部隊戰斗力生成為出發點,以培養能打仗打勝仗高素質新型軍事航天士官人才作為核心任務推動學校全面建設。
一是士官的重要性。士官是生成、儲備和提高戰斗力的重要群體,是實現打得贏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技術戰爭中現代化的人與現代化的裝備有機結合的集合體,是班長骨干和技術骨干的集合體。可以說,士官隊伍的質量是直接關系到未來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發達國家的軍隊都把士官隊伍作為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英、法等國軍隊實行士官制度已有百年歷史,美軍的士官占其總兵力的60%。士官在這些國家軍隊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大作用。發達國家認為未來戰爭堪稱“士官的戰爭”。隨著我軍士官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士官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也將會逐漸凸現出來。
二是士官是我軍新型軍事人才方陣。我軍正處在向實現強軍目標加速邁進的關鍵階段,軍隊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次改革,為了實現“消腫瘦身”,全軍壓縮部隊編制員額,優化官兵比例,大幅減少軍官總數。這在客觀上要求更多有想法、有干勁、有能力的士官骨干人才勇挑重擔,走向更高層次的戰位,承擔起原本由軍官擔負的職責。
三是航天人才的儲備不足。近年來,隨著航天發射任務呈現常態化、高密度趨勢,專業技術人才儲備不足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航天發射能力提升的瓶頸。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決定改變過去關鍵崗位指揮全部由專業技術干部擔任的傳統做法,遴選大批優秀士官骨干走上指揮崗位,鼓勵他們在實戰中接受摔打錘煉,充分激發廣大士官立足本職、建功航天的熱情。為加快士官人才隊伍建設步伐,作為培養航天士官人才的院校,我們積極適應軍事變革的需要,不斷改革創新,下大力研究探索士官人才培養的新路子,為軍事航天事業培養更多優質士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