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我喜歡Daddy,我不想采訪,我只想跟Daddy坐在一起?!?/p>
三歲半的Aaron,剛結束上午的早教課程,坐到高楠身旁,表示只是想跟爸爸待在一起,可愛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斑@半年來,Aaron對于性別意識開始萌發,最近比較黏我,會跟我一起去做些男孩子的游戲,例如足球、籃球?!备唛涗浵潞⒆映砷L過程中的細微變化,晚餐后的一起散步、社區公園里踢踢足球、睡前的故事……高楠都盡可能地陪伴Aaron一起成長。
這對于父親身份的高楠而言,也是一種成長。
父親身份意識的覺醒
“雖然得知妻子懷孕后,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父親了,但是我比較晚在心理上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备唛寡?,可能每一個爸爸都需要一個階段來接受自己身份的轉變,認可這個階段也各有不同,但他是屬于“晚熟”的那一類。雖然在妻子懷孕時,原本甜蜜的兩人世界已經在悄然改變,三人世界的生活在慢慢形成。但是直到孩子半歲時與高楠的一次互動,產生的情感交流,那一瞬間,讓當時29歲的高楠有了強烈的感覺——自己是一個父親了。
高楠與妻子均在青少年時期在國外求學,回國后又從事教育領域,成長環境帶給他們的影響,讓他們知道許多知識都是在開放式的課堂里學到的,兩人對孩子的教育也傾注了更多的精力。Vicky在孩子四個月時開始全程陪伴孩子上早教課,他們發現孩子的語言天賦,兩人就盡量跟孩子說英語。“Aaron的英語、粵語、普通話都說得不錯,千萬不要想著孩子還小他什么都不懂,一定要跟他交流,有一天你會發現他成長得特別快。可能他長大后,并不記得三歲前的事情,但是三歲前的教育對他的大腦開發特別好。”高楠和Vicky認為語言培養不僅僅是讓孩子看英語書、聽英語,還要跟他交流,讓孩子有輸出。
情侶路上延綿的海岸線,是Aaron上學路上的必經之處,20多分鐘的路程里,這個奇思妙想的孩子會帶給父母很多驚喜。“大海里有很多魚,鯨魚和鯊魚是好朋友,他們想上岸玩,但是警察叔叔不同意?!边@對年輕父母欣喜于孩子的每一次成長,跟他們的每一次交流。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認真考慮諸多問題,孩子的興趣培養如何進行,什么樣的教育方法適合早教、基礎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應該如何結合?年輕父母們的育兒觀念在不斷發生改變,早教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所認可。中國“三歲看老”的說法由來已久,無獨有偶,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學家們,為了證實3歲在人一生中的作用,也進行了長達23年的研究觀察??ㄋ贡冉淌谕ㄟ^研究分析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也正因為此,高楠和妻子特別注重孩子的早教,“我們走訪了很多早教中心,也上了很多體驗課,有的要不然就是早教早托一起,有的地點在商場里面,有的菜單安排營養不均衡,所以有了后來自己開早教中心的想法?!盫icky跟朋友都是在身為人母后,特別注重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所以也志同道合地開了一家早教中心,也同樣因為作為父母的責任感,他們對于早教的方方面面都特別費心,努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所以籌備時間也從Aaron一歲多到三歲,目前Aaron在上幼兒園的同時,也會到早教中心上課?!八芟矚g上學,我還沒有聽他說過不想上學。”高楠很感謝妻子對孩子的教育,從專業知識延伸到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在開放式的環境下成長,喜歡戶外活動,體驗自然學習,Aaron性格開朗外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孩子群里面儼然是一個孩子王?!奥犖覌屨f,我在三歲多的時候性格比較內斂,Aaron他更活潑大膽。”雖然人們常說父親們平時表達情感不太主動和外露,對比母親顯得有些大大咧咧,但是父親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更為動人和珍貴。
延續父輩的相處模式
高楠不記得小時候自己跟父親之間有什么親密的互動?!拔野止ぷ鞣浅CΓ彝砩闲菹⒘怂呕貋?,我第二天上學一大早出門了,他還在休息,周末才能見到他?!本嚯x感也因缺少溝通而導致,直到高楠初中后,才逐漸明白父親打拼的不易,從心里敬重自己的父親。在高楠看來,與父親之間的相處模式,是他想延續到自己的親子成長中的理念?!拔野謴膩矶紱]有打過我,一直給我灌輸做人的道理、原則,在學習和個性發展上對我進行引導。像我爸非常自律、做事嚴謹,他對于我的教育成長中的不斷引導,我也會汲取,但是父子間的距離感,我會努力盡可能縮小?!彼袁F在高楠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會盡量抽時間陪伴Aaron,答應他的事情也會盡量做到。
“千萬不要欺騙或者敷衍他,孩子在意的跟我們在意的不一樣,有時候我忙,沒辦法陪他,我也會跟他解釋,安撫他?!泵康街苣?,高楠一家至少有一天時間一起出去玩,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享受天倫之樂。當問到隔代教育的問題時,高楠坦言現在孩子都是自己跟妻子在帶,父母輩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圍著孫子。“現在生活環境條件都不一樣了,我們爸媽的觀念也在發生轉變?!迸紶柦M織家庭共同出游,寓教于樂,或許是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選擇。
