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趙學銘,羅 迪 ,羅躍娥
(1.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天津 300222;2.天津醫科大學,天津 300000)
高職高專中藥學專業以培養實踐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其核心課程中藥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技能課程,授課對象為二年級學生。其以單元式實驗項目為主的原有課程,存在著一定的經驗性、盲從性,尚不能滿足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開發基于輕應用移動學習的O2O教學模式,并應用于自主實驗教學中,以期為解決該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該專業的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提問、動手能力強,具有文獻查閱的熱情,更喜歡從完成實際任務中獲取理論知識。此年齡段的學生更偏重于利用動畫、錄像和網絡等信息化媒介和手段獲取理論知識。教學需要面對學生從網絡中獲取知識的挑戰,可適當改變課堂教學內容,提高知識講授起點,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使學生獲取必備的知識和能力。
實驗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技能基礎和學習能力參與其中[1],自主設計實驗流程,探索劑型處方,篩選實驗原輔料、實驗儀器設備,實驗過程則集中體現了開放性與探究性。教學中各個要素與實施過程主要因素之間是非封閉性的,實驗時間、內容、空間、結果,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與反饋均為開放的,實驗操作在未知結果的前提下由師生共同研究推進。自主實驗教學的實施避免了已知的實訓內容、流程對學生思維的固化,改變了單純的模仿操作,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以訓練與發展。自主實驗教學設計可充分考慮學生主動接受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與外界的互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團隊合作交流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手腦并用,從而生成新的知識技能信息。
在O2O教學模式下,知識技能內容顆粒化,可反復學習,學習地點時間不再受限,可實時進行師生互動,避免學生產生學習倦怠等消極情緒。線上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巧妙地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2]。同時,線下教育在教學內容上以在線數據分析結果為基礎進行有效的查漏補缺,從而進一步指導后期線上學習的回歸。線上、線下教學手段多元化互補,建立了便捷的師生溝通渠道,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同時,隨著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的教學平臺的搭建,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學習目標的多元化,利用雷達圖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演示能力、閱讀書寫能力、實際動手能力、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教師及時掌握班級整體情況與每位學生的情況,及時進行教學方法、手段的調整。
2.1.1 專業崗位綜合技能培養項目 通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及未來就業崗位的實驗項目內容,激發學生對實驗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去,并促使其體驗有能力完成未來可能在工作崗位中出現的任務,提高學生的職業自信。
分析高職高專中藥學專業學生未來工作崗位對專業知識、技能、素養的需求,總結歸納學生在中藥藥劑學課程中必須掌握的實驗技能,整合、設計、開發自主實驗內容,見表1。同時,注重將職業崗位需求與學生生活方式相結合,如山楂丸的制備、紫草膏的制備,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和實驗可以得到產品并用于日常生活,可極大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起學生對實驗規范性、安全性、衛生合格標準的關注。要重視職業技能,而且要使學生習慣這種生活,并使學生更深地理解藥食同源及藥品安全的重要性,引發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動手能力的培養對職業能力養成的重要作用。

表1 基于崗位群的職業技術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2.1.2 專業崗位職業精神培養項目“腸溶片服藥時間確定”的項目是天津和睦家醫院藥劑工作人員與臨床醫師的溝通問題。學生通過文獻檢索綜述、實驗設計論證尋找最佳服藥方案的同時,了解藥房工作的相關內容,從而對未來崗位有初步認識,并初步領會與醫院各部門合作的交流技巧。在解決真實的崗位問題實踐中,學生的職業自信得到提高,同時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發展,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行為。
2.2.1 自主實驗O2O教學模式建立 利用手機端學習App將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參考文獻、學生以往操作中的錯誤視頻和標準操作視頻等教學資源提前發布,規定學習時間及考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因時、因地、隨需要進行數字化學習,并結合學生反饋情況,在微信群或App端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線上線下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自主實驗由學生主導完成,形成自主設計、自主實施、自我評價與反思的閉環過程,教師參與其中,適時給予指導。以2015級中藥學專業學生線上課程學習情況為例,介紹自主實驗O2O教學模式實施情況,見圖1。

