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濤
根據對某省25所高校基建工程審計的調查資料顯示,各高校對基建工程審計工作都高度重視,對新形勢下基建工程審計工作也展開了各種嘗試和探索,并取得較好效果。各個高校工程結算審計審減率年平均值在5%~20%之間。在經濟上保障了建設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從審計介入的時間點來看,大部分高校從傳統的事后審計轉向事中審計和事前審計,部分高校還實施了全過程審計和跟蹤審計。從審計的內容來看,大部分高校從單一的結算審計向工程預算、招標控制價編制、工程進度款支付、工程結算審計擴展。從學校的治理角度看,一部分高校開始以內部控制建設為契機將基建工程從項目籌劃準備到項目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一系列工作流程進行梳理明確,對基建工程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并留下痕跡。隨著工程審計工作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以及工程審計的專業化,高校審計部門多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審計。二是將復雜、工作量大的審計項目外包給造價咨詢機構,或是報送財政廳評審中心審核(市屬高校報送市審計局審核)。
經過對所調查學?;üこ虒徲媶栴}的匯總,得出以下三個方面。

審計發現問題匯總表
問題一存在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高校審計部門的人員大多出自財務專業,領導也來自其他行政部門,絕大部分沒有建設工程或工程造價方面的背景和經驗。二是申請不到用人編制的名額。三是即使有名額,高校招聘的條件要求也很高。要求建筑工程或工程造價專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還要求中高級職稱或相關注冊證書,不夠條件的自然又被擋在門檻外。學校內審部門的獨立性比較弱。隨著審計全覆蓋的提出,在上級領導決策的授權下,內部審計部門已經被迫越權參與到越來越多的管理部門決策中,造成審計主體和審計客體變成一體,審計風險進一步增大,而被審計單位工作浮于表面、不作為。審計強行介入導致工程管理混亂、工程項目風險增大。
問題二、三的存在有其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陀^原因主要是時間趕的緊迫。(1)高校一般趕在第四季度突擊花錢也是不爭的事實,預算的錢花不完就被收回去。特別是對未完工的工程項目,一旦資金收回去對學校就不僅是經濟損失,還可能面臨違約的風險。(2)招標時間急促,在招標過程中如果出現廢標的狀況。廢標會對招標的要求、施工的質量、驗收的嚴格性產生影響,進而對結算審計造成影響。(3)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不能受施工過程的影響,因此工程建設維修項目一般選擇在暑假期間施工(北方的學校更是如此)。工程一旦出現延期就影響到秋季開學,學生的學習、吃飯、住宿以及安全問題,工程管理部門就會隨之降低質量要求。
主觀原因在于項目的負責人責任心不強,執行任務不力。(1)學校項目負責人不懂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要求,財務或是資產管理部門規定要花掉的錢,那么就對領導安排的事消極接受。施工單位進場后,校方負責人對現場施工管理的情況、質量監督的情況以及合同履行的情況疏于管理,認為最后有驗收小組和審計把關就可以了。(2)在一些項目進行中,領導的指示和要求太多,經常變化,干涉了項目負責人的正常工作。(3)學校對項目負責人的獎懲機制不健全或落實不到位。(4)中標單位不認真履責,學校很多的項目合同金額比較小。
對于問題一:首先,審計部門要爭取用人名額,適當放低條件。探索是否可以設置兼職崗位。對部門現有人員加強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審計培訓,鼓勵有條件的人員考取造價專業、工程建設專業方面的執業資格證書。業務外包,充分利用社會專業技術人員來滿足工程項目審計工作需求。但是應避免對工程造價咨詢過度依賴,同時要對造價咨詢機構進行考核與評價,將不合格的造價咨詢機構清理出庫。其次,增強現有人員的業務能力。組織內部審計人員多參加由內部審計協會、教育審計協會等組織的內部審計課程培訓和經驗交流會。推薦學校中級以上職稱的審計人員參與上級部門抽調的審計活動,以提高審計人員的審計能力。
明確內部審計的定位與職責。審計部門要向決策層和有關部門宣講《審計法》、《內部審計準則》、《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等法規制度。按照法規制度等要求,理順學校審計部門與工程管理部門的定位與職責,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確保內部審計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消除審計主體與審計客體制度之間的沖突,合理利用監督評價職能幫助學校工程管理部門提高運行效率。
對于問題二、三:前期準備階段,學校層面要要求有工程項目建設需求的部門提前做好現場情況摸底,認真審核設計文件是否清晰明了符合規范,預算編制是否有漏項和特征描述不清楚。在招標階段,要及時發放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不能隨意更改工程量清單內容。投標截止日期要合適,讓投標人都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公平競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評標方法,防止惡意低價中標、串標等。對于在二次報價中中標的企業,應要求其在合同簽訂時對合同清單中的綜合報價進行調整。對于多次流標的項目,需要上級部門給出一定的解決辦法。在合同正式簽訂前由工程管理部門牽頭、招標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法規部門等要對各自負責的內容認真審核。合同簽訂后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中標單位轉包,將后期核實轉包的施工單位列入黑名單。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管理部門相關人員要做好管理日志以備后期審查。在驗收環節,要成立一個合格要收小組,遵守驗收程序嚴把驗收關。在結算環節要合法、合規、客觀公正結算。加強對工程管理部門已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后續審計。
顯然以上所述解決辦法是要達到提高辦事的效率、效果和人員激勵的目的,但這并非是一兩個具體問題可以解決,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學校最高領導層的堅定支持。其次,審計部門要以上級領導機關巡視問責和督導為契機,用好形勢、用足政策促成學校整改和完善各種制度,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同時要向各個部門宣傳,促成各部門建設性的進行管理,使得項目合法、合規、高效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