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霞
[摘 要] 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院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其不僅有助于促進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開展以及實施,同時,還有利于加快其探索企業合作辦學的腳步。因此,想要使學校教育得以與企業培訓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就十分有必要建立實效性較高的現代學徒制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將對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現代學徒制改革研究與實踐加以闡述和探析。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現代學徒制;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26-01
當前,應對培訓及教育體系進行合理優化,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中,現代職業教育要想得到有效的發展,理應促進校企合作,以使產業與教育得以深度融合,因此,需要通過現代學徒制改革,對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使其可以更好地滿足于時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一、現代學徒制概念論述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具備悠久歷史、影響深遠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學徒的含義可以概述為,跟隨個別行業中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某人共同學習新型知識的個體,簡稱為徒弟。同時,可以將學徒具體分為三種:(1)跟隨教師學習的學生;(2)概括為讀書人;(3)跟隨“師傅”學習技術或者知識的人。基于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們所謂的學徒泛指第三類人。同時,倘若單純的以徒弟的表層含義對學徒進行具體定義,那么學徒身份的獲得,便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基于相應協議等,學徒需要為其他個體進行一段時間的勞動,進而報答相應個體對自身予以的教導[1]。
二、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現代學徒制改革研究與實踐策略分析
(一)提供全程合作就業平臺
高職院校促進自身財經類專業有效發展,需要加快現代學徒制發展的腳步,而想要做到這些,就有必要創設出實效性較高的新型全程合作就業平臺。究其原因,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最主要的目的為,掌握有效技能,進而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有助于自身更好地發展。同時,高職院校對財經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才培養進程的針對性,使所培養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相關企業[2]。
但實際上,在學生取得一定的成就時,普遍會在就業時,在各種選擇中迷失方向,就實施學徒制人才培養計劃的企業而言,具有不利影響,所以,高職院校理應對該問題高度重視,進而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思想觀念及就業觀引導,使學生可以順利進入相應企業就業。此外,學生也應以自身實際能力為基礎,發揮自身優勢,以使自身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二)建立全程合作培養模式
有效推進現代學徒制改革進程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現如今各高職院校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的主要目的為,促進產教結合以及校企合作,并使各相關企業及院校明晰自身的義務等,同時以師徒關系為橋梁,將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結合在一起,在促進學生掌握課業知識的同時,大幅度提升其社會實踐能力。其中,在實施具體的人才培養計劃時,高職院校及企業,理應注重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明確雙方的責任以及最終目的,并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以大幅度降低在合作過程中出現責任主體不明確等問題的可能性。
(三)創設全程合作育人體系
首先,高職院校應與相應企業簽署協作合同,其中,企業在實施具體的人才培養計劃時,既應重視促進自身的經濟效益提升,也應有針對性地促進所實施教育的價值提升。其次,企業在聘用人才的過程中,理應依照自身發展的現實需求以及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具體的人才擇選操作,并對所聘用的個體予以一定的酬勞。最后,校企雙方始終應堅持全程,切勿因為任何一方的利益,毀約或者違約。
同時,高職院校應注重以企業的實際發展為基礎,設計出實效性和針對性較高的人才培養計劃,并注重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引導其樹立優良的就業觀和人生觀等。最后,在對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實施具體的創新教育時,理應引導學生對當今社會的就業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進而設計出以自身實際狀況為基礎的職業規劃,并在促進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提升的同時,使其可以嚴格依照職業規劃實施具體的就業操作,以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升。
綜上所述,于企業及高職院校中,實施有效的現代學徒制改革,是時代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目的為,使各高職院校學生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才市場以及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因此,想要有效促進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升,進而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務各企業,就需要注重實施高質量的現代學徒制改革。
參考文獻:
[1]倪姝,王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實踐研究:以鎮江高等專科學校財經商貿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7(29):200-201.
[2]孫莉.針對高職院校“對口單招”學生的教學改革探討:以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為例[J].考試周刊,2017(7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