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普
加強農村宣傳文化陣地建設也是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中囯夢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新形勢下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提村民群眾思想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美好鄉村的需要。而今,面對當前廣大村民群眾的思想狀況日趨復雜而又多變的新趨勢,用先進文化鞏固和領農村宣傳文化陣地,確保農村穩定,經濟發展是當前農村文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和管理工作。
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點在基層,關鍵在創新。要全面推進工作理念、內容建設、話語方式、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在統籌資源、整合力量上實現新突破,在補齊短板、加固底板上實現新作為,打通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到達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把整體謀劃與分類指導結合起來,把發揮自身優勢與用好新技術結合起來,著眼教育引導群眾、服務生產生活,完善信息供給結構,提高信息供給質量,切實提升主流輿論吸引力影響力。組建由宣傳、文化、教育、組織等部門主管領導為成員的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領導小組,健全制度,落實責任。結合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村民文化室、圖書室等硬件建設,讓廣大村民學有所識,學有所樂、學有所用、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先進文化的重要性。
采取多種形式對黨員干部進行世界觀、權力觀、政績觀、榮辱觀進行教育,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營造遵紀守法、崇尚科學、明禮誠信、勤儉節約的社會氛圍。強化黨員干部的人品、黨性修養,使之牢牢記住黨的宗旨,牢固樹立群眾利益至上的服務理念,增強公仆意識,正確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任的態度,盡心竭力辦好事。以干部受教育村民得實惠為目標,認真解決農村維護穩定,干部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強黨在農村的政策和市場經濟知識,先進科學文化和法制觀念教育,確保農業穩定、村民増收。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法制觀、提高道德水準。
針對廣大村民對科技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強的現狀,大力開展科技教育和科技培訓,通過科技扶貧和科技下鄉等活動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村干部、村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在加強科技服務,完善服務網絡方面,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將農業科技知識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以科技促進生產,以科技轉變觀念。
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基礎在建設,核心在使用。在充分發揮宣傳黨內外重大方針政策、促進文化生活發展、豐富群眾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時,定期不定期宣傳國家重大方針、時事動態等,提升群眾對國家重大時事、社會發展的了解,確保黨中央精神和國家政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同時構建為民便民服務中心。緊緊依托農家書屋等惠民利民項目,積極宣傳法律法規、建房審批、戶籍管理、計生政策、勞務信息等群眾急于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増強群眾的法律法規領悟能力,促進基層穩定和諧。第三,緊緊依托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信息含量大、流通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積極更新播放農技知識,宣傳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使科學文明新風尚占領農村思想又化陣地。四是結合農民體育建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等設施功能,宣傳各種愛國主義精神、科學發展精神、、求真務實精神,積極開展各種又文娛表演活動,切實豐富基層群眾生活 。
一是注重科學規劃。將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納入“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規劃,并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相統籌。充分依托村級組織活動場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將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到村級整體規劃中。二是注重優化項目,統籌建設。本著積極協調,整合項的原則,通過新建、改建、合建等方式,將農村宣傳思想又化陣地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站、農民書屋、體育建身工程等項目整合打捆,實現資源共享,填補資金缺口。

組織和管理好業余文體隊伍,編排反映計劃生育、尊老愛幼,反對邪教,破除迷信等小戲、小品整合資源優勢,鼓勵和引導他們創編歌頌新農村建設中涌現出的新人新事新風尚。
根據當地的文化資源優勢,舉辦農民剪紙文化節、農民曲藝文化節,文藝匯演等,邀請國家級和省級以及縣市文藝團體下村演出。讓業余文藝隊伍參與到這個動中來,増強他們熱愛家鄉,奉獻家鄉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