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黎丹 黎毛秀
【摘要】目的 探究急腹癥臨床分診的正確性以及急診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癥患者100例,按照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完成預檢分診,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完成預檢分診,觀察對比組間分診準確率情況差異。結果 觀察組分診準確率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為急腹癥患者開展急診護理,有助于提高分診準確率,幫助患者爭取更多治療時間。
【關鍵詞】急腹癥;臨床分診;正確性;急診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急腹癥作為臨床常見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急性腹痛。由于其病情發展較快,需盡快辨別患者急性腹痛的類型予以救治[1]。在臨床護理中,需根據患者情況予以正確分診是急腹癥臨床護理的重點。為探究急診護理模式對分診準確率的影響,本文選取100例急腹癥患者,對其進行急診護理完成預檢分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癥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抽樣原則分為兩組,開展本次研究。觀察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39.1±5.3)歲;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39.3±5.7)歲。所有患者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試驗告知書。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納入標準:臨床癥狀表現為急性腹痛患者。(2)排除標準:精神及認知障礙患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完成預檢分診。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面部表情,精神狀態以及意識等情況,掌握患者病情程度。及時對患者既往病史予以詢問,檢測患者生命體征,開展常規腹檢,明確患者壓痛及反跳痛情況,予以分診。觀察組予以急診護理模式完成預檢分診。護理人員通過詢問患者住院感受,觀察患者臨床表現等方式,為患者開展分診,具體方法如下。
①觀察。接收患者后,及時對患者的面部表情,精神狀態,行為意識和生理活動等項目進行觀察判斷,予以詳細記錄。如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或面部呈抽象狀則病情較為嚴重。如患者存在不斷翻身,則疼痛較為嚴重。如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多汗則易發生休克。②詢問。及時對患者開展常規詢問。根據患者病情,發病經過以及既往病史進行詢問,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予以持續時長、發病經過和疼痛指數等情況的詢問。及時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情況,對患者進行分診。如患者為女性,則需排除宮外孕等情況。如患者為夜間入院,則需排除十二指腸潰瘍等情況。③檢查。及時對患者生命體征及腹部情況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存在壓痛及跳痛情況。如若患者出現上腹疼痛或全腹疼痛,則出現潰瘍及穿孔的可能性較大。如患者出現點壓痛,則出現急性闌尾炎的可能性較大。如若收治患者為女性,還要根據患者下腹部疼痛情況及會陰放射觀察患者輸卵管及子宮情況。及時為患者開展血常規檢查。④分診。根據以上情況,對患者進行分診,并開展相應治療。
1.3 評價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分診準確率評價組間差異[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所有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對比結果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n(%)”表示,對比采用x2檢驗。如果P<0.05,則說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分診準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 論
急腹癥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快的特點,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較大威脅。合理分診是保證患者及時救治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患者死亡風險的重要因素,提高分診準確率是當前醫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臨床分診可幫助患者贏得救治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治療成功率。急腹癥具有某些不典型特征,因此在對患者開展生命體征檢測的同時,也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予以判斷。及時對患者開展心電圖護理,降低臨床風險。
綜上所述,針對急腹癥患者采用急診護理方法,可提高臨床分診的準確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鄭 瓊.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用于急腹癥患者診治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 2018,1(2):13-14.
[2] 顏明蓉.外科急腹癥急診分診的護理研究[J].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7,7(47):9215-9216.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