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碧威,朱淦芳
(浙江中醫藥大學 體育部,浙江 杭州 310053)
“互聯網+”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自誕生以來,迅速在各領域得以推廣和應用,并廣受好評。騰訊研究院調查顯示,近年來,在“互聯網+”背景下興起的“專車”服務行業,為司機創造了12.1%的就業機會,96.5%的司機從事專車服務后收入有所增加,不僅增加了工作靈活性,還避免了因疲勞駕駛帶來的安全隱患[1]。“共享單車”結合了互聯網和傳統公共自行車的便利性優勢,用戶僅僅需要下載相關公司的APP進行注冊后就可獲得使用權,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解鎖騎行,方便快捷、綠色環保。受這一技術影響,越來越多的體育產業也開始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行業發展和網絡平臺的建設中去。例如,南京市共有5 000多個體育場館,50%以上的場館實現了預定和使用的網絡信息化。南京通過創建手機APP“寧體通”,面向社會提供在線的羽毛球、網球、籃球、足球、器械健身、體質監測等體育活動場地的預約訂購服務。此外,通過這個在線平臺還能根據市民鍛煉的行為模式、場館使用的數據情況進行資源的綜合分析,并及時進行分類調整。全市共11個行政區規劃布局,已經有810個社區完成了“10分鐘體育圈”建設工程,全市100%覆蓋[2]。據此,在杭州即將舉辦2022年亞運會之際,本文認為有必要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整個城市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的管理和運轉中去,這樣既可以實現體育資源利用的均衡性和有效性,而且將兩者進行有效地結合也是整個城市發展智慧體育的重要舉措之一。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能夠充分地將智能穿戴設備和實時數據采集技術進行融合和交互使用,并將這種技術以最簡易的數據形式在社會大眾可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推廣和應用。廣大的運動群體能通過這個智慧體育平臺實時上傳并下載當天以及前一天訓練量,以及身體機能、飲食和熱量攝入數據等,并且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獲取相關運動的經驗值,通過對比自己設立的目標和模范案例的數據,來科學地指導自己的訓練量、日常飲食和傷病恢復狀況,等等。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的受益者無疑是廣大的運動愛好者,他們可通過共享智慧體育平臺了解最實時的體育賽事信息、體育場館信息,更便利優惠地參與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中去。共享智慧體育平臺能提供城市里主要健身場館的預訂服務,也可以為業余賽事提供相關的場地信息和賽事組織服務,更可以為有裝備需求的愛好者提供貨真價實的運動裝備。通過不斷地完善共享智慧體育平臺,還可以逐漸地將其打造成與全民科學健身息息相關的人性化大平臺。甚至可以將居民的體質健康監測情況納入到平臺的監控中去,增強智慧體育平臺全民健身的趣味性和大眾性。另外,通過全民體質健康監測平臺,還可以和醫保數據平臺進行融合,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為特殊人群或特定地區的疾病預防工作提供意見建議。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將掌握著大量的專業體育訓練數據和社會運動人群綜合的體育運動信息,這些都利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對運動場館信息和運動人群信息進行匯總和歸類,在對各類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的基礎上,以真實的數據形式為體育裝備生產企業提供與產品相關的信息數據,有針對性指導體育裝備類企業調整經營的理念和發展方向。此外,各地區也可以根據體育產業的發展傳統,在依據已有數據的前提下,結合政府的體育產業發展計劃,以數據來引導體育產業聚合,避免產業扎堆和重復建設現象,使體育產業能夠健康長遠地發展。
杭州市成功獲得2022年亞運會舉辦權,這既為杭州帶來了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也為“互聯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體育平臺發展提供了新空間。就已有的體育基礎設施來說,整個杭州市體育設施的物理環境還是令人較為滿意的、場館布局也較為全面。目前,錢塘江沿線建起了跑道,供市民健身跑步,并成功舉辦了國際馬拉松等賽事;杭州奧體中心規劃了可容納8萬人的主體育場,1萬8千人主體育館設施,以及匹配的游泳館、網球館、曲棍球場、棒壘球中心、小球中心、室內田徑場和重競技場等,場地的規模和標準達到了舉辦全國性和世界性綜合運動會,以及國際田徑、足球等比賽的水平[3]。根據亞運會《主辦城市合同》的要求,杭州市第一批場館設施項目的建設共33個,其中包括5個新建場館、7個續建場館、12個改建和改造提升場館、7個臨建場館、1個新建亞運村、1個現有賓館改造成的亞運分村,具體見表1。
在杭州舉辦2022年亞運會,既是中國體育事業發展歷程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整個浙江省向外界展示城市運動風貌的一個重要機遇。因此,能否將這屆亞運會舉辦成綠色、環保、智能、向上的運動會,就成為了評價運動會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亞組委競賽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杭州正努力打造一個集綠色、智能、節儉和文明于一體的亞運會。亞運場館的體育建筑和設施正在往智能化系統的方向發展,這個智能化系統除了能夠滿足基本的比賽需求之外,還具備了靈活性、擴展性和經濟性的功能。而在整個亞運村,都配備了智能化的軟件服務系統,這些系統包括社區交流系統、商業服務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生活關照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等。此外,考慮亞運期間和亞運后服務對象和運營模式的前后差異,亞運村在設計中還兼顧到智能亞運和亞運會后智慧社區這兩大需求,進行了優化設計,盡量避免設施的浪費和荒廢。

