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音
在各類賽事紛繁的今天,若想持續舉辦一項長盛不衰的賽事,首先要使該賽事真正成為推動音樂發展、加強國際互動、普及教育提高的良好文化平臺,由此既能得到業界的支持與認可,又能獲得參賽者的歡迎與信任,從而也就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得力的、具有權威性的評審班子。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暨室內樂大賽的評委成員涵蓋了國內外部分具有實力和影響的專家教授,組委會對獎項設置極為重視,使參賽者在完成自我表現的同時,又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與榮譽感。
第八屆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暨第五屆香港國際室內樂大賽中,無論小提琴單項比賽還是室內樂比賽,參賽人數都較往年有所增加,演奏水平也比往年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在小提琴專業青年組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劉舒,剛剛從美國卡內基梅隆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她在決賽中演奏拉威爾的《茨岡》和肖斯塔科維奇的《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充分展現出一位青年演奏家在演奏技巧以及音樂表現方面與其他參賽選手截然不同的成熟感,此外專業少年組第一名侯藝陽和專業少兒組第一名李俊熙,也都以各自高水平的演奏展現了不凡的實力與才能。而在愛樂組的比賽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幼童組與兒童組,一些小選手的演奏水平令人驚訝,在技能上表現出很好的潛力,同時也反映出在當前音樂教育普及率漸增的大背景下,人們普遍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了進一步的重視。
室內樂演奏在中國仍然處在較落后的階段,但在本屆比賽中,北京與上海兩個專業院校參賽的組別都展現出較好的水平,其中獲得第一名的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三重奏以其默契的配合和激情的演奏打動了在場評委和聽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