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霞
摘 要:隨著時代與社會的不斷發展,網路化與信息化的發展促使我國逐漸進入互聯網時代。與互聯網有關的科學技術對我國廣大人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基于此,社會新時期的工會也應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實現“互聯網+工會”的發展模式。各級工會組織要不斷改革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構建網上工會建設體系,打造網上網下深度融合、互相聯動的工作格局,暢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務職工群眾的效率與質量,讓工會真正成為職工看得見、信得過、靠得住的“職工之家”。
關鍵詞:工會;新媒體;大數據
一、要結合新的實際,在工會各項工作中堅持開拓創新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源源不斷的高學歷、高知識的青年人才加入到工會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此類人逐漸成為工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身上,具有時代性、發展性與創新性,因此很難以傳統落后的工作方法進行工作。基于上述條件,“互聯網+工會”的模式成為了新時期工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正是由于此項原因,工會務必創新發展理念,以該模式作為今后開展工作的基礎,以滿足時代的發展以及員工的發展需求。“互聯網+工會”模式下的工會工作的開展的首要任務是令工會管轄下的全體員工都能提高網絡化與信息化時代的認識,繼而令全體工作人員都能對互聯網進行操作,逐漸提升自身的互聯網知識與互聯網運用能力,去追尋、去超越,始終對互聯網抱以積極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互聯網為人類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另外,工會的工作人員還應發起勇猛之心,不可因膽怯畏縮而停滯不前,應抱著大膽創新、大膽嘗試的心態去認識互聯網,并在實際的工作中使用互聯網。若做事缺乏大膽嘗試的勇氣,最終便會被時代、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工會的員工應學會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幫助自己處理日常工作任務,這有助于促進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對互聯網進行合理的優化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促使網絡在線服務能力得到了應有的提高。舉例說明,如工會可以在網絡上開設論壇,令職工借助網絡論壇暢所欲言,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建議與意見,就同一問題展開互動交流,促進思想與觀點的交匯與融合,并加快建設工會在線服務平臺,利用網絡化的便利性與快捷性,及時掌握工會員工的發展需求,以便為職工提供更為優質、更能令之滿意的服務,利用提高服務質量的舉措以便達到工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加強對工會員工的培訓工作是促進“互聯網+工會”模式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建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工會系統新媒體矩陣,發揮大數據影響力
工會組織要依托網絡及新媒體矩陣,改進工會工作方式,擴大工會網絡影響力,牢牢把握工會網絡輿論主導權。要建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工會系統新媒體矩陣,推動工會服務職工群眾工作在載體、形式方面與互聯網相銜接,努力使工會組織在新媒體中占領陣地、發出聲音和體現作為。要建設統一規范、各具特色、功能互補、協同互動、有高度粘性的工會網站、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實現多數據源融合,暢通溝通渠道、完善聯絡手段。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音樂、動漫等多種形式傳遞信息,既傳播工會聲音,又貼近職工需求,增強網上工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打好工會工作“數據”基礎,實現工會管理網絡化。大數據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資源,為適應時代需要,工會精準普惠職工必須建設工會組織和會員“大數據”。目前對于工會組織而言,缺的并不是數據,而是快速獲取、處理、分析和提取有價值的、海量的交易數據、交互數據的意識和手段。要遵循“科學、規范”原則,培養工會干部的“數據觀念”“數據思維”,以信息技術為導向,充分應用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成果,建設全面準確、智慧柔性、動態更新、安全高效的工會工作和會員信息基礎數據庫,打造智能的網上工會工作服務設施,開發數據資源,做到工會系統數據信息的互通共享和深度利用,實現工會工作的信息化、自動化、可視化,為廣大職工的普惠服務、職工隊伍狀況的深度分析和工會組織的高效運轉,提供必要的科技手段。
三、加強網上工會建設的機制保障
網上工會建設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光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肯定不行,要強化機制保障,推動網上工會建設持續深化。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工會要加強對工會網上工作的組織領導,將網上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本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成立網絡工作部門或明確專門機構負責工會網上工作,落實“網上工會”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制定網上工作具體實施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協調發展和推進機制,上下聯動,整體推進,形成工作合力。要樹立工會“一盤棋”理念,強化工會各部室聯動,各部室服務職工職能都在網上體現,實行統一發布工作信息和工會網上福利,避免各自為政,分散資源。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工作投入。要舉全會之力建設網上工會,在人、財、物等各個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要配強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工作力量,完善人才培養、選拔、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加快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適應工會網上工作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加強與包括社會組織在內的專業機構聯系,通過項目招聘、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工作人才、專家學者、專業技術團隊等力量參與工會網上工作,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構建社會化、市場化、開放型的工會網上工作新格局。加強經費保障,把網上工會建設的相關項目提前列入年度預算,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制定微信運行管理辦法、微信稿酬發放及獎勵辦法等制度,充分調動網上工會建設的積極性。加強考核管理,完善制度建設。要建立健全網上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制定量化評估指標,接受職工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加強第三方評估督察與績效評價,加大對工作流程、工作實效的管理和跟蹤,形成職責明晰、積極作為、協調有力、長效管用的考核評價制度。要建立網上工作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各級工會網上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陸明.談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的基礎和條件[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2)
[2]羅榮波,張默.引入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推動工會工作創新[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6(02)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煤集團宏圣科威公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