表1 亞運會場館分布

表2 2022年亞運會智能設計亮點
杭州發達的城市交通也為智慧體育平臺建設提供了便捷性。主奧體城位于錢塘江南岸、杭州的繞城公路圈中心,周邊包括蕭山國際機場、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浙贛鐵路,道路交通非常便利。2022年亞運會前,杭州將完成10條地鐵的建設、其中還包括了2條區域線(富陽、臨安)輕軌,總里程將達446km,形成了龐大的杭州軌道交通網,為共享智慧體育平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
杭州近幾年來大力發展互聯網技術,為共享智慧體育平臺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目前,杭州已擁有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世界級本土企業,更有高新創業區、“夢想小鎮”、青山湖科技城等新興產業,這都為杭州打造科技之城提供了便利。浙江還準備通過阿里體育,與國際泳聯、英國黑池、國際拳聯等國際組織合作,引入游泳世界錦標賽、英國黑池等國際高水平賽事,把杭州打造成國際體育之都,這些都有利于杭州建設共享智慧體育平臺。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目前體育類APP發展迅猛,這也為共享智慧體育平臺建設創造了豐富的軟件資源和技術支撐。以“健康貓”為例,健康貓是廣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互聯網運動軟件,于2015年3月28日上線。健康貓為用戶提供線上約私教、動友和場館,線上視頻教程學習、線下教練授課、線下生活館體驗等服務。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4月,健康貓用戶數量大約有800萬,平臺注冊教練數量超過12萬,其中還包括多位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這樣的模式讓運動更加具有平等性,能夠促進中國體育更加健康地發展[4]。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的框架設計以體育資源信息要素和社會公眾信息要素為基礎,結合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提供健身咨詢指導、裝備購買、場地預約、體育文化交流和個性化體育需求等服務項目,最終目的在于實現全民高度參與體育鍛煉的發展目標。平臺主要分為五個方面的內容:各要素數據信息、各信息資源服務、各項資源庫、數據服務總線和完整服務平臺,如圖1所示。

圖1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邏輯框架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描述了一個城市的體育資源信息和社會公眾參與體育項目的信息,并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獲取、存儲、處理、使用、融合以及相互操作來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有效的、可以開發和擴展的信息共享平臺。所有的體育資源信息和社會公眾信息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有序流動,用戶可通過平臺查找并使用相關信息,平臺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提供專門定制的體育項目,滿足不同用戶間多樣化的鍛煉需求。在平臺上,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平臺之間也可以相互傳遞數據、交流信息、發布需求等,進而實現空間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操作。智慧體育共享平臺的體系結構應包括體育資源信息和社會公眾的各類數據,以及維系平臺所需要的軟件、硬件和網絡環境等,這些要素共同組成了完整的智慧體育共享平臺。具體地說,體育資源信息要素包括:社會體育指導員信息、專業體育指導員信息、體育場館設施信息、各項目比賽信息、全民健身活動信息、各地區體育社團信息、體育產業信息、交通和天氣等信息;社會公眾信息要素包括:興趣愛好信息、運動范圍信息、體質健康信息、個性化信息,等等。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要素的采集可通過門戶注冊時獲取的信息、相關政府部門和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帶有GPS系統軟件采集到的信息、以及專門的信息采集人員所獲取的信息等。另外,還可根據要素信息的所屬類別,采集和擴展其它信息,例如:在采集體育場館信息時,應考慮社會公眾對場館感興趣的信息,如場地價格、場地服務、優惠信息、場地開放時間等,采集流程圖見圖2。

圖2 平臺數據采集與管理流程
在完成了信息采集工作之后,科學地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將決定著平臺運轉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在對采集到的信息資源進行加工處理時,主要以建模的方式來完成。通過建立數據模型,來實現對已有數據的分析、整合、驗證和處理,形成一個有效的數據庫。最后通過數據管理、存儲管理、安全管理和鏈接管理,搭建一個穩定的共享智慧體育平臺。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系統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即表現層(UI)、業務邏輯層(BLL)、數據訪問層(DAL),如表3所示。利用APP的手機端和服務端來實現信息的獲取和管理,手機端負責UI(表現層),服務端則提供數據及業務邏輯。

