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家是個大家庭,我老公的爺爺奶奶都健在,我公公弟兄仨,他是老大,每逢節日,一大家子十來口人都要聚到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我燒得一手好菜,每逢大家庭一起吃飯,我都負責掌勺。婆婆和兩個嬸子因此都很喜歡我。
婚后第二年,我生了個男孩,全家人都很高興。但我并沒有母憑子貴、恃寵而驕,仍跟以往一樣該干啥干啥。可隨著二孩政策出臺,我與家里長輩有了矛盾。
一天,婆婆跟我說:“現在讓要二孩了,你趕緊再生一個吧,趁我年輕還能幫你帶帶。”說實話,婆婆帶孩子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差,給孩子做頓飯都跟打仗似的,我兒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她基本沒幫我帶過。我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節回家才能待上半個月,我指望不上,因此從內心來講我不愿生。老公得知婆婆催我生二孩,也不同意,說:“一個孩子養著都累。別聽我媽瞎叨叨,我小時候她管我一個都管不好,你還能指望她?”老公的態度正合我意。
可過罷春節老公剛離開家,婆婆就問我:“懷上了嗎?”我說沒有。婆婆不信:“你年紀輕輕的,應該很容易懷上啊!”我直言相告:“我們不想生。”婆婆一聽氣得扭頭走了。
一連幾天,婆婆都不跟我說話,我帶兒子去她那兒,她跟孩子打招呼,視我如空氣。我覺得無趣,也有些賭氣,索性不再去她家。沒過幾天,婆婆繃不住了,托二嬸來找我。二嬸能說會道,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便故意找借口:“二嬸,我們沒錢養啊!”二嬸當即表示:“這個你放心,費用大家出,孩子我來幫你帶,我就喜歡帶孩子。”我沒理由再拒絕,便說:“那我們商量商量。”二嬸急不可待:“還商量什么啊,我這就打電話讓侄子回來。”
老公接到二嬸的電話,第二天就回來了,問我:“怎么辦?”我沒好氣地說:“涼拌。”其實我對生二孩并不是十分抵觸,如今被長輩逼著生,有種被人圍觀交配的感覺,渾身不自在。我突然犟脾氣上來了,決定跟長輩們對著干一次,便跟老公說:“你趕緊回去上班,家里的事我來應付。”
老公走后,我閉門不出,早上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就回家鎖上大門,下午接兒子回來后也不再去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和嬸子家串門。二嬸來問我:“侄子怎么又走了?”我說:“回去掙錢啊,不然我們娘兒倆喝西北風啊?”二嬸頓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訕訕地走了。
因為不肯生二孩,我把長輩們都得罪了。以前爺爺奶奶有點好吃的就給我送,現在不理我了。二嬸被我搶白后也對我意見很大。公公婆婆就更不用說了,眼里更看不見我了。
這么別別扭扭地過了十來天,三嬸悄悄對我說:“小娜,作為女人,生兒育女也是一種職責。如今二孩放開了,你早晚得生,晚生不如早生。”
想一想,三嬸的話不無道理。女人生兒育女天經地義,國家既然允許生,就說明有生的必要。我犟著不生,弄得自己非常孤立,何苦呢!
這么一想,我改變了主意,主動去找婆婆,跟她說:“我想找個中醫調理調理,把身體調理好了再要孩子。你有認識的醫生嗎?”婆婆愣了幾秒鐘,臉上立即綻開了笑容,連聲道:“認識,認識,我這就帶你去。”之后不到一刻鐘,我要生二孩的好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家族。等婆婆帶我看病回來,我家里已經坐滿了人,奶奶笑容滿面地拉我坐到她身邊,左右端詳了一番,說我瘦了。二嬸雙手沾滿了面粉,笑著招呼我:“我和好了面,你洗洗手咱們包餃子吃啊!”皆大歡喜的場面,讓我頓時紅了眼圈。
我覺得,只要條件允許,不妨考慮遵從長輩的意愿生二孩。畢竟,家和才會萬事興。
從“最受歡迎”到備受冷落,再到“重返”溫暖的大家庭,娜娜因為生二孩,不但經歷了“人生起落”,也有了深刻感悟——若條件允許,最好能照顧長輩的面子高高興興地生二孩。長輩們催生的方式方法可能欠妥,但心意肯定是好的。大家相向而行,才會家庭和睦,生活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