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燕 李思恒
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在2018年4月26日公布的2017年企業年度報告和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中,首次披露了生態資產。包括2017年生態數據及2018年第一季度生態收入。生態收入在一季度實現了6.2億元,其中基于智能工廠生態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實現生態收入5.66億元,U+智慧家庭云平臺生態收入0.54億元。青島海爾也因此成為全球家電業第一個披露“生態資產”的企業。生態資產是海爾順應物聯網時代發展、順應中國制造2025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產物,是企業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工具全流程再造“人單合一”的財務類創新發展成果,是基于廣義資本的財務報告共贏增值表在中國白色家電企業年報中首次體現。廣義資本包含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組織資本、生態資本和財務資本,理論研究認為它們共同可以給企業創造價值,帶來收益,生態資產是廣義資本的集中體現。
我國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提出“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在同時滿足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且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時,確認為資產。
海爾披露的“生態資產”是區別于傳統的理論研究的以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為對象的大自然的“生態資產”,而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新經濟下企業新商業模式下形成的經濟生態圈,也是實務界首次提出新經濟下的企業“生態資產”,是企業的戰略資源,生態資產可定義為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新經濟下,企業由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可給企業帶來生態經濟利益流入的生態資源。由生態資源,生態收益,生態圈內社群用戶三要素確認,其中海爾的“生態”是基于海爾管理流程再造的“人單合一”模式下的生態圈,該模式將用戶的需求和企業員工連接在一起,人即企業員工,單即用戶顧客需求,形成小微創組織,用戶是消費者也是產品設計者,員工創客化,在海爾的網絡化組織平臺上,有2000多個“人單合一”的“小微”。生態資產目前主要有3個:互聯工廠的工業互聯網comosplat生態平臺、智慧家庭場景社群共創生態平臺智慧U+、大順逛社群交互云生態平臺。

COSMOPlat平臺是全球首創唯一有用戶參與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滿足用戶定制化、個性化需求,是制造業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態創新與實踐的成果。該平臺2018年2月獲批首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通過終身用戶塑造全生命周期、互聯工廠打造全流程、開放共享構建全生態,滿足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制體驗,將制造業從大規模制造升級轉變到大規模定制模式。企業從提供工業用品到提供美好生活服務方案,從產品周期到用戶全生命周期,形成產品,用戶,資源方共贏共創生態圈,給企業帶來持續盈利。
不僅是制造業,還延伸到其他產業,跨行業整合,覆蓋建陶、家居、農業、服裝等12個行業、11個區域和20個國家,進一步加快構建中國乃至全球生態體系。如農業建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健康、安全、透明、可塑的高端農特產品供應鏈,產業平臺化,用戶在平臺下單后,可實現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全流程和用戶的零距離交互。如海爾智能冰箱使用中,實現用戶一鍵下單,自動補充冰箱農產品,滿足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海爾U+是依托智慧家庭大數據和用戶小數據,通過U+云腦對整個智慧家庭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分析學習用戶的行為、習慣,向用戶主動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為用戶提供美好生活體驗,目前U+已經成為引領智慧家庭進入全場景服務定制全屋智能生態時代的領先平臺。x代表不確定性,代表顧客定制個性化生活追求,定制性,即時性,實現定制交互、定制場景和定制服務。
大順逛平臺是海爾基于社群的經濟生態系統,以大順逛app為平臺,整合海爾內部各并聯節點,搭建線上店、線下專賣店、微店,目前累計有96個社區交互圈,如寶媽圈,服務兵圈,興趣圈等;70萬+微店主,零成本入駐,為創業者提供平臺;商品涵蓋了海爾7大產業,同時吸引了100多個品牌商入駐,除原有的家電品類外,還增加了百貨超市、母嬰用品、家居家裝、生活服務等品類,產品更加多元化;O2O實現了線上店和線下專賣店的打通,線上下單線下專賣店配送,可實現3小時極速送達服務,2017年雙11活動實現銷量10倍增幅;很多定制新品和社會化新品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物聯網下的企業的組織形式趨于網絡化、平臺化發展,小微創成為獨立自營體,能更好激發員工創業創新獲利能力,這是組織資本產生的收益。另外,基于用戶全周期的生態資產能給企業帶來多元化持續收入,定制化預售降低庫存成本增加利潤,傳統的硬件產品收入,超級顧客推廣分享收入,用戶迭代新產品收入,生態圈場景收入,非海爾品牌平臺使用費收入,市場估值增值收益等。
經濟生態圈中的小微創連接員工、用戶和資源,通過用戶下單到互聯工廠定制,減少了庫存的成本;定制的產品在社群生態圈銷售,培育企業終身忠實用戶重復購買,持續為企業貢獻利潤,超級顧客通過體驗式營銷影響周圍的人購買成為企業非員工推廣員,同時用戶體驗迭代創造了更貼近用戶需求新產品,更容易成為爆款產品產生產品利潤。從產品收益到生態收益,實現邊際遞增,并實現利益攸關方的共創共贏。比如,馨廚冰箱,傳統未聯網模式是冷凍保鮮功能,接入馨廚物聯網平臺后,它的價值是通過生態圈提供有機食品和烹飪方案,生態收入超過硬件單價,在馨廚平臺上,聚合了包括視聽、美食、聊天等各種資源,圍繞用戶需求展開使企業獲得場景化多元收入;非海爾自有品牌商家的平臺使用費收入。此外,發展好的小微組織會受到投資機構青睞,市場估值增加,給企業帶來資本增值收益。
1.中國制造2025,高質量發展。從移動互聯網延伸到物聯網,制造業從傳統的以產品生產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從利用人工智能用機器人替代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到直面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提高產品周轉率,降低庫存,從高速度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打造企業大數據平臺,形成企業適合的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中國制造2025”產業升級。
2.適應新經濟下的管理會計創新。互聯網改變了企業的組織形式,借鑒海爾經驗,未來公司都是平臺化,員工創客化,形成小微創企業生態圈,便于管理及財務數據精細化分析,梳理分析企業利潤來源,從粗放型財務管理過渡到業財融合,將管理與會計結合,提高企業競爭優勢。
3.超級顧客、用戶、平臺是戰略資源。物聯網下,企業中的超級顧客、平臺、平臺用戶均是公司的社會資本、組織資本,是企業的戰略資源、軟實力,要重視并維護好三方資源。研究平臺大數據,了解顧客、用戶的行為偏好和消費習慣,細化數據分析,提供給顧客、用戶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打造服務顧客、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生態圈,增強持續盈利能力,實現共創共贏的螺旋上升的體系。
4.財務人員業財融合,提高素質。企業財務人員要與時俱進,提高素質,將會計與公司管理結合起來,為企業戰略、經營、內控、決策服務。精細化財務管理,從傳統的基于結果的滯后的財務報告數據分析轉變為基于業財融合,能具體細化分析出產生結果的原因,借助大數據及信息技術系統平臺在企業經營過程應用財務知識分析實時數據,為企業生產、經營等提供及時信息,使對應部門做出實時調整,形成與企業內部管理契合的會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