表3 平臺系統結構層次
本文選擇利用APP1.0版的服務端架構來設計平臺系統,簡單地說,就是在原有的PC端和Web應用上增加無線接口,為APP提供服務,如圖3所示:

圖3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APP1.0架構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系統一方面以Web應用方式供PC端訪問,另一方面支持移動設備,在Web應用上增加了REST接口供APP訪問。無線接口以及Web應用同時開發,建立在同一應用程序上,能夠快速把PC端功能復制到APP上。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的搭建涉及面較廣、影響周期也較長,需要借鑒各方面的技術和優勢來共同完成,目標是服務完2022年亞運會后,繼續在整個杭州市范圍內應用,最終形成一個利于廣大市民開展健身鍛煉活動的智能項目。因此,該平臺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在政府、群眾組織和體育裝備企業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才能開發完成,并最終獲得應有的社會效益。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的推廣應從行業內部開始,逐漸影響到社會大眾。首先,通過對體育行政部門和體育行業內部已有的數據信息和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歸類后,將能夠公開的信息上傳至共享智慧體育平臺上供客戶瀏覽和申請使用;也可以將城市的體育運動隊、體育俱樂部、高校和中小學體育設施資源等信息共享到平臺上,實現行業內部的信息共享和交互使用;還可以將體育行業內部一些專業的體育項目數據上傳至平臺上,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豐富平臺內容。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在體育行業內部推廣實施的基礎之上,可以進一步完善數據平臺的信息內容和組成元素,逐步將其擴展至社會大眾的體育鍛煉層面。在將平臺的服務項目和功能進行擴展之后,可以將這個平臺用于國民體質的監測、群眾體育設施的管理、社區體育團隊的建設、業余體育俱樂部的運轉等欄目上。通過不斷完善平臺的建設、豐富表示層的內容來擴大平臺的影響力,確保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加入到共享智慧體育平臺中來。
共享智慧體育平臺能為體育產業提供公眾基本的裝備需求信息,體育產業也能為公眾提供最合適的體育裝備。因此,通過對數據與已有信息進行整合,可以在業務上向體育產業公司提供群眾偏好的數據資料,體育產業公司據此可以調整企業發展導向,為社會大眾提供所需的體育裝備和運動設施,進而確保二者之間的關系趨向穩定和平衡,客觀上避免體育資源的供給矛盾。此外,利用共享智慧體育平臺還可以靈活地對現有體育資源進行調配,例如一些體育場館、體育器材和競訓設施等,實現已有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使了相關產業不得不走向與互聯網結合的交互發展之路。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共同影響之下,各種創新項目和運營模式相繼出現,既顛覆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也以更加科學便捷的理念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在“互聯網+”背景下出現的“共享單車”、“專車”,既能夠為行業創造產值、提高就業率和從業人員收入,也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因此,在人們對體育鍛煉提出越來越多需求的前提下,在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發展智慧體育、綠色環保體育、全民參與體育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打造共享智慧體育平臺是順應時代要求的發展之路。
杭州作為2022年亞運會舉辦城市,正一步步地往智能體育的方向上發展,本研究中所提出的共享智慧體育平臺也是杭州市舉辦亞運會極力支持發展的一種智能體育平臺。這個平臺所涉及的結構包括各要素數據信息、各信息資源服務、各項資源庫、數據服務總線和完整服務平臺五個層面。通過門戶注冊填寫信息、相關政府部門和管理部門提供信息、帶有GPS系統的軟件和專門的采集人員采集到的信息來實現信息的綜合化和系統化。利用APP1.0版的服務端架構設計平臺系統,在原來的PC端和Web應用上增加無線接口,為APP提供服務。共享智慧體育平臺可以通過數據訪問層來操作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增添、刪除、修改、查找,進而為業務邏輯層或表示層提供數據服務;通過業務邏輯層(BLL),從DAL中獲取數據,并在UI層顯示,獲取用戶指令和數據;最后,在表示層(UI),向用戶展現業務數據,采集用戶輸入的信息以及操作的信息等。
最后,在運用“互聯網+”技術來發展智慧體育的過程中,也要做好網絡安全措施,完善好相關數據的備份和恢復,避免因網絡漏洞和網絡攻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因此,要確保硬件安全、系統安全和信息數據安全,建設數據備份中心,保護好行業和個人隱私,實現智慧體育穩步向前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