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春麗
[摘 要] 學校人才作為現代社會的主要力量,是建設的力量源泉。因此,對學生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科學合理的一體化課程改革考評體系是實現高效教學目標、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國家和社會培養出適應時代的技術人才。對一體化的課程改革考評體系的概念、原則、考評體系的重要意義和考評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
[關 鍵 詞] 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47-01
計算機時代的到來讓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煥發了新的生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職業前景。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工作者對考評體系作出改革,建立完善的、合理的考評方式,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認清自身水平和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促進學生就業。重視學生理論扎實的同時,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有實力、有技術、有思想的新型人才。培養出社會需要、企業認可的人才,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
一、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
(一)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概念
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指的是將計算機的應用與廣告制作相結合,按照社會和時代的具體要求,展開教學。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打破原有的知識系統性的課程體系,構建以學生為主導的課程體系,以追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改革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為主要教學方法,能夠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探究精神,能增強學生學習的效率,符合杜威的“新三中心論”,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經驗為中心。
(二)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原則
(1)基礎性。基礎性原則是指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育,不能只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保障知識理論的扎實。(2)寬闊性。寬闊性是指要提升學生的業余素質,不單一培養學生某一能力,而是廣泛培養。(3)實用性。實用性是指對學生的培養以實際應用和就業為主要目標,能夠保障學生的就業需求。
二、建立考評體系的意義
(一)有利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
建立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考評體系可以讓學校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共同檢驗,發現學生存在的根本漏洞,及時發現本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對教學模式、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新的考評體系發現新的問題,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培養出適應時代的新型科技人才,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和提升。
(二)有利于企業選聘人才
人才的培養是學校普遍的目標,因此人才的“輸出”顯得額外的重要。人才的輸出應該保持高效性。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有利于企業對學校人才的精準選拔,能夠為企業對人才的篩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項。例如,以競賽成績、職業資格證書、興趣小組成果進行考評體系的環節,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地選擇適合的人才。
(三)有利于學生制定職業規劃
對學校學生而言,職業規劃往往是一個重點、難點問題。學校學生通常無法對自己的未來職業進行準確合理的規劃。全面、準確、科學的考評體系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自己能力水平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進而可以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未來的職業,選擇合適的就業方向。幫助學生確定優缺點,揚長避短,確定努力的方向。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鍛煉能力。
三、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考核的方法
(一)課堂任務考核
進行課堂任務的考核,能夠監控學生課堂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保證學生知識學習能夠理解課堂內容,有利于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階段性地進行課堂任務考核,在階段性的教學完成后合理科學地布置課堂任務,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能夠保障課堂質量,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重視度和提高課堂上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不斷學習和進步。
(二)終結性考核評價
終結性考評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進行一次性評價,可以檢查學生是否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學校規定的既有的考試,如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重視教學的最終結果,可以采用試卷考試和上機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試卷考試可以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上機操作可以體現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否達到要求。
(三)課內、課外考核相結合
在課內理論教學和實驗操作的同時,要求學生參加校內外組織的競賽活動,鼓勵學生自發組成學習小組并為學生配有專業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取得的競賽成績等級給予分數,根據學生小組研究的程度和成果給予學生成績。可以提高學生的鉆研精神、自主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近年來,計算機廣告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在各地不斷推進,這就要求我們緊跟課程改革的步伐,在對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等進行改革的同時,進行考評體系改革,把好教學的最后一關。通過對考評體系方面的大膽探索和實踐,已經達到了不錯的效果,課程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學生學習興趣普遍提高,畢業生就業率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余鳳翎.以就業為指導的高職院校職業能力評估方法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7(7).
[3]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