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河
一、健身氣功教學開展的意義
健身氣功和其他流行的體育活動存在極大差異。高校之所以開展健身氣功教學,根本目的在于養生。健身氣功教學的開展,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而是為了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長久。
健身氣功中的“五禽戲”教學,是通過指導學生去模仿鹿、鶴、熊、猿、虎這幾種動物的動作,起到健體、強身的作用。健身氣功的原理為通過“拔骨”運動,促使人機體各處筋骨得以伸展。就從現代運動學角度上來看,當人體各處關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伸展后,有利于提高機體肌肉、骨骼等健康水平,繼而達到強健身體之作用。另外,在健身氣功中的“八段錦”教學當中,教師以剛柔并濟的幾種動作教學,促使學生肌肉、肌腱等力量的提升,從而強壯身體。以上都表明,健身氣功教學的開展,根本目的是強健學生的身體。
健身氣功動作具有舒緩的特點,所以非常適宜各種人群的學習,即使是身體不太好的學生也可以輕松習得。具體來說,“八段錦”與“易筋經”的動作難度都很小,學生學習起來也會很輕松,“六字訣”屬于吐納、調息的練習方法,對身體條件更是沒有要求,基于這一特點,健身氣功的教學開展可謂是輕松與趣味兼具,會吸引學生廣泛參與,且不會給學生造成壓力。
健身氣功教學一方面有著強身健體的意義,另一方面還對學生廣泛存在的現代病有著一定的治療功效。因為就當前形勢下的學生群體來看,其在課業上任務重大,長時間埋頭學習和使用電腦,很容易引發頸椎病、腰椎病等疾病。而開展健身氣功教學,在練習過程中,學生舒緩動作、調整呼吸,可改善學生的精神,對這些疾病都有較佳的舒緩效果,從而使學生達到身心和諧的狀態。
二、健身氣功教學的美育作用
1.健身氣功教學和美育的內在聯系
首先,在功法技術調身階段的教學當中,學生存在學識、文化修養等方面的差異,他們集中在一起對存在傳統文化內涵的功法進行探討,產生的體會、靈感也都各有差異,這樣的和諧氣氛對熏陶學生性情是有著巨大意義的。
其次,在調身、調息的長時間配合階段教學當中,要求學生有長時間的調息配合,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穩定的心理美感。
最后,在調身、調息與調心的協調配合階段教學當中,要求學生對上述“三調”進行感悟,也就是從中感悟生命和人生價值,達到美育的最高境界。
2.美育的作用顯現
美育作用的直接對象是人的心靈,在健身氣功教學當中,可具體通過涵養道德、直覺感悟和審美活動等方式來起到美育作用。
想要學習健身氣功,首要條件便是涵養道德,具體來說,就是在平時的善心、寡欲下,使自己心胸變得寬廣,當遇到擾亂心神的事時,還是能盡快虛靜下來,健身氣功教學的這一過程便是涵養道德的過程,從而達到美育效果。
基于健身氣功自身技術特點,在教學開展期間會即時產生審美活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審美潛能,但在健身氣功教學當中感悟“三調合一”的意境時,更能激發審美潛能。健身氣功的教學目的是健康、長壽,其實究其實質來說,這也是一種審美的態度。開展健身氣功教學會使學生養成正確、積極的養生審美觀,繼而結合自身需求,取得長壽的動力。這一過程也伴隨著學生自我審美素養的升華。
三、結語
健身氣功教學的開展不僅對學生生理上有著積極的作用價值,對其心理上更是有積極的影響。健身氣功教學與美育有著密切的內在關聯,通過健身氣功教學當中的審美活動、直覺感悟以及涵養道德媒介,可實現美化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英璟,項漢平.健身氣功之“簡約性”研究——基于中國傳統審美觀[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9):66-70,75.
[2]項漢平,袁澤方,王 宏,等.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健身氣功的開展狀況與推廣策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