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殷芃
【摘要】目的 探討二維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對腎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腎癌患者42例為研究對象,對入組患者進行二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比較檢查結果。結果 在42例腎癌患者中,腎臟向外突出致使輪廓變化概率為88.1%,明顯高于其他因素所致腎臟輪廓改變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不同回聲型所占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血流信號顯示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可清晰顯示腎癌病理特征,對該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腎癌;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7.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腎癌又稱腎細胞癌,是臨床最常見的腎實質惡性腫瘤,約占成人腎惡性腫瘤的80%以上,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生,以中老年群體為主要發病對象,男性發病率稍高于女性。腎透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病理類型,腎細胞癌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治療[1]。因此,必須加強對腎癌的早發現、早診斷,為后期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對我院收治的腎癌患者進行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診斷,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腎癌患者42例為研究對象,男33例,女9例,年齡32~78歲,平均(56.2±1.5)歲。腫瘤直徑在1.8~10.5 cm之間,平均為(5.9±0.6)cm;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血尿、腰痛、乏力、精神不振、發熱等。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確診為腎癌。
1.2 檢查方式
應用飛利浦IU22或飛利浦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為2.0~5.0MHz,指導患者采取仰臥、側臥和俯臥體位,充分暴露腹部,沿縱向、橫向和冠狀面對不同腎臟切面予以觀察;對存在腫留的部位需觀察多個切面以提高二維圖像的清晰度,觀察病灶的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邊界等情況,再用彩色多普勒觀察腫瘤血流情況,觀察腎靜脈及下腔靜脈內有無栓子及腎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0.0統計處理文中數據,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結果用百分數(%)表示,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二維聲像圖表現
42例患者均為單側發病,腎實質內見腫瘤,邊界較清晰,突出腎包膜外改變腎臟輪廓37例(88.1%),與其他病變類型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762,P=0.000);低回聲型28例(66.7%),等回聲型5例(11.9%),偏高至高回聲型為2例(4.8%),混合回聲型7例(16.7%),低回聲型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回聲類型,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等回聲:x2=26.403,P=0.000;偏高至高回聲:x2=35.052,P=0.000;混合回聲:x2=21.600,P=0.000)。
2.2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結果
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可探及彩色血流信號,17例(40.5%)患者血流信號豐富,腫瘤周邊血流豐富,內部有散在點、條狀血流;21例患者腫瘤周邊及內部血流呈棒狀、短條狀,概率為50%;2例患者腫瘤周邊及內部血流呈星點狀,概率為4.8%;2例患者不可見血流信號,概率為4.8%,彩色血流信號不明顯概率明顯低于可見豐富血流信號和星點狀/棒狀條狀血流信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0.730,P=0.001;x2=16.458,P=0.000)?;颊呔匆娔I靜脈及下腔靜脈內栓子形成。
3 討 論
腎癌對放療和化療不敏感,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因此,對腎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關鍵。隨著具有高頻探頭超聲診斷儀的問世,使得腎臟的細微結構可以清晰顯像,明顯提高了超聲診斷腎臟腫瘤性質的準確率[2]。二維超聲檢查操作簡便、成本低廉,不損傷患者身體健康,可清晰反應腎癌病變形態、大小、邊界和回聲。剛出現腫瘤時,體積較小,基本不影響腎臟輪廓,與周圍組織之間存在明顯分界。隨著后期腫瘤體積的擴大,可見腫瘤向腎臟表面所在方向凸起,導致腎臟輪廓增大,表面不平整;發展至晚期時,可浸潤周圍部位,影響邊界清晰度;小體積腎癌可能表現為高回聲團塊,中等大小腫瘤主要變現為低回聲,等回聲或偏強回聲較為少見;當腫瘤體積較大,且內部伴隨壞死、出血或液化等癥狀表現時,表現為混合回聲,可能局部顯示出無回聲區,邊緣無規則。
通過觀察腎癌超聲影像圖,圓形和類圓形是病灶形狀,邊界清晰明了,具有顯著占位效應;高回聲、中回聲、低回聲和混合回聲都能在病灶內部呈現,其高低程度會受到腫瘤內部構造的影響。不僅如此,腫瘤內部細胞不同成分所占比重和組成方式同樣影響回聲高低。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完全分離使得超聲影像圖有著明顯的清晰度[2-3]。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腎癌的鑒別診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便于觀察腫瘤的血管走向和分布情況。
腎癌超聲影像圖與腎臟一些良性病變有相似之處,容易誤診[4]。肥大腎柱主要以橢圓形或圓形低回聲區呈現在,其回聲與腎腫瘤相似度極高。但腎柱腎竇界限清晰、內部回聲分布均勻,多呈細小點狀,與腎皮質相連,界限模糊,腎癌橫斷面與腎皮質間界限明確,球形感明顯;部分腎臟呈異常分葉狀,局部腎臟輪廓隆起,腎臟隆起范圍會隨著病情加重而擴大,但癥狀嚴重時,與腎皮質回聲之間不存在分界。腎癌和腎錯構瘤容易出現誤診,可從以下幾點予以判別[5]:(1)錯構瘤較小時,血流量小,速度慢,通常無法在影像學中檢測到相關信號;(2)小型錯構瘤既不被周邊組織影響,也不引起腎臟組織形狀變化,同時也不產生低回聲現象。還有值得提出的是一部分以囊腫形式生長的腎癌與腎囊腫很難鑒別,據報道囊性腎癌約占腎癌的10%,約占腎囊性腫瘤的3.75%。多房囊性腎癌最常見,表現為內部呈蜂窩樣改變,囊壁較厚且厚薄不均勻,囊壁及分隔上可見血流信號[6-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低回聲型明顯高于其他類型回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血流信號顯示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表明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診斷腎癌臨床價值重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49-255.
[2]湯曉艷.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2,52(14):72-73.
[3]顧繼英,張學梅,白 敏,等.腎細胞癌超聲造影與病理對照分析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響雜志,2010,21(2):90-95.
[4]王留成,董建腎,邱建國,等.腎細胞癌合并腎錯構瘤一例誤診報告并文獻復習[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7,23(3):123-124.
[5]鄭伏甫,梁有月,戴宇平,等.腎臟占位性病變38例誤診原因分析[J].新醫學,2008,39(5):293-294.
[6]李吉昌,劉紹玲,牛司華,等.囊性腎癌超聲分型及其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2):159-160.
[7] 王建國.實時超聲造影在腎臟腫瘤診斷中的研究現狀[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09,26(1):80-82.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