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綠汀,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陽縣一個貧窮的山溝。1923年,20歲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長沙岳云中學藝術專修科錄取。192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春,賀綠汀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開始跟隨黃自先生學和聲,跟查哈羅夫學鋼琴。[1](P23)為了節省開支,他租住在一家裁縫鋪樓上的木板房里,兩臺破舊的縫紉機,從早到晚軋軋軋通宵鳴唱。夏天,房間如同蒸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他拉開了創作的帷幕。
1934年,俄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齊爾品來到上海,委托蕭友梅發起一次具有中國風味的鋼琴曲比賽。國立音專音樂藝文社1934年7月出版的《音樂雜志》一卷三期上,刊出了齊爾品署名的《征求有中國風味之鋼琴曲啟事》。[2](P53)賀綠汀寫了3首鋼琴曲應征。
1934年11月26日,在上海新亞大飯店里,舉行了“征求中國風味鋼琴曲比賽”的頒獎大會。令人稱奇的是一等獎作品《牧童短
笛》和二等獎作品《搖籃曲》,竟然是出自同一個人。輪到這位年輕的創作者上臺演奏時,他一身遮不住土氣的舊西裝,引得人們竊竊私語起來。但是隨著琴聲響起,場下便安靜了,動聽的旋律仿佛把人們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南方田野,在人們的腦海中描繪了一幅牛背牧童送夕陽的美妙畫面。當樂曲最后的和弦樂聲逐漸消失,禮堂里驟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2](P51)第二天,上海各大報紙,對這首一分多鐘的鋼琴曲的報道盛況空前。《新晚報》評價說,“最重要、最值得紀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國音調于西洋樂理的界限,他那作品的成功是鼓勵了我們為復興改造中國音樂而研究西洋樂理的技術,給予一般極端保守古樂者和主張完全歐化者以同樣的警醒。”[3](P27)從此,齊爾品將《牧童短笛》這首曲子列為他的音樂會曲目,并堅持在節目單上印有中英文兩種文字,使之成為他在巴黎、慕尼黑、維也納、紐約等歐美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曲目。[4](P28)《牧童短笛》成為我國第一首登上國際樂壇的鋼琴作品,世人也由此知道了它的作者賀綠汀。
1936年,在聶耳的介紹下,賀綠汀開始為電影配樂。其中《馬路天使》的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在中國音樂史上經久不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賀綠汀創作了二十多首電影歌曲,如《怨別離》、《秋水伊人》、《西湖春曉》、《工人之歌》、《夜曲》等。[5](P40)他通過歌曲表達最底層人民的苦與樂、愛與痛、悲與喜。
1937年8月13日,日軍發動淞滬會戰。賀綠汀加入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劇一隊,與歐陽山尊、丁里等人輾轉南京、鄭州、西安等地進行抗日宣傳。
救亡演劇一隊于1937年底來到了山西臨汾城西八路軍辦事處。[6](P26)在參觀八路軍新成立的炮兵團時,當將士們告訴他,這些都是俘獲日軍的炮時。他腦子里一閃,出現了一串歌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在防空洞里聽到的敵機噠噠噠掃射的機關槍聲,突然變成小鼓的節奏。[7](P98)這時的賀綠汀決定要寫一首游擊隊打鬼子的歌,歌名就叫《游擊隊歌》。據賀綠汀后來的回憶文章《游擊隊歌創作經過》一文中提到,這首歌在創作與演出過程中還得到過同行的演劇一隊成員們的幫助。《游擊隊歌》一經傳唱就以它明快、亢奮的曲調鼓舞著中國軍民的士氣。
1938年5月在武漢出版的《戰歌》第一卷第九期上,首次刊登了《游擊隊歌》。時任美國駐華使館情報軍官E·F·卡爾遜也非常喜愛這首歌曲,在他1941年所著的《中國的雙星》一書中,曾多次提到《游擊隊歌》,并大段引用了它的歌詞,使得這首歌的影響很早就擴及到了國外。 [8](P75)
1939年6月,賀綠汀來到重慶,謝絕了國民黨主辦的音樂干部培訓班教官的職務,到教育家陶行知創辦的育才學校任教。此時,賀綠汀又迎來了他的第二個創作高峰期。《墾春泥》、《中華兒女》、《空軍進行曲》等都是他這一時期的音樂力作。
1941年“皖南事變”后,賀綠汀幾經周折于1943年7月到達延安魯藝與妻女團圓。期間,他將自己翻譯的《和聲學理論與實用》油印給學生當教材,講授樂理。此外,他親眼目睹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參加過聯政宣傳隊的演出活動。在延安期間,他創作了《打松溝》《徐海水鋤奸》等十幾部音樂作品。
抗戰勝利后,賀綠汀全家隨聯政宣傳隊開赴東北。1946年他奉命返回延安參與籌建中央管弦樂團并擔任團長。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出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病逝。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儀式開場時,解放軍千人合唱團演唱的《游擊隊歌》從天安門廣場傳向世界各地。隨著音樂所傳達的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占去,我們都要和他拼到底。追求世界和平,永遠都縈繞在我們的中國夢里,而這個美好的中國夢里,賀綠汀是一個重要的音符。
參考文獻:
[1][3][4] 賀逸秋、賀元元.我的父親賀綠汀[M].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8] 王梅初主編.音樂大師賀綠汀[M].岳麓書社出版發行,1998年12月第1版。
[5] 蔣曄、武京予.賀綠汀[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 吳祖強、賀逸秋.當代中國文化名人傳記畫冊[M].浙江攝影出版社,1997年8月版。
[7] 史中興.賀綠汀傳[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作者簡介:李姣姣,女,漢族,碩士研究生,陜西延安人,工作單位: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