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陽 孔慶新
[摘 要] 隨著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制藥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更加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高等職業院校高技能人才競賽選拔機制的逐步健全,已成為我國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渠道,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以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推動師資隊伍建設,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助力制藥類專業的教學改革,探索制藥類專業教育工學結合的新模式,服務制藥行業高端技能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關 鍵 詞] 技能大賽;制藥類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62-02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是當代大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而技能大賽是檢驗教學改革的有力平臺和砝碼[1]。世界技能大賽是世界頂尖級賽事,被譽為“國際技能奧林匹克”,其宗旨是通過成員之間的合作,促進青年人和培訓師職業技能和能力水準的提升,并積極推廣職業技能,加強各國在職業技能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在國內,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明確了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2]。從2015年起,國務院同意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設為“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作為活動周三項活動之一已經連續舉辦了11屆,進一步強化了“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鞏固和發展了“武有技能大賽”的良好工作格局。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堅持面向區域食品、藥品、健康等產業門類,加強規劃,優化布局,強化特色,實現專業有序發展。學院立足國家、江蘇產業地方實際,以培養地方緊缺人才為目標,設置了藥品生產技術、藥物制劑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品經營與管理等與地方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制藥類專業群。學院對接現代制藥產業要求,通過技能大賽與制藥類專業學生人才培養全方位的互融互補,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形成了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主體,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為兩翼,充分發揮了技能大賽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了技能競賽的職業性與教學過程中學生職業素養養成的融合互補,全面提高了制藥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一、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保障[3]。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育人機制,加速培養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學院遵循制藥類專業人才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依托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食品藥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等技能大賽平臺,有針對性地以藥品生產、藥品檢測和藥品營銷等崗位為導向,對制藥類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強化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了“工學五融入”的人才培養模式,使職業技能大賽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學生既熟練掌握了理論知識,又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將技能大賽活動有機整合于課程教學中,將競賽項目引進課堂,使得技能競賽與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等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以技能大賽為導向,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制藥類專業的課程設置與專業人才培養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培養目標最終實現的具體途徑,所以課程設置既在人才培養計劃之中,又引領著人才培養方向,直接影響著培養目標的實現程度。學院依據企業“職業標準”和“關鍵崗位能力”設計課程標準,按照工作過程程序化學習領域內容,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生產實訓、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通過藥品處方調配大賽、藥物制劑壓片大賽、藥品質量檢測大賽、藥品模擬營銷大賽等傳統技能競賽,將大賽操作的核心內容與評分標準與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等教學改革有機融合,進一步對課程設置進行優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了“教、學、做、賽”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實現了教學過程與制藥行位崗位的無縫銜接。
三、以技能大賽為核心,形成“五合一”實訓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貫穿于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全過程,是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關鍵環節[4]。實訓條件是高職院校實現技能人才培養的基礎,是提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條件。學院以技能大賽為契機,不斷改進和完善校內外實訓條件,充分將企業優秀文化融入實踐教學之中,將企業崗位知識有機整合于技能大賽標準中,實現校企的無縫對接,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建成了藥理實訓室、藥物制劑實訓室、藥物分析實訓室、藥物化學實訓室、GMP實訓基地等具有學院特色的實驗實訓室。同時,以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為原則與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現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加強頂崗實習管理,全面提升職業技能,為快速適應社會、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技能大賽,形成了教師與企業員工身份合一、學校課堂與生產現場合一、教學內容與生產任務合一、職業能力培養與生產活動合一、教學評價與完成生產任務質量合一的“五合一”實訓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創新精神,為醫藥行業輸送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四、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高職院校技能大賽無疑就是推動職業院校雙師隊伍建設的強大動力。學院緊緊抓住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的契機,以大賽為引導,督促教師不斷深入制藥行業、企業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學能力,實現了教師的“以改強技、以技勝崗”。同時,從企業聘請高技能人才、工程技術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優化了師資結構,打造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不斷提升制藥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五、以技能大賽為機制,服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要求我們培養多層次多類型人才體系,實現我國制造業的歷史跨越,這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歷史使命。學院結合自身實際,修訂《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與創新訓練管理辦法》,完善競賽與獎勵機制,逐步形成了全員參與、人人可賽的良好氛圍。學生先后在江蘇省化工生產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等制藥類專業競賽中屢獲佳績,有力推動了制藥類專業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促進制藥類專業教學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靈珍,龔道鋒,劉超祥.以技能大賽引導,不斷深化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1):108-111.
[2]程宇.職業教育活動周:社會觀念變革與思想啟蒙:關于職業教育活動周的解讀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15):15-19.
[3]羅汝珍.“中國制造”背景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8(5):25-29.
[4]蘇麗娜,陳媛玲,鄧穎慧.“雙證”培養與技能大賽模式下的藥學專業綜合實訓改革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5(3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