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現今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老師比較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教學設計的目標只有知識和技能;而學生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學習目的也單純地為了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和拿高分。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模塊,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教與學的目的往往功利化,這導致學生僅限于達到學習英語技能的淺層目標,甚至造成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因此,挖掘閱讀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一、注重閱讀材料的情感功能
無論是課本還是教學資料上的閱讀文本都不是生硬死板,而是富有情感或指導功能的素材。教師需要有效地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體會。
案例:Book1 Unit4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再現了1976年發生在我國唐山大地震的情形。為了讓學生對影響人類較大的自然災害有更深的了解,包括地震的成因,預兆,損失,應急救生和救援等等方面的知識,老師借助了圖片還有視頻,希望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巨大危害,感受到地震災區的疾苦。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并沒有沉浸在對災區人民的悲憫以及對地震的恐懼和認識中,反倒看著視頻哄堂大笑起來。原來,該老師選擇的視頻是動畫版并且配音比較幼稚逗樂的版本,這就使整堂課的效果大打折扣了。圖片和視頻等輔助材料原本是為閱讀進行鋪墊,更好地將學生代入到情境中,如果在這樣沉重和嚴肅的閱讀文本中,最后以學生一笑置之結束,那么這堂課是極不理想的,因為該輔助并沒有讓學生對于閱讀文本有深刻的體會和思考。后來經過反思,該老師將視頻換成了紀錄片和災難電影,從之后學生的心得交流來看,學生們的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激發,對地震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嚴肅了。
因此,通過閱讀文本的情感因素不僅能和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還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善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不是只有記敘文才有情感可挖掘,任何一篇閱讀文本,只要教師善于巧設情景,自然而然地置身于教學內容中,就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新鮮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案例:在一次講解閱讀題時,應用文Application letter并不容易解讀,由于求職這個內容對于高中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因此解題和分析對于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個挑戰。為了更好地分析難點以及讓學生理解求職這一內容,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歷以及思考并給學生們以后的求職提出了建議,這讓學生不僅掌握了做題的技巧,還讓學生感受到了閱讀在生活中的應用性,而不只是把閱讀題作為解題對象。
筆者認為,從閱讀中吸收信息學得知識才是閱讀的目的,學生將教材、生活之間的轉化能力的提升能夠讓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獲得質的飛躍。
三、展示背景知識,豐富學生文化知識
閱讀教學素材內容都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將知識背景充分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會有助于加深閱讀者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情感體驗,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探索的欲望。從情感維度來說,這對優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推動。
案例:Book1 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的中心話題是當代英雄納爾遜·曼德拉。故事是由窮苦的黑人工人伊萊亞斯敘述他眼中的曼德拉。這樣的側面描述盡管讀起來客觀可信,使學生對曼德拉有初步的了解,但若要讓學生對曼德拉有一個完整認識還需要老師拓寬文本閱讀的背景知識。閱讀教學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否則學生無法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會逐漸失去探索的興趣。老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南非黑人當時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不平等的社會地位,發現曼德拉的偉大之處”來展開探究,深化對于閱讀文本的體會。
四、鼓勵閱讀輸出,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閱讀知識的輸入要通過輸出,才能更好地檢驗和鞏固學習效果。對于應用類和記敘類的文章尤其可以利用課前表演,戲劇演練等形式進行輸出,這不僅可以練習學生的語音語調,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進入到作品中,用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與作者進行交流和靈感的碰撞,產生情感共鳴。這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英語閱讀教學注入新活力。
案例一:Book5 Unit5 First aid 是有關急救知識,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家庭急救的幾種簡單可行的方法。如果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一味口頭闡述,學生很難 感受不到急救的方法和重要性。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急救措施融入到一定的場景中演繹出來,使表演者和觀看者都能有深刻的印象。如:食物堵住喉嚨 (someone who is sitting at the dinner table clutching her throat. She is red in the face and her eyes are bulging. She is choking on a piece of food.),可由兩名學生演繹急救過程,然后對急救的辦法再作具體步驟的口頭總結,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輸出”能力,也給大家做了更加形象的講解,使大家受益匪淺。
案例二:筆者任職學校一直開設有英語小說
五、結論
在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中,利用情感共鳴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是很好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文本的情感功能,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體會,也可以創設情境,豐富背景知識來增進大家對閱讀文本的感受,還可以通過演繹輸出來達到情感共鳴。這些對于提升閱讀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都很有幫助。
【作者簡介】萬玉娟,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