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白
《夜行動物》
關鍵詞:當代藝術 / 策展
由湯姆·福特執導的《夜行動物》曾獲得第七十三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雖說這部電影被定義為驚悚片,但影片中有很多關于藝術的細節,還出現了數十件著名的當代藝術品,因而也讓藝術行業從業者和藝術愛好者對此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影片女主角蘇珊是一位策展人,過著光鮮亮麗的上流社會生活,突然有一天蘇珊收到前夫愛德華寄來的一份小說手稿,隨即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悔恨之中……在影片開頭的聚會上,蘇珊表示自己并不喜歡展覽開幕酒會,并稱那些藝術品為垃圾,她做這份工作只是迫不得已。蘇珊敏感而強勢的性格,為片中緊湊的劇情增添了一筆另類色彩。影片中還涉及到策展人在藝術圈的日常生活:擁擠的展覽開幕現場、各種社交場合和私人活動、存放藝術品的大型木制集裝箱、敏銳的藝術嗅覺……
《工廠女孩》
關鍵詞:波普藝術
《工廠女孩》以美國六十年代當紅影星伊迪·塞奇威克和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為主線,重現了安迪·沃霍爾工廠的故事。如果你讀過安迪·沃霍爾的非正式自傳《安迪·沃霍爾的哲學》或是看過他拍的電影,那么你一定對伊迪·塞奇威克這個名字十分熟悉。
從影片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在波普藝術盛行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安迪·沃霍爾是如何將商業化風格滲透到藝術產業當中的。
進入網絡時代,人們有了更加多元的觀影方式,但即便如此,電影院依舊是所有影迷熱衷的觀影場所。然而,拋開商業院線的千篇一律,我們更需要藝術電影,就像萬木需要雨水滋養一般。
《夢》
關鍵詞:印象派
《夢》是1990年由本多豬四郎和黑澤明執導、寺尾聰和原田美枝子主演的電影,是一部十分特殊的短篇集。黑澤明用他一貫的視聽風格和哲學思考,通過八段寓意深遠的夢境,展現了他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和對人類種種愚蠢行為的譴責。電影借鑒了很多梵高的畫作,如《麥田里的烏鴉》《阿爾的吊橋》,將日式的絢爛和后印象派的濃墨重彩巧妙結合在一起。
《印象派簡史》
關鍵詞:藝術史
印象畫派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興起的一種畫派·本片以莫奈為敘述者,展現了印象派的發展過程以及眾多代表人物的故事。雖然這是一部講述法國印象派畫家們的紀錄片,卻有著故事片一般的跌宕起伏的情節和令人心情愉悅的唯美鏡頭,讓人不知不覺深陷其中,追逐著印象派畫家們的生命進程,陪著他們一起回顧對生命的印象。
《磨坊與十字架》
關鍵詞:藝術史
這部被稱為“一堂偽裝成電影的藝術史課”的影片改編自比利時藝術史學家邁克爾·弗朗西斯·吉普森的小說,影片圍繞尼德蘭著名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名作《受難之路》展開。
《磨坊與十字架》最初的公開亮相不是在電影院也不是在電影節,而是在盧浮宮 、紐約大都會藝術館。彼得·勃魯蓋爾在創作《受難之路》時,借助一個圣經故事來影射當時西班牙統治者的暴行以及尼德蘭人民的反抗。萊徹·瑪祖斯基將藝術史研究和現代電影技術相結合,試圖還原畫家在創作這幅作品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