圖1 自主實驗O2O教學模式的實施
2.2.2 線上教學實施情況 通過手機端學習App,教師建立云班課,上傳教學資源,設計學習任務,監控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時間,主持云班課頭腦風暴討論,根據學生反饋視頻評估每一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設計線下教學實施方法,遴選教學資源。共發布教學資源69個,其中視頻資源13個(18.84%)、文檔資源30個(43.48%)、圖片資源24個(34.78%)、網頁鏈接資源2個(2.90%)。47名學生中,查閱資源獲得的經驗值占發布資源總經驗值的百分比超過80%、60%~80%以及60%以下的學生分別為33人(70.21%)、3人(6.38%)、11人(23.40%),班級中手機端資源學習情況整體較好。視頻學習時長占云班課總視頻資源時長超過80%、60%~80%以及60%以下的學生分別為20人(42.55%)、5人(10.64%)、22人(46.81%)。由此可知,學生視頻學習情況整體有待改善,可能與手機端流量的使用有關,還需要充分利用校園無線共享網絡。
由調查可知,學生查閱手機端學習App資源時間分布集中在12~13時、19~20時、22~23時3個時間段,主要為學生課下時間,見圖2。

圖2 手機端學習App資源學生查閱時間分布
共開展20項教學活動,分別為小組任務2項、投票問卷3項、討論答疑5項、頭腦風暴10項,學生參與活動情況見圖3。其中小組任務參與度的計算方式為提交作業結果的成員數/作業進入評價中的云班課成員總數×100%;投票問卷、頭腦風暴、討論答疑的參與度計算方式為提交結果的成員數/當前云班課中總成員數×100%。小組任務活動2~3人一組,其中一位學生上傳學習成果,因此提交結果的成員數較低。
2.2.3 線下教學實施情況 以泡騰顆粒劑制備實驗為例,學生通過手機端學習App逐步完成學習任務,根據課上學習的已有知識,可以得出選用碳酸氫鈉和弱酸作為泡騰崩解劑來制備泡騰顆粒劑的方法。但自主的預實驗又會發現,兩種物質在水環境下會提前發生反應,如果選用濕法制粒,生產出的顆粒劑很難達到泡騰顆粒劑要求的起泡量。學生用手機制作自主實驗操作視頻,回傳到云班課,教師進行指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檢索文獻,得到“酸性顆粒、堿性顆粒分別制粒干燥再混合”和“利用高分子料對堿性顆粒包埋”兩種方案。經過討論分析,再次進行預實驗,篩選合適的弱酸和用于包藏碳酸氫鈉的高分子材料,從而定下實驗方法、劑型處方、工藝流程,在正式實驗時得到了較為理想的產品。

圖3 學生線上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
2.2.4 教學監控 教師在實驗監控過程中通過云班課App對學生的文獻綜述、設計方案、實驗報告、操作視頻、小組匯報多角度、全過程予以指導和評價,掃清了監控盲點。以成員中最高經驗值為基數,≥80%為優秀,60%~79%為及格,60%以下為入門,班級中優秀35人(74.47%)、及格9人(19.15%)、入門3人(6.38%)。
以班級中一名學生學習情況的監控為例,周發布經驗值是每周發布的資源和活動的經驗值(不包括點贊經驗值和課堂表現經驗值),學生經驗值是學生每周獲得的經驗值,周增長經驗值是學生每周相比上一周增長的經驗值,具體見圖4。將學生經驗值和優秀學生(經驗值超過總經驗值80%的學生的平均經驗值)及云班課學生平均經驗值進行對比(不包括被點贊和課堂表現活動),由雷達圖表示,見圖5。

圖4 某學生學習情況的監控

圖5 某學生與優秀學生、云班課學生經驗值對比
自主實驗的開設拋開了已知的實驗方法、步驟、結果,促使學生參與其中,將原有的知識技能重新架構,再進行實踐和應用。在此基礎上的思考與總結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是新知識獲取的最佳方式,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能力[3]。學生反映“原來實驗教學中書上怎么寫老師怎么說就怎么做,也不想為什么,不知道是干什么,所以就不想做”“自主實驗必須自己動腦筋,實驗成了自己的事,當然更加用心了”“自己確實投入了很大精力,感覺對得到的實驗結果特別珍惜,也會主動分析實驗現象與結果。還會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競爭意識強了”。自主實驗做學合一、手腦并用、虛實互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實踐,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
中藥藥劑學自主實驗O2O教學模式在2013級、2014級、2015級學生中實施,手機端云班課記錄每屆學生整體和個人學習效果,優秀學生的(經驗值超過總經驗值80%的學生的平均經驗值)比例分別為43.2%、56.8%、73.5%。在3年教學中,學生學習效果優秀的比例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