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行千里,可以致廣大。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正致力于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慶,迎來了備受關注的一次盛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黨的十九大作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對數字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重慶舉辦智博會,體現了對重慶發展的關心支持。
舉辦智博會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要求的實際行動,是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首屆智博會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既符合國家戰略和時代潮流,也符合重慶實際和發展需求。要充分利用智博會的契機,讓各方賓客在重慶“行千里、致廣大”。
8月8日,重慶市政府召開2018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各媒體就智博會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提問,副市長李殿勛、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就媒體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媒體:首屆智博會可謂迄今為止,重慶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豐富的專業盛會。而且,大會邀請了很多國內外重要嘉賓,如何體現其專業性和規模性?
李殿勛:智博會籌備期間,重慶面向國內外,積極邀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要、兄弟省區市相關領導、國內外大數據智能化企業領軍人物、知名專家學者、國際行業組織負責人和駐華使領館官員等眾多嘉賓參會,得到積極回應。
目前,已確認參會的重要嘉賓有436名。他們的出席,對本屆智博會的成功舉辦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些嘉賓來自28個國家及地區,對宣傳重慶城市形象、展示重慶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參會嘉賓中,還有來自長江經濟帶沿線的十多個省區市,這對于重慶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在西部內陸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探索“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流合作的新途徑、新機制,促進各方相識相知、互聯互通、互惠互利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兩院”院士、業界精英會聚一堂,對于提升重慶開放意識、拓展全球視野,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部分重要嘉賓將在8月23日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亮相,包括有關領導、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等代表將進行主旨演講。
媒體:請問,重慶為什么舉辦如此大規模、高層次的智能產業博覽會?
李殿勛:主要有四點考慮。
第一是面向全球集聚創新資源,包括人才、技術、資本、產業,以應對全球的創新大趨勢和我國的轉型變革。
第二是搭建平臺、促進創新合作。智博會安排了一系列的創新活動,包括項目對接、洽談和簽約等。同時,通過展會傳遞當今世界最前沿的創新理論、創新知識、創新技能、創新經驗、創新模式,讓參展參會的嘉賓、受眾共享。
第三是展示創新形象。重慶作為一個窗口,通過智博會向外展示足夠的創新形象,以傳達重慶依靠創新驅動,推動轉型發展特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決心和信心。
第四是培訓創新人才。通過集聚創新資源,促進創新合作,展示創新形象,在整個過程當中能夠大規模地培養創新人才,直接參與的、參觀的和間接感知的,甚至通過媒體,讓國內外的觀眾、讀者了解到智博會一系列的內容,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媒體:智博會展覽特點是什么?展區是如何劃分的?
陳金山:智博會參展單位數量多,展覽面積大,主要有三方面特點。
一是重點為國際知名企業及國內其他省區市智能科技領域企業提供展示平臺。目前看來,報名參展的企業近600家,市外的參展單位占絕大多數,布展面積超過展覽總面積的60%。
二是展覽內容體現特色化、時代感、國際性和體驗感。參展企業帶來了各自在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看家本領”。如騰訊公司將在現場設置近千平方米的展區,展示像騰訊木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重慶等智慧城市的可視化交互展示、無人貨柜、刷臉支付等。阿里巴巴集團本次展覽主題為數字驅動全方位智能生活,展出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商務、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零售等內容。
三是參展單位覆蓋產、政、學、研各領域。科技部、民政部、國家文物局等國家部委,浪潮集團、格力電器、科大訊飛等知名企業,中國汽車研究院、深圳智能裝備產業協會等科研院所、高校均會參展。
在展會布置方面,智博會展覽分5個展區,各有特點。綜合展區有3萬平方米;大企業展區有4.3萬平方米,集中展示大數據、互聯網、智能裝備、智能檢測、軟件服務等內容;創新展區有1.15萬平方米,匯聚了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展示大數據、智能化領域前沿科技和科研成果;專題展區有6.9萬平方米,集中展示國際友好城市、國家部委、兄弟省區市在智能化方面的有關情況,以及智能汽車、智能硬件、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行業的最新成果。
同時,智博會還設置了3.15萬平方米的智慧體驗廣場,主要集中在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是一個更加生活化的體驗場景。
方便市民 機器人與志愿者一道服務
媒體:組委會做了哪些工作,以方便市民參與智博會?
陳金山:為了讓各界更好地了解智博會、參與智博會,大會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和APP官方信息發布平臺已全部開通,市內外各大媒體也在多維度、高頻次地宣傳。同時,智博會參展門票將用電子門票取代傳統紙質門票,且不收取任何費用,門票可以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注冊獲取。
此外,由于智博會設置了室外展區,考慮到8月天氣炎熱,組委會方面也做好了輔助設施。比如設置涼棚、飲水點、公共服務點、休息區等,盡量給觀展、參展的人提供一個舒適體驗環境。而且,在展覽現場,組委會還設置了一系列具有時代性、體驗感的會務服務措施,如人臉識別、展館智能導航、AI咨詢服務、展館智能空氣凈化、免費泊車等。
同時,組委會還精心挑選和嚴格培訓了近1000名志愿者,他們將服務于各個場館,與智能機器人一起,共同為觀眾提供服務。智博會期間,市級相關部門也將上下協作配合,全力做好安全保障、醫療衛生應急保障服務,公共交通服務保障等工作。
媒體:重慶舉辦智博會有哪些優勢條件?智博會是否長期舉辦?
李殿勛:重慶舉辦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一位條件是產業基礎。重慶是中國的工業重鎮之一,有著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在智能產業方面也有比較好的基礎,其他領域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供應鏈保障能力比較強大。二是平臺優勢。重慶在大數據、智能化領域已做了一系列的平臺構建,從科技研發到成果轉化、到產業培育,其中還專門設立了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三是基礎保障。重慶是中國互聯網13個骨干直聯點之一,中央考慮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節點城市共有五個,重慶是其中之一。重慶也是三大運營商開展5G規模化試驗城市。
至于智博會是否會長期辦下去,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本次智博會是首屆,就意味著有第二屆、第三屆,重慶要長期辦下去,要逐步加大博覽會承辦方式的改革和創新,運用市場化手段把智博會辦得更加生動活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
媒體:重慶要建設全國一流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范之城,在應用上是否有所突破?
陳金山:智能化應用是重慶推動智能發展的重要環節,首屆智博會主題“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便充分體現了智能化應用的方向。
具體而言,一是大力推動智能化在生產制造領域的應用,就是通過智能化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傳統生產方式,真正給傳統經濟賦能,讓它發揮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是把智能化更多地融入到其他相關產業領域里,包括智慧農業、智慧旅游、智慧金融,給這些行業賦能,讓其發揮出跟傳統經營模式不一樣的效果。
三是著力推動智能化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除了日常的行政內部管理外,更加側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城市運營中心的建設,這樣讓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等能更好貫徹和執行。
四是推動智能化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行業的應用,比如智慧教育、智慧醫療,讓老百姓的生活感到更加方便和更加舒適。
智博會LOGO包含了這些元素
智博會LOGO的元素包含代表大數據產業的0和1,并巧妙結合“AI”(人工智能),以此代表智能制造和智能產業,象征智博會的“國際化、專業化、體驗化、高端化”。
LOGO整體顏色使用漸變色設計,寓意著智能產業的全球合作如漸變色一樣,相互融合、擁抱變化,給人一種創新、向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