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十,楊麗娜,葉麗娟,楊育儒,陳錦珊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 版)》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清潔方法應當經過驗證,證實其清潔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潔驗證應當綜合考慮設備使用情況、所使用的清潔劑和消毒劑、取樣方法和位置以及相應的取樣回收率、殘留物的性質和限度、殘留物檢驗方法的靈敏度等因素[1]。TLPYG-500配液罐、LT-130自動定量液體灌裝機是我院配制外用液體制劑的重要設備,對設備進行徹底地清潔,保證設備的清潔衛生,關系到共線生產外用液體制劑的最終質量。在制劑配制過程中,按照制定的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清潔后,需要通過驗證來判斷清洗結果是否符合規定要求[2]。本文主要研究配液罐及分裝系統清潔規程的可靠性,為外用液體制劑設備的清潔驗證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材料TLPYG-500配液罐(500 L,溫州天靈制藥機械有限公司);LT-130自動定量液體灌裝機(聯騰機械有限公司);硅膠管、灌裝針頭;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1200)、具塞玻璃瓶(250 mL)、培養皿、恒溫恒濕培養箱(LRHS-400-Ⅲ,上海躍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聚維酮碘(海南南杭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605207)、聚維酮碘溶液(醫院自制,批號:20170426)、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基(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3105542)、R2A瓊脂培養基(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3102431)。
1.2 方法
1.2.1驗證對象選擇外用液體制劑配制分裝系統是我院外用液體制劑的配制分裝設備,用于聚維酮碘溶液(1%及5%)、苯扎溴銨搽劑、復方苯酚溶液、復方硼砂溶液等外用液體制劑的配制分裝。其中,聚維酮碘為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速度慢,為上述所配制劑中最難清洗的活性成分,且顏色較深對其他制劑的質量影響較大,因此選擇5%聚維酮碘溶液作為驗證對象[3]。
1.2.2最終淋洗水取樣外用液體配制分裝系統閑置14 d后(規程中待清潔放置時間及清潔后放置時間設為14 d)配制5%聚維酮碘溶液。配制前,按相關清潔規程進行清潔,清潔后目視無異物,分別在配液罐出口及分裝出口取最終淋洗水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配制分裝完畢后,按相關清潔規程進行清潔(每次用10 000 mL純化水沖洗,重復3次),清潔后目視無異物,分別在配液罐出口及分裝出口取最終淋洗水進行化學殘留物限度檢查。
1.2.3殘留物限度檢測方法聚維酮碘為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聚維酮)與碘的復合物,本試驗擬建立測定聚維酮碘溶液中聚維酮的高效液相色譜法,作為化學殘留物限度的檢測方法[3],方法學考察表明,該法精密度、重復性及穩定性良好(RSD均<3.0%),檢測限為8 μg/mL。①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色譜柱為ZORBX SB- C18柱(4.6 ×2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水(4∶96);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205 nm;柱溫30 ℃;進樣量20 μL。理論板數按聚維酮峰計算不低于2 500,分離度>1.5,見圖1。②對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聚維酮碘溶液(批號20170426)適量,用純化水逐步稀釋成濃度為10 μg/m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按聚維酮碘溶液處方[5]制備不含聚維酮碘的溶液作為空白對照。
1.2.4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平皿菌落計數法:取最終淋洗水1 mL,經薄膜過濾法處理,采用R2A瓊脂培養基,30~35 ℃培養5 d,平行做2個平皿;陰性對照:取純化水各1 mL,按上述方法同法操作。
1.3 評價指標
1.3.1化學殘留物限度參照行業規范將殘留物濃度限度定為10 μg/mL,即上一批產品殘留在設備中的物質全部溶解到下一批產品中的濃度不得高于10 μg/mL[6-8]。聚維酮碘不屬于高活性、高敏感性藥品,該限度是足夠安全的。因此,本試驗建立檢測標準為最終淋洗水樣品中聚維酮碘殘留物的濃度≤10 μg/mL。
1.3.2微生物限度外用液體制劑配液罐及分裝設備最終采用純化水清潔,本試驗最終淋洗水樣品中微生物限度參考《中國藥典》(2015版)純化水項下有關規定,即最終淋洗水中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 cfu/mL[5]。
2.1化學殘留物限度檢測結果取最終淋洗水、對照品溶液及空白對照液,按“1.2.3”項下色譜條件進樣分析,檢驗結果均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見表1。
2.2微生物限度檢測結果取最終淋洗水1 mL及對照品溶液1 mL按“1.2.4”項下方法操作,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見表2。

a:聚維酮碘對照品溶液;b:陰性樣品溶液圖1 對照品及陰性樣品色譜圖
表1化學殘留物限度檢測結果

檢查日期取樣點限度值檢驗結果2017.05.31配液罐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分裝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2017.07.01配液罐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分裝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2017.10.19配液罐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分裝出口聚維酮濃度為10μg/mL時的峰面積未達到檢測限,符合規定
表2微生物限度檢測結果

檢查日期取樣點限度值檢驗結果2017.05.31配液罐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分裝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純化水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2017.07.01配液罐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分裝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純化水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2017.10.19配液罐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分裝出口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純化水需氧菌總數不得過100cfu/mL符合規定
3.1驗證結果分析清潔驗證是通過文件證明清潔程序有效性的活動,目的是確保產品不會受到來自于同一設備上生產的其他產品的殘留物、清潔劑及微生物污染。本試驗選擇我院外用液體制劑中最難清洗的活性成分聚維酮碘為驗證對象,根據清潔驗證方案,分別進行最終淋洗水殘留物和微生物限度的檢測,結果表明按照《TLPYG-500配液罐操作規程》《LT-130自動定量液體灌裝機操作規程》中清潔程序清潔后,配液罐及分裝設備上的殘留物及微生物均低于規定的清洗限度要求,不會對共線生產的產品造成交叉污染。因此,對該設備的清洗效果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2淋洗水法的清潔驗證常用的清潔驗證取樣方法分為淋洗水法和擦拭法兩種。淋洗水法適用于擦拭法取樣,不易接觸到的表面,通過預實驗及結合我院外用制劑使用配液罐設備屬性(內部為光滑不銹鋼材質,頂部有噴淋球,清洗時純化水可以覆蓋設備的全表面)考慮,本清潔驗證最終采取淋洗水法[3,9]。淋洗水法是通過使用適當溶劑對設備表面淋洗之后收集淋洗液的取樣方法,其中包括收集清潔程序的最終淋洗水或清潔后使用額外溶劑淋洗的方式。本試驗采用收集清潔程序的最終淋洗水,此方法相比于額外溶劑淋洗的方法有以下兩點優勢:①從配制罐及分裝出口取樣,更易控制取樣部位;②使用純化水作為最終淋洗水,可避免因引入額外溶劑而造成溶劑殘留問題,操作簡便且節約成本,可廣泛應用于淋洗水能接觸到設備全部表面的清潔驗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驗證前應確保清潔程序、取樣方法及驗證方案已經批準,檢驗分析方法經過驗證;其次,應對清潔操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差錯[10];第三,清潔驗證至少執行連續三個成功的清潔循環。
3.3關于再驗證管理已驗證過的清潔程序應通過變更管理控制,不得隨意更改。當出現以下任一情況時,需對本清潔規程進行重新驗證:①當清潔程序發生變更并可能影響清潔效果時,如清潔劑的配方發生變化或引入新的清潔劑或清潔程序參數發生改變時;②當設備發生變更并可能影響到清潔效果時;③當引入新產品且最難清洗的活性成份發生變化;④當日常監測中發現異常結果時;⑤周期性再驗證[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