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澎送
隨著設施農業發展,溫室大棚和噴滴灌設備逐年增加,水肥一體化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水溶肥料隨水灌溉或滴灌,施肥均勻,省工省時,并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為了驗證水溶肥應用效果,為水溶肥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在萵筍上以司爾特52%(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為供試驗產品進行小區試驗,驗證其肥料效應和經濟效益。

表一 不同處理對萵筍產量的影響統計

表二 方差分析表

1.1 供試作物:萵筍,品種為方正艷紫(重慶方正農業有限公司生產),在本地有代表性。
1.2 供試肥料:供試水溶肥總含量52%(粉劑,N-P205-K2O∶16-6-30、 鐵:0.05% 、 鋅:0.05%、 硼:0.2%、 銅:0.05%),由司爾特公司生產提供。
1.3 供試地點:潛山縣東店村韓高組思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327號溫室大棚。
1.4 供試土壤:土壤為水稻土土類砂泥田土種,質地砂壤,pH值5.1,有機質30.3g/kg、全氮1.42g/kg、有效磷38.7mg/kg、速效鉀136mg/kg。
試驗設置3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共計9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均為18m2,隨機區組排列。試驗地為長方形,每小區種植萵筍135株,每畝種植5000株。試驗小區四周設置保護行,小區間隔離,防止小區間串灌串肥,改裝滴灌軟管,以便各小區獨立滴灌。試驗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滴灌施肥,按照滴灌次數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處理:
處理1:移栽后,水肥一體化2次,共用52%(16-6-30)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15kg/畝+尿素7.5kg/畝滴灌。處理2:移栽后,水肥一體化1次,共用52%(16-6-30)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畝+尿素7.5kg/畝滴灌。處理3:移栽后,僅用尿素7.5kg/畝滴灌。
3.1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前茬為白菜。2017年8月24日,基施雞屎糞1000kg/畝+沃夫特52%(16-6-23)復合肥50kg/畝,并灌水、扣棚腐熟、殺菌。萵筍于9月5日實施基質育苗,秧苗25天后移栽。
3.2 施肥與管理 移栽緩苗后,處理1于11月2日進行第一次施用52%(16-6-23)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畝+尿素7.5kg/畝滴灌,11月13日進行第二次施用52%(16-6-23)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畝;處理2于11月2日施用52%(16-6-23)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7.5kg/畝+尿素7.5kg/畝滴灌;處理3于11月2日施用尿素7.5kg/畝滴灌。試驗期間,各處理除追肥水平不同外,其他措施均一致。病蟲害正常防治,未受害。試驗過程中定期對萵筍長勢進行觀察記載。
4.1 產量分析
12月20日收獲,對每個小區的萵筍分別收獲、稱重、記錄,調查莖粗、葉片數、單株產量,以實際產量為準,具體如下:通過方差分析發現,處理1、處理2萵筍產量與處理3(CK)之間的差異都達到極顯著水平。
4.2 試驗過程中的其他性狀 根據觀察記載發現,施用了52%(16-6-30)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萵筍除產量有顯著的增產作用外,對萵筍的莖粗和葉片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商品品相也強于對照。
4.3 經濟效益分析 處理1、處理2較處理3(CK)分別多施司爾特52%(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15kg/畝 、7.5kg/畝,按照7元/kg的價格計算,處理1、處理2分別比CK增加105元/畝、52.5元/畝;萵筍按市場批發價2.4元/kg計算,處理1比處理3(CK)增加純收益1631.4元/畝,處理2比處理3(CK)增加純收益919.5元/畝。(注:純收益=新增產值-新增施肥成本)
在萵筍大棚種植上,使用司爾特52%( 16-6-30)大量元素水溶肥,能顯著增加產量。其中,萵筍移栽后進行2次滴灌施用的增產22.6%,進行1次滴灌的增產12.7%,經方差分析,產量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萵筍施用司爾特大量元素水溶肥52%( 16-6-30),有非常明顯的經濟效益:進行2次滴灌的,較對照增加產值1736.4元/畝,產投比為16.5∶1;進行1次滴灌的,較對照增加產值972元,產投比為18.5∶1。該肥料在大田生產中可以進一步示范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