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澳中商訊網”9月6日文章,原題:外國公司涌進二線城市如今,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5個城市中有4個都不在北上廣深之列。對外國公司來說,中國二線城市正變成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著陸點”。
協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國簡報》分析稱,合肥如今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2012年到2017年GDP增速超過73%。另據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調查,合肥緊隨滬京成第三個對外國人才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揚州是過去五年來中國發展速度第二快的城市,GDP增速達72.6%。該市發布的新規劃要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心,比如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節能、高端制造和生物科技,目標是這些產業到2020年實現產出7000億元。
《中國簡報》稱,中國下一代畢業生敏銳地意識到這種增長趨勢。就業市場報告顯示,受訪的9萬名中國大學畢業生中有40%說樂意到成都、杭州和重慶等新興城市工作,只有27%的人希望在一線城市工作。
與此同時,日益上升的勞動力、住房和土地成本導致很多跨國公司尋求到中國二線城市投資。低線城市也紛紛推出吸引投資的大量商業激勵措施,包括各種創業項目和人才住房補貼。“低線城市崛起還為日用品消費、教育和養老市場帶來巨大投資機遇”,報告還說,2017年中國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增速幾乎是一線城市的1.5倍。
一些分析師認為,與新興城市和一線城市擁有更充裕的現金流相比,短期內二三線城市會繼續處于人才和資本的劣勢地位。不過,隨著政府繼續限制一線城市人口增長,眾多企業和人才會選擇留在低線城市,因為這些地方提供較低的生活成本和多樣的投資激勵措施。▲
(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