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井岡山時期是邊界黨的建設開端,毛澤東在井岡山時,在思想上通過教育培訓黨員,樹立黨員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在組織上通過發展并整頓邊界黨組織,使組織更團結有力量;在作風上開展整風運動,使黨員樹立正確的工作作風。通過一系列的黨建措施,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毛澤東黨建思想。
關鍵詞:井岡山;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
井岡山時期是從毛澤東在湘贛邊秋收起義失利后引兵井岡,于1927年10月進駐井岡山開始到贛西南、閩西根據地的擴大,于1930年2月結束。這是黨的歷史上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是黨的重心從農村轉到城市的轉折點,更是毛澤東黨建思想的開端。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主要從思想、組織、作風三個方面進行黨的建設。
一、黨的思想建設
在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人口很多的區域里,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十分迫切但異常困難。當時的黨組織成員,主要以農民為主,然而卻沒有及時給予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思想教育,這就導致了黨內各種思想涌動,因此很難推進黨的工作,完成黨的任務。除此之外,黨內的土客籍問題也深深地影響黨內團結,紅軍的雇傭思想、軍閥作風也大大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
針對這些問題,邊界黨組織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實施了許多強有力的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的措施。在教育內容上主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邊界黨員;在教育形式上采用開設黨團訓練班和政治訓練班的形式,對黨員進行集中的思想整頓;在教育方法上就是古田會議所總結的方法。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是有效的,通過教育,使黨員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升,促進了黨組織整體的思想水平。
二、黨的組織建設
中國的紅色政權長期存在并且發展,“還須有個緊要條件,就是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1]井岡山時期,為了增強黨組織的力量,保持黨的決策的正確性,必須解決黨的組織問題。對于邊界黨內部的種種組織上的問題,以毛澤東為首的井岡山的革命領導人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
(一)“支部建在連上”,確立黨對軍隊的領導權
由于部隊在秋收起義中承受了重大挫傷,人數銳減,雖然引兵井岡,保留住了革命軍隊,但士兵們軍心不穩,悲觀主義嚴重,軍閥習氣也顯露出來,這嚴重破壞了黨組織的團結與穩定。在部隊到達三灣村時,毛澤東決定對部隊進行整頓改編。三灣改編,吸取了以前的組織建設的經驗教訓,在部隊各級都設立了黨的組織,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制度。“支部建在連上”是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黨建的一大創舉,從此,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支部就真正形成了連隊的核心和堡壘,在以后的革命戰爭中,雖然紅軍也遭受過重創,但卻沒有潰散,就是因為在部隊各級都設立了黨的組織。
(二)洗黨,整頓地方黨組織
隨著根據地的不斷發展,黨員的數量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然而盲目追求黨員的數量就會導致黨員的政治素養降低,缺乏堅定的馬克思主義革命信仰。八月革命時,趁機鉆入黨內的投機分子紛紛反水,嚴重破壞了黨內團結,使黨的力量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在這種情境下,毛澤東決定厲行洗黨。洗黨采用重新登記黨員的方法,無產階級立場不堅定,革命信心動搖,不起黨員作用的黨員除名。洗黨的對象主要是投機分子,他們影響了黨內的團結穩定,弱化了黨組織的力量,必須清除出黨。這次洗黨,是中國共產點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整黨運動,由于沒有經驗,出現了清洗過狠、過嚴的情況,使一些黨內優秀分子被迫出黨。但從整體上來看,這場洗黨還是十分有成效的,通過洗黨“黨員的數量大為減少,戰斗力反而增加。”[2]使黨組織更加純潔,為革命戰爭的勝利奠定組織基礎。
三、黨的作風建設
黨的作風,即黨風。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黨的作風建設”這一概念,但在他的帶領下,廣大黨員干部逐漸培養出一套優良的黨風。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進行調查研究
黨內的主觀主義問題由來已久,“在某些黨員中濃厚存在,這對分析政治形勢和指導工作,都非常不利。”[3]因此毛澤東提出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做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求黨員深入調查研究,從實踐中得出斗爭所要實施的策略原則,并明確提出離開了調查研究就會陷入盲動主義的思想。同時,毛澤東親自深入實際,扎根群眾,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他制定的許多政策,都是通過調查研究、反復實踐得來的。
(二)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
起義失利引兵井岡雖然保住了黨的革命力量,但當時黨組織的力量十分薄弱,邊界環境又極其艱苦,黨組織的生存并發展壯大,就必須扎根于群眾之中,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為此,邊界黨組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并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制定《井岡山土地法》,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然而,在黨的一些組織中仍出現了脫離群眾的一系列不良現象,如有的只注重機關工作,犯了與群眾隔離的錯誤;有的以工作任務重為由,不愿意接近群眾等等。針對這些問題,黨組織給與了相應的處罰,并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建設一支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黨組織是井岡山時期黨執政的重要保證,只有黨組織的有力量,黨的領導不斷得到加強與改善,才能帶領人民取得勝利。井岡山時期初步明確了符合中國共產黨自身特點和建設規律的黨建思想——毛澤東黨建思想,井岡山時期毛澤東一系列的黨建措施堅定了黨員的信念、壯大了黨的隊伍、純潔了黨的組織、改進了黨的作風。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建理論的最初成果,是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集體智慧的結晶,為革命斗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也為以后黨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
作者簡介:
王儒雅(1994—),女,青島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7級研究生,專業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