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經》記者 吳東晏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位于陜西省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明長城腳下,無定河中游,古稱塞北邊陲。境內主要河流屬黃河水系,全區年水徑流量約5.85億立方米。然而,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廢污水排放量將持續增加,污染也有進一步擴大之勢。如不采取治理措施,這個塞北邊陲所在河段的水質將面臨嚴峻形勢。
不能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保護母親河行動刻不容緩!
為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及時發現、糾正破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的違法行為,橫山區檢察院開展了“保護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活動。
自該項工作開展以來,為保護母親河,橫山區檢察院督促區水務局、環保局、鄉鎮政府依法履職6次,聯合專項整治2次,為我區河流沿岸污染防治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根據群眾反映,橫山區大理河河道內有嚴重垃圾污染,該院立即組織民事行政檢察部干警實地勘查,發現污染源頭,系當地居民及相關單位隨意傾倒、堆積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造成。
為此,橫山區檢察院通過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召開聯席座談會、深入鄉鎮、機關、學校進行法治宣傳等工作,共督促相關部門清理出河道垃圾約153噸,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不斷強化橫山區居民環境保護法律意識。
今后,橫山區檢察院將加強與水務、環保等行政執法部門的聯系、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機制,促進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認真摸排“保護母親河”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積極回應人民對“更優美的環境”的期盼,用“檢察藍”保護橫山區的“生態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