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花 姜東星 李華
【摘要】目的 調查延吉市北山社區居民狂犬病暴露和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方法 運用捕獲-再捕獲的方法對延吉市北山社區狂犬病暴露人數進行估算,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該社區狂犬病患者暴露后的處理情況、社區居民對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 預計狂犬病暴露人數為2659人(95%可信區間為2544~2789),約有12.15%~15.76%的暴露人群未被監測系統發現;狂犬病暴露后,有106人(72.11%)去監測點醫院進行針對性處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診率為95.16%。經調查,約有95.22%的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及病死率有所了解,約有73.26%的居民對被咬傷后正確處理方法有全面了解。結論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加大狂犬病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確保狂犬病處理過程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盡量讓每一位咬傷者在第一時間內注射疫苗,從根本上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關鍵詞】社區居民;狂犬病暴露;防治知識;知曉
【中圖分類號】R512.9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狂犬病又稱為恐水癥,主要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人獸共患傳染性疾病。狂犬病是臨床上發病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達到100%。據最新的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是狂犬病高發的國家,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對我國居民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威脅[1-2]。狂犬病是醫學界難題,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通過接種疫苗、健康教育等方式進行綜合干預,以提升居民對狂犬病的知曉率。本研究旨在調查延吉市北山社區居民狂犬病暴露情況和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更多可能性,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社區狂犬病暴露人數預計
應用捕獲-再捕獲法對延吉市北山區狂犬病暴露人數進行估算。暴露人數的估算方法如下:
1.2 狂犬病暴露后處置情況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捕獲-再捕獲法發現的所有狂犬病患者進行調查,重點調查狂犬病患者暴露后的處理方法和相關處理情況。
1.3 社區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
組織居民在社區內填寫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均是關于狂犬病相關防治知識,當場填寫,當場收回,通過問卷填寫了解居民的疾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
1.4 數據分析處理
本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數據均準確錄入Excel表格、Epi Info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運用描述性的統計方法進行表示,數據中關于率的對比用卡方進行檢驗。
2 結 果
2.1 社區狂犬病暴露人數的估算情況
2017年延吉市北山社區總人口數70177人,2016年6月1日起延吉市狂犬疫苗接種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管,2016年6月1日至12月30日北山社區共接種1000人份,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接種1659人份。經查找獲取社區狂犬病暴露人數為5502人,經深入分析捕捉到狂犬病暴露人數為5400人,有1250人為標記人群,計算得到估計包括人數為2659人,95%可信區間為2544~2789,目前尚有約12.15%~15.76%的暴露人群未被監測系統發現。
2.2 狂犬病患者暴露后的處置情況分析
捕捉社區狂犬病包括人數共147人,運用調查問卷對捕捉的147例狂犬病暴露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106人(72.11%)去監測點醫院進行針對性處理,有26人(17.69%)到其他醫院進行處理,有9人(6.12%)在家自行處理,有6人(4.08%)未接受任何處理。其中,暴露人群的疫苗接診率為95.16%,監測點接種疫苗所占比例為97.82%;在其他醫院接種疫苗所占比例為21.8%;而在家自行處理以及未處理的狂犬病暴露人群均未接種疫苗。
2.3 社區居民對狂犬病防治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分析
本次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420份,收回調查問卷405份,回收有效率為96.43%。被調查者中,年齡最大60歲,年齡最小19歲,平均年齡為(42.12±2.26)歲;男性220人,女性200人;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8例,所占比例為4.29%;中學175例,所占比例為41.67%;高中172例,所占比例為40.95%;大專及以上55例,所占比例為13.09%。
經調查,約有95.22%的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及病死率有所了解,約有73.26%的居民對被咬傷后正確處理方法有全面了解。
3 討 論
關于狂犬病的預防一直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狂犬病的死亡人數已經位居37種法定報告傳染病首位,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各國致力于采取有效方案盡可能降低狂犬病的危害,盡量降低人畜的死亡率[3-4]。
捕獲-再捕獲主要用于疾病監測區域,這種方法通過對比兩個獨立監測系統,以此種方式獲得信息資料,并以此對整個人群的發病情況進行估算。此種評估方法的最主要優勢就是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廣泛應用于流行病學的監測上。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估算,延吉市北山社區預計狂犬病暴露人數為170人,約有34.51~46.72%的暴露人群未被監測系統發現。經調查,狂犬病暴露后大部分人選擇去監測點醫院進行針對性處理,僅有極少數人選擇在家自行處理或不做處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診率相對較高。
本次研究對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進行調查,通過對社區居民狂犬病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約有87.89%的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及病死率有所了解,約有73.26%的居民對被咬傷后正確處理方法有全面了解。雖然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有一定知曉,但仍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偏低的居民,是進行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這也提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狂犬病相關知識的宣傳上,要采用更加通俗、簡單、易懂、生動、活潑的方式,讓文化水平偏低的居民也了解并掌握正確的狂犬病預防及治療知識。在日常工作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借助網絡、電視、廣播、橫幅、海報等多種方式宣傳關于狂犬病的相關知識。通過社區宣傳,讓廣大居民意識到,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在咬傷及狂犬病暴露后要立即對傷口進行處理,并及時接種疫苗,這是唯一可以預防狂犬病的途徑[5-6]。此外,要在流浪動物較為集中的郊區和寵物醫院附近等區域增加宣傳欄等設施,宣傳狂犬病的相關知識。對于狂犬病暴露者,要加強對其進行宣教,并鼓勵其向身邊的親人、朋友進行健康宣教。
綜上所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狂犬病的宣傳力度,運用多種方式在社區內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和防治推廣,讓廣大居民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提高狂犬病處理的規范化,同時也可提高疫苗接種率,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 楊 靜,張 強.成都市成華區居民狂犬病相關知識和行為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6,32(7):709-713.
[2] 郭麗純,李惠琴,劉年偉.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病防治知識問卷調查[J].中國醫學工程,2016,10(12):136-137.
[3] 劉瓊芳.咸寧市溫泉城區動物致傷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醫學動物防制,2016,12(7):783-784.
[4] 劉素紅,林容容,李 霞.銀川市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識現況調查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9):1641-1643.
[5] 楊 峰,李善鵬,肖婷婷,等.青島市580名狂犬疫苗接種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2):1115-1118.
[6] 章國寶,丁時福,江肖蔚,等.狂犬病防治知識的認知干預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7,29(1):67-68.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