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 探討以校企共導、教學實景、崗位遞進為基礎的中職染整專業“234”實訓教學模式,充分調動校企雙方資源,為染整專業學生的實訓教學環節提供校內外雙平臺,真正實現“產學研訓”四位一體。借助平臺建設,援引企業元素,創新實A訓教學的內容,改革實訓教學模式,從而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影響力,最終達到校企雙贏。
[關 鍵 詞] 染整技術;校企合作;實訓模式;實訓基地;崗位遞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254-01
一、實施背景
(一)社會資源整合為教育資源的需求
紹興是亞洲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紹興中專是紹興市印染商會理事單位。行業協會為學校和企業“抱團發展”建立起了有效的合作橋梁,借助實訓教學,開展校企基地共建是社會資源化為教育資源的需求。
(二)染整專業校內實訓場地的局限性
染整行業特點導致辦學實訓設備資金投入大、場地要求高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學校的染整實訓設備以小型打樣設備為主,實訓教學內容偏離了現代印染企業的需求。
(三)單一頂崗實訓模式弊端顯現
以往中職染整大型實訓項目多采用最后一年學生直接去企業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許多學生在頂崗實習中發現學校的實訓與企業的生產有區別,就業穩定率不高。
二、實施目標
(1)確定紹興地區優秀印染企業作為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
(2)在校內建立以真實的生產任務和產品加工流程為依據的“生產性”染整實訓工場。(3)實現校內實訓染整加工任務的實景化、染整加工工藝流程的實景化、染整市場環境的實景化。(4)系統構建習崗、識崗、頂崗、定崗“四崗遞進”的染整實訓教學模式。
三、實施過程
(一)校企共導,構建校內外雙平臺
1.建設緊密型校外實訓平臺。在學校與印染協會的統籌下,建設緊密型校外實訓平臺,校外實訓平臺是學校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學生實踐技能培訓與職業素質養成的教學場所,在建設中注重“三個參與”:一是實訓教學方案由企業大師參與制定,二是實訓過程中企業技師參與教學指導,三是學校師生參與企業生產科研過程。
2.建設生產性染整校內實訓平臺。生產性實訓是指通過產品生產、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生產性過程,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方式。通過充分調研,結合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發展趨勢,學校引進氣流染色機、數碼印花機等與印染企業一致的染整設備,建設染整工藝實訓車間、染整打樣實訓中心、紡織品檢測中心等“生產性”染整實驗實訓工場,使學生在校的實驗實訓項目從原有的基礎小實驗,上升到與企業生產一致的大型實訓項目。
(二)創新內容,實訓教學“三實景”
1.染整加工任務的實景化。依托于紹興原色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數碼印花工作站,開設淘寶網店,承攬面料定制項目,為染整專業學生實訓提供真實的工作項目,學生在校內實訓工場中,從最初的坯布到最后的紡織成品,加工的是真實的產品。
2.染整工藝流程的實景化。根據面料訂單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產品工藝流程定制,然后利用校內實訓平臺,分別完成配方制定、大貨生產、面料檢測等各道工序,整個實訓工藝流程與真實企業生產過程一致。
3.染整市場環境的實景化。開設淘寶網店,學生實訓的任務來自淘寶網店的真實訂單,產品質量必須經得起市場檢驗。因此,實景化的市場環境可以讓學生體驗到企業管理和經營壓力,零距離對接今后的工作崗位。
(三)教學改革,實施“四崗遞進”實訓
在校外緊密型實訓平臺的支持下,打破原有的單一頂崗實訓的教學模式,將崗位實習前置并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系統構建習崗、識崗、定崗、頂崗“四崗遞進”的染整實訓教學,讓學生通過漸進式的實習提升專業認知,升級專業技能。
(四)改革傳統評價模式
結合本專業“校協共建、分段培養”的以職業能力遞進為導向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建立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樣化、評價過程全程化”的能力遞進多元評價模式。引入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在評價主體上,教師評、學生評、企業評;在評價內容上,既體現知識與技能,也體現職業崗位能力素養;在評價過程上,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四、實施成效
(一)提升實踐技能,促使人才“職業化”
依托校內實訓平臺和校外實訓平臺的有機結合,經過三年內連續的真實生產實訓,分段遞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對染整專業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的掌握有了質的提升。
(二)深化教師培養,加快師資“專家化”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還加強了專任教師和共建企業的聯系,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提高學校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效益,擴大創新機遇。
(三)對外開放平臺,助推教育“社會化”
依托染整實訓基地,積極組織骨干教師進行印染企業職工崗位職業素養和操作技能等級的培訓,為紡織印染企業提供紡織品檢測服務。對外開放平臺,使學校實現了從借社會資源發展教育到以教育資源服務社會的華麗變身。
(四)校協共建,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制定
通過校企合作,制定和完善染整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以工作領域(崗位)引領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引領知識技能”的染整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制定專業課程標準。
參考文獻:
[1]劉建平.染整技術專業在校企交替教學中企業課堂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絲綢,2015(31).
[2]許磊.高職染整技術專業校企合作的初探[J].遼寧絲綢,201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