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翔
摘 要: 雷雨季節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防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保護建筑物、設施、設備免受雷擊,應針對雷擊的規律和危害性,分別對直擊雷、感應雷、架空線引入高電位采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發射設備 防雷措施
在雨季和雷電密集的地區,常出現雷電擊中發射設施而導致設備的損毀和損壞,致使發射設施不能正常運轉,根據不同的發射塔或發射天線的不同要求,對其防雷設備的選擇、安裝以及維護做出分析
雷是自然界中自然放電的一種現象,當帶云層中的電荷越積越多時,會向附近帶異性電荷的云層或向地面放電,這就是雷電現象。當雷電經過建筑物或電氣設備時,其電流值可高達數萬或數十萬安,給建筑物、電氣設備或人員造成嚴重的破壞或危及生命。為了保護建筑物、設施、設備免受雷擊,應針對雷擊的規律和危害性,分別對直擊雷、感應雷、架空線引入高電位采取相應措施:
一、直擊雷防護
(一)發射天線塔和建筑物防雷措施。無論廣播電視發射臺或微波站都設有發射天線或天線塔,一般鐵塔和天線位置是臺站地面建筑的最高點。天線塔本身既可成為防雷的避雷塔,也可能變成“引雷器”或產生感應雷的導體,因此,它是臺站防雷的第一關。
(1)按照國家94年頒布的《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及其它標準設置好天線塔避雷針。鐵塔接地網形狀,密度可根據地形、防雷等級、天線塔種類來設計。重要發射臺或微波樞紐站天線塔接地電阻要≤5歐。一般臺站要≤10歐。條件允許的臺站可安裝AR限流避雷針。AR避雷針是90年代防直擊雷的先進產品,能有效降低雷擊產生的二次效應。
(2)認真計算天線塔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并留有充分余地,當其它建筑物不在保護范圍時,可考慮設計多支(等高或不等高)避雷針保護方案。在一些地形突出的高山發射臺(站),帶雷云層又低時,天線塔避雷針防雷是有限的。均壓網、避雷帶應接有多根引流線,在建的房屋可考慮與建筑結構內的鋼筋良好連接。
(二)一般情況下,建筑物安裝有避雷針或避雷帶、避雷網,但是雷電的活動規律是,對于發生過雷擊的地點和入侵通道,下次雷擊時,更容易再次遭受雷擊。如果外部防雷某一個環節做的不好,就會影響整體的防雷效果。如果外部防雷不能擔負直擊雷防護的任務,那么它將是一個“引雷工程”,而不是“防雷工程”,設備反受其害。直擊雷防護的完善與否,關系到感應雷防護的基礎是否牢固。因為直擊雷防護是感應雷防護的基礎。
在直擊雷比較完善的情況下,電視臺部分設備仍然遭受雷電流的光顧,足以說明,防雷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屏蔽、等電位聯結、安裝浪涌保護器等等措施。全方位的防護中,感應雷的防護不可或缺。
二、電視臺發射臺感應雷的防護
感應雷的防護主要包括電源系統、天饋信號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防護,等電位連接以及接地等。根據電視臺發射臺的情況需求,主要針對電源和天饋,網絡進行防護,同時為了均衡雷電流對于設備的沖擊,等電位聯結的措施必不可少。以下是詳細介紹:
(一)電源系統的防雷及過電壓保護
據統計,雷擊事故中,從電源線路侵入感應過電壓損壞設備占較大比例。所以電源的防護是所以設備防護的根本和基礎條件,沒有電源的安全防護,其他的措施都是舍本逐末。鑒于電視臺有過雷擊損壞設備的先例,所以對于系統的保護理應提高些防護等級。為實現多級配合,要計算各級SPD之間的能量配合,選用合適器件,擬對電源分為四級保護,使浪涌過電壓逐級泄放入地。
A.按照分級泄放原理,第一級防雷可在總配電箱端加裝1套電源三相一級高能量防雷器使大部分雷電能量在此泄放。B.在發射設備室的配電柜內安裝電源單相第二級防雷C.在在發射設備的開光前端安裝電源第三級防雷
(二)網絡信號系統的防雷與過電壓保護。雷擊發生時產生的巨大瞬變電磁場,在1Km范圍內的金屬環路內均會產生感應雷電流,另建筑物在避雷針(帶)接閃雷電時,在雷電流通過防雷引下線對地泄放同時,也會對建筑物內的網絡金屬環路產生雷電電磁脈沖,形成線路感應過電壓,易造成終端設備端口的損壞,嚴重影響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
(三)天饋信號系統的防護
1.室外引入線防雷措施。室外引入線是指臺(站)內各種發射設備饋線、吊饋管的鋼絞線及波導固定架、鐵塔過橋和塔燈電源線、各類管道、各種視音頻信號線、通信線等。在雷電天氣,引線外皮很容易將感應雷或感應電壓引入機房,必須采取措施進行電氣阻塞。
2.室內設施的防雷措施。(1)機房內根據設備擺放情況,用銅皮鋪設地網,通過多點與室外地網良好連接,從而營造等電位環境。(2)根據國標GB7450—87《電子設備雷擊保護導則》和實際情況,科學的、有重點的采用防雷保護元件對電子設備進行保護。(3)機房內屏蔽接地、機殼接地、電源接地(中性線、零線)、工作電路接地、保安接地、過壓保護接地等要統一、就近與機房共用地網可靠的電氣連接。高山臺站把機房鋁制門窗、暖氣管、水管、走線架等各種導體就近與母線或地網連接。
3.等電位連接措施。信號塔實際是個“引雷工程”,它在將強大的直擊雷電流泄放到地下的同時,會產生方圓20公里內的感應雷輻射。電視臺的辦公樓窗戶沒有屏蔽接地,這對于室內的設備來說就相當于半露天了。所以室內的微電子設備,尤其是電腦的網卡,經常遭受感應雷的破壞。
基于以上情況建議我們的窗戶全部安裝金屬屏蔽網,以減少電磁感應從窗口侵入室內設備,最次也應加裝網格較密集的金屬防盜網,并在其連接后接地。我們室內所以設備盡量遠離窗戶,靠近樓道的墻壁。對于躲避感應雷的危害有一定效果。同時,還要對室內設備采取M型或者S型等電位聯結措施。這有助于消除靜電和電磁感應對設備和人的危害。該措施將用到大量的多股銅絞線和銅排作為等電位連接材料。
結束語:
在實施防雷工程過程中,嚴格遵循科學的原則和經濟的原則,依據有關國家規范和國際電工委員會有關規范,運用先進的防雷理論和工程技術進行工程勘測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