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
[摘 要] 我國正處于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階段,對如何立足新形勢,開創繼續教育的新局面,實現繼續教育的大跨越做了一些嘗試。
[關 鍵 詞] 新形勢;新局面;繼續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16-02
繼續教育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社會成員出于多種目的考慮而選擇進行的再教育。我國目前處于政府轉變職能的關鍵時期,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需要繼續教育和培訓;企業在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培養較高專業素質的勞動者和在原有基礎上的繼續教育;社會成員需要滿足個人精神文化和職業發展的要求,提出了繼續教育的需求,總的來說,繼續教育需求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結合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何抓住目前需求上升的契機,深入做好我院的繼續教育工作。
一、新思想新論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能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是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指南,是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者”,中國夢的實現要靠一代代青年反復實踐,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仰。青年教育培訓事業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創造新時代的業績,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和基本遵循,開創事業發展新境界。
作為繼續教育學院要緊跟新時代要求,在十九大之后,努力為青年、干部培訓作出新貢獻,利用寒假完成新成立的市監察委的業務培訓、市監察委巡察辦的巡視培訓,今后將加大力度,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其所屬機關的青年、干部培訓任務。
二、新形勢新特點,實現繼續教育大跨越
“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及《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定》明確要求:無論什么級別的干部參加學習培訓都是普通學員,必須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員意識,嚴格遵守學習培訓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把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認真完成培訓任務;學員不得外出參加任何形式的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娛樂活動;組織學員外出進行現場教學、實地考察調研等活動時,不接受宴請,一律吃自助餐或便餐,不收受紀念品和土特產,不安排與學習無關的旅游和娛樂活動;干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和培訓機構要厲行節約、勤儉辦學,不超標準安排食宿,不得發放紀念品,嚴禁借培訓之名搞公款旅游。
中共中央的明確規定,給繼續教育事業帶來一股清廉之風,繼續教育事業真正走上正軌,就要結合中央的相關規定,制定和健全相對應的培訓制度,嚴格按照中央及地方的規定做好培訓工作。
結合我院繼續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的繼續教育事業堅持做到:
一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我院成人大專的辦學資質,為錯過上大學的社會人員、軍人提供繼續教育服務;為想工作的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或職業高中學生提供學歷繼續教育;既解決工作問題,又解決學歷問題,一舉兩得。
二是堅持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把對學生有利、有益、有用的事情辦好,即使不具備條件,也要創造條件辦好。我院主要舉辦五年制高職和三年制高職學歷教育,為提高在籍學生的學歷層次,創新完成五年制高職“5+1”繼續教育,實現了會計專業、經貿英語專業、計算機專業、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力爭物流專業、建工專業的全面覆蓋。針對三年制學生,實現南京財經大學、揚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通大學的專接本教育。對于想參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專轉本考試,制定《“專轉本”實施統一管理的辦法》,做到“五統一”,即統一宣傳、統一招生、報名、統一組織學習和培訓、統一管理、統一收費標準,每年組織一百多人參加培訓,二本率在70%以上,同時把全部經濟效益用于貧困生的資助和獎勵,真正把質量和效益爭取給了學生。
三是我們的教育事業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辦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這就決定了我院的繼續教育事業,必須走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強各級各類培訓,走自己的特色道路,我院成立車管所滿分教育教室,每年培訓約5000人次,與市商務局共建省市商務人才培訓服務平臺,每年完成2000多人次的培訓,成為市旅游局、市經信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等培訓基地;與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協議,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知識的力量。我們每年為市人事考試中心、市移動公司、市供電公司等提供考試服務,我們組建教育部AP考試中心,托福、雅思考點;全面提升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后,我們要加大力度建成一批培訓基地和品牌專業,生成一批優質培訓課程資源,既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師德養成、專業知識更新、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提升,又能培養一批領軍專業帶頭人、“雙師型”教學名師和拔尖青年教師,還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為已形成“立足地方聚合地緣優勢,依托系統彰顯商貿特色”的辦學特色理念豐富內涵。
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學校改革發展,開創新局面
重視教師在教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就是教師,所以要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關心教師的健康成長,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一個人一生遇到一個好老師,這是一個人的幸運;一所學校擁有一些好老師,這是這個學校的光榮。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為學生傳授真知、解疑釋惑,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教書育人的宗旨。要成為“雙師型”的職業教育名師,需要我們做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的決定》指出:建立教師學習培訓制度,實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新業務、技術技能更新速度加快,現代學徒制、集團化辦學、教育的精準扶貧、中高職銜接、技術技能傳承,迫切需要教師加強繼續教育學習。
做實綜合改革,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最終要落實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受歡迎的新型職業學院。要堅持深化綜合改革,一張藍圖繪到底,敢啃硬骨頭、能釘硬釘子,繼續鞏固和擴大繼續教育取得的成果,完成繼續教育教學改革任務,完善繼續教育的分配制度,切實提高教師待遇與福利水平。
凝聚了幾代商貿人“自加壓力、開拓創新、團結拼搏、樂于奉獻”的辦學精神,將繼續傳承。自加壓力,不斷學習,首先解決思想問題。對于培訓和學習中,說的時候重要,做的時候次要,忙的時候不要的情況,解決思想問題后,才能真正地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業務水平。開拓創新,深知輕重,現在很多培訓,培訓前激動,培訓中心動,培訓結束時感動,培訓后不知道動,最終是一動不動。作為商貿人,要敢于不斷開拓、敢于不斷創新,將培訓所學的知識、手段、方法運用于實踐教學中,實現學院跨越式發展。
研究如何深化政校行企的深度合作。(1)與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接,搞好關系,做好服務。(2)與其他學校合作,我們地處職業教育的中游地帶,下游是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業高中,是重要的生源基地,上游是本科院校,為實現學生的繼續教育,為他們輸送生源,利用我們橋梁的作用,實現繼續教育的大發展。(3)加強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歸根到底都依賴于人才,可以借鑒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它是一種以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合作辦學形式。一方面,企業根據自身需要招收員工并量身定做培訓計劃,企業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員工在知識素養方面缺少什么,需要學什么以及怎樣做;另一方面,學校也應根據專業發展的狀況,在教學上進行優化,在滿足企業需要的基礎上,盡可能借助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將行業發展的最新前沿知識和課程充實到培訓內容當中。企業可以派員工來我院學習,我院也可以派教師到企業“送教上門”。通過人才協同培養,實現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