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畢曉琛
智庫,又稱思想庫﹑智囊團,是指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和改進政策制定為目標,獨立于政府和企業之外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高校有多個優勢學科和優勢研究領域,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在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優勢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知識轉化和推廣,從而形成多個智庫。為推進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教育部早在2014年2月就制定了《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1](以下簡稱《計劃》),旨在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智庫建設的重要基礎是信息情報工作在智庫的前端作用。檔案管理機構作為高校檔案資源的管理者,必須明確自己在高校智庫建設中的角色與定位,積極向智庫提供交互式服務,提升高校智庫的軟實力。
縱觀世界,高校智庫占很大比例。例如,美國75%的智庫設在高校,如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國際發展中心﹑魏德海國際事務中心等都是全球知名的高校智庫[2]。我國高校同樣具有建設高水平智庫的條件。據統計,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數的兩院院士﹑60% 的“千人計劃”入選者都聚集在高校[2]。近年來,我國高校紛紛成立智庫,高校智庫已成為當今我國決策咨詢行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發揮著戰略研究﹑政策建言﹑輿論引導的重要功能。
《計劃》指出:要“建立形式多樣﹑結構合理的高校智庫組織形式”,“以學者為核心,支持和培養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高端智庫人才和咨政研究團隊”。 胡佛研究所的成功轉型,更是檔案館轉型智庫的典型案例。在當前趨勢下,檔案機構應該學習其經驗,不斷挖掘和完善在智庫建設中的角色定位,融入智庫建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契合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3]特別是近年來,全國高校有一大批優秀成果及時轉化為政府決策和政策,相當數量的咨詢報告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納[4]。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以及外交與國際問題等多個領域。這些學科領域的研究過程中產生了海量信息檔案并出現大數據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更新周期縮短﹑數量龐大﹑類型多樣﹑載體數字化﹑語種多樣化﹑內容交叉﹑信息密度大等方面。對于這些信息的保存整理﹑價值挖掘乃至共享成為檔案管理的重要使命。檔案管理機構可以利用存儲信息資源的專業優勢,完善智庫管理機制,協調智庫內部各專業學科之間﹑智庫與智庫之間﹑智庫與社會各階層﹑政府部門之間在信息資源上共建共享與互動,在高校智庫建設中發揮作用。
交互式服務是通過服務平臺與用戶交互,從而實現個性需求導向服務。以用戶為中心,注重與用戶的雙向溝通與交流,切實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通過交互反饋來完善服務,最終與用戶之間建立互信,構建一個良性發展的交互式服務環境。
圍繞教育部《計劃》界定的高校智庫的建設目標,檔案管理機構要瞄準智庫需求,樹立交互式服務的理念,總體思路是以高校智庫研究項目為導向,整合各類信息資源,為智庫研究提供完備的信息數據支持,并在多學科背景中有效地匯集和分析高校智庫研究中的數據資源,建立專題數據庫,跟蹤智庫研究定期推出智庫成果發布,形成良性交互反饋,通過交互服務來提升智庫的前端功能。

交互式服務整體設計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檔案管理交互式服務緊緊圍繞一個主線來設計,通過對信息協同模塊的大數據進行主題采集并對這些主題進行分析整理成智庫成果并進行成果發布。
《計劃》指出“要大力推動協同?!惫P者認為,高校智庫研究的問題都具有全局性﹑綜合性﹑整體性,檔案管理服務也應滲入信息協同理念。信息協同是交互式服務的基礎,是檔案管理從多元化的信息源中匯聚信息,包括檔案信息系統﹑智庫信息系統﹑各種與智庫活動相關的其他信息源等,著力構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多學科交叉的協作機制,從而為建立專題數據庫提供大數據。
信息協同是對智庫建設相關學科大數據進行數據監管和數據集成。數據監管就是檔案管理者在智庫服務過程的每個階段為智庫提供全方位數據管理,包括數據的存儲備份﹑數據加工﹑數據分析﹑數據發布等全方位的數據監服務;數據集成是檔案管理員對數據進行有效集成,使原本分散的﹑孤立的﹑不共享的數據變成集成化﹑系統化﹑結構化的可共享﹑可重復利用的學科數據體系,實現學科數據的創新和數據的增值。除了對本智庫科研人員的學術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和整理外,還要通過全媒體資源優勢,實現多智庫間資源整合與共享。[5]
《計劃》指出“實施社科專題數據庫和實驗室建設計劃,促進智庫研究手段和方法創新。圍繞內政外交重大問題,重點建設一批社會調查﹑統計分析﹑案例集成等專題數據庫,和以模擬仿真和實驗計算研究為手段的社會科學實驗室,為高校智庫提供有力的數據和方法支撐[1]?!币虼耍瑢n}數據庫是交互式服務的核心。
檔案管理者要通過對信息協同模塊的大數據進行主題采集并對這些主題進行分析整理,進行知識積累和服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成各類專題特色數據庫,比如宏觀數據﹑產業數據﹑國際貿易數據﹑個體數據﹑醫療數據﹑專利與科學論文數據﹑國際關系與安全數據等,對這些專題數據庫進行數據分析﹑比較和挖掘研究工作,為高校智庫提供有力的數據和方法支撐,是檔案管理者交互式服務的核心,
《計劃》明確最指出,智庫建設要“以成果轉化平臺為基礎,拓展轉化渠道,搭建高端發布平臺”,“建立咨政報告數據庫,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饋相關信息,加強成果發布管理[1]?!敝菐斓母黝愌芯砍晒?,內容包括政策簡述﹑工作論文﹑報紙專欄文章﹑新聞稿﹑研究簡訊﹑實時經濟問題觀察和當前爭論的關鍵問題等。檔案管理者除了要定時﹑定向地向智庫發布政府的決策信息﹑需求取向﹑科研選題要求外,還要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饋相關信息,加強智庫成果發布管理,為教學科研和政府咨詢提供咨詢服務,提高智庫的社會影響力。
智庫成果發布除了以課題報告﹑書面建議﹑決策參考﹑出版物等形式傳播外,還要建立信息發布和共享平臺,推動各智庫之間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讓更多的研究人員分享各類即時的活動信息和動態的研究信息[6]。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模式的檔案查詢外,在網絡環境下,智庫成果電子查詢和網絡傳播成為必然和趨勢。網絡傳播具有全球性﹑互動性﹑超文本鏈接﹑數字化﹑即時性﹑網絡化等特性。智庫成果進行網絡傳播的方式包括各類網絡方式和自媒體進行傳播,這些多渠道﹑立體化的智庫成果發布是檔案交互式服務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張東剛.大學加油 國家需要你的智慧——教育部社科司司長張東剛談高校智庫建設計劃.[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2/164598.htm
[2]唐景莉. 國外智庫管理運行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N].中國教育報,2014年03月24日 第9版
[3]樊英.國家智庫建設:檔案機構的新機遇[J].山東檔案,2016(4):8-10宗河.我國推出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提升服務社會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4年3月8日第2版
[4]宗河.我國推出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提升服務社會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4年3月8日第2版
[5]季婉婧;曲建升.國際典型科技智庫的類型及其產品特點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2(5):93-98
[6]王世偉.試析情報工作在智庫中的前端作用——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1(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