當然,在Aaron進入三歲后,他開始有更多的主見,關于周末去哪里玩耍這個問題,他會給出自己的想法,他會開始明白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是非觀正在逐漸形成。“對于他來說,只要跟我們一起出去玩,他都會挺開心的。”高楠和妻子也都盡量不讓他待在家里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
在陪伴Aaron的成長過程中,讓高楠有驚喜,也讓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有一次Aaron在宜家的兒童設施玩,不小心撞到一個小男孩,小男孩一下子就哭了,高楠馬上向對方家長和小朋友道歉,并讓Aaron也表示歉意,但是當時Aaron卻是躲在高楠懷里,一直不講話。事后,高楠向Aaron講這件事的對錯,Aaron表示他知道自己錯了,應該道歉,只是他當時有點害怕,不知道怎么講。在那一瞬間,高楠意識到是自己責怪的語氣讓孩子害怕,并處于無助的狀態?!叭龤q多的孩子其實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一些過錯不是他故意,但是他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個事怎么表達。當時我應該去引導他,而不是責怪?!备改父⒆又g是相互成長的過程,而高楠和妻子除了在早教領域希望Aaron在游戲中學習,在故事里獲得知識,在快樂中成長,也言傳身教地讓小小的Aaron變成一個小紳士,懂得“lady first”,懂得感恩?!拔彝馑麐寢尩慕逃椒ǎ┱棺约?、挖掘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給他規則、原則,讓他學會律己。我大多數情況下扮演的白臉,給他講道理,而他媽媽是原則性很強的人,告訴他什么是對錯,我覺得這兩方面的結合缺一不可?!钡谝粋€觀點上,高楠夫婦有著一致的看法“我們在早教中心不用軟墊,孩子馬上邁入自己的小社會了,外面的世界不可能都是柔軟的?!备唛蚕M⒆硬灰恢鄙钤跍厥依?。
成長中形成健全的世界觀
高楠初中時成績優異,在中山紀念中學就讀尖子班,班里的同學全是中山各個城鎮的優秀學生,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都各異,宿舍里,十個人一間房間,兩個風扇,條件非常艱苦,學校管理嚴格。他回憶起那段時間,對于他自己的成長至關重要,男孩子盡早學會獨立,認識到社會的多面性,不是每個人的一切優渥條件都是理所應當的。在初三時,高楠向父母提出想要去英國讀書的想法?!俺鰢耙荒辏矣幸淮稳ビ牧顮I的體驗,覺得那里的學習氛圍很好,后來就跟父母提出了我的想法。他們斟酌后同意了我的想法,感謝他們為我做的學業規劃?!备唛€記得當時第一次到英國上學時,是父親從珠海送他到英國,安排了各項學習和生活的事情。因為之前已經有了寄宿學校的經歷,高楠很快適應了英國的留學環境,在風景秀麗的英國南部和首都倫敦,求學八年,直到碩士研究生畢業。“剛去英國的時候,還未成年,在英國由監護家庭照顧,學校一放假,監護家庭會為他安排不同的寄宿家庭過假期,我去過三十多個寄宿家庭?!睆暮啞W斯丁筆下擁有大莊園的貴族到普通工薪階層,高楠在十八歲之前,體驗了英國不同階層的生活,這些潛移默化的經歷,讓他沉浸在巴斯溫婉悠長的雅芳河的同時,也形成了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楠和妻子都在英國留學多年,會看到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各有利弊。西方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培養的是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是伴隨一生的,離開學校以后,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能力去進行其他學習。全方位培養綜合素質,現在很多普遍的素質教育,強調的是社會屬性的培養,讓學生在中學的時候,鼓勵孩子去做義工,強化社會責任感。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很清晰自己將來去做什么?!皣獾慕逃敲鎸λ邢胍獙W習的人,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會去做義工,跟社會接觸,這跟國內不同?!?/p>
這也是目前高楠正在考慮的問題。在孩子的教育成長規劃上,是跟他的學習規劃、經歷類似,讓孩子在初中之前在國內接受扎實的基礎教育,然后出國接觸不一樣的學習氛圍,還是等孩子高中或者大學時期知識體系成熟后再出國?“環境每天都在變,教育也在變,現在的留學環境也不像十多年前?,F在孩子的條件都比較好了,我希望他能體驗不同的生活,想讓他去做義工,參加一些童軍活動或者社會實踐。”高楠雖然糾結,但也釋然。“不管如何,我們不強求孩子的學業有多好,能發掘他在某一方面的才能,目前Aaron喜歡的運動或者語言方面,去引導培養這些方面的喜好,也不是強硬讓他去學。希望他能親自動手做一些事情,在建立認知的階段感受世界。培養他主動去建立認知,而不是我們去告訴他要做什么。”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所以激發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內在潛能是成就孩子的真正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