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市場早已有品牌意識,只不過并不像現在這樣認知得深刻和系統,“老字號”、“馳名商標”這些曾經被廣大古今商家用來標榜自己的稱謂,都是品牌意識的一種。
品,是眾、多的意思;牌,是標識、憑證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品牌就像是一種身份識別系統,而且是多角度、多方位,被廣大人群所能夠認同和接受的一種標準和規則。這樣被解析之后,品牌就有了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中國乃至世界何時有了品牌已經不可考,大概有一定商業規模形成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品牌,我國比較早的品牌,則是始于明清時期的六必居、王麻子等等,直到現在,這些品牌依然是該行業中知名的、消費者經常首選的產品。
家電產品本身出現就晚,中國家電行業成形就更晚,所以中國家電品牌基本上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開始出現。在物質短缺年代,消費者對于品牌就更加重視,像普及最快的冰箱行業,就從北京雪花、沈陽長城、杭州西泠、天津海河的老四朵金花時代,到“北雪花、南萬寶”的雙寡頭,再到后來的新四朵金花。這些迅速在消費者口中、心中叫響的,正是品牌所樹立的消費規則,它們代表的就是優質、首選。
當下的品牌理念,已經十分系統和精細化,品牌的重要性已經日益提高。尤其是當中國經濟發展到如今的程度和規模之后,不僅企業自身需要建設品牌,國家也需要民族品牌來做中國的“名片”。
有制造而無品牌,只能是大而不強。近幾年,我國陸續提出“供給側改革”、“中國制造2025”、“三品”等戰略,結合去年設立的“中國品牌日”,很明顯能夠看出,我國正在積極推動中國制造由大向強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中,品牌的重要性和意義正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一環。這也正是為何會設立“中國品牌日”,以及《家用電器》制作本期封面文章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