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會云 于曉勝

摘 要:河南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經濟的高速發展促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對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生鮮品也越來越重視。本文通過對河南省冷鏈物流的市場規模、基礎設施、物流產業以及鮮易發展冷鏈物流的全國規模布局和功能定位等主要現狀分析得出鮮易具備發展冷鏈物流的政策、交通、產業結構調整等機遇和鮮易尚存在先進管理理念的滲透,冷鏈物流成本高,人才流失率高等挑戰。
關鍵詞:冷鏈物流 機遇 挑戰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c)-009-03
2016年6月,財政部和商務部將河南省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省份,并由中央財政撥款2億元以支持河南省的冷鏈物流產業,這一舉措使發展冷鏈物流有了充分的國家政策保障。根據最新的調查數據統計,顯示河南省總人口約為1.7億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8%,在全國排名第三,因此河南省冷鏈物流產業擁有龐大的潛在市場。擁有雙匯、思念、三全等國內外知名龍頭企業,大型的生鮮食品企業在河南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效應,對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著促進作用。河南省地理位置優越,米字型高鐵運輸體系已初具規模,具有發展冷鏈物流的絕對優勢。
鮮易作為河南省發展冷鏈物流的龍頭企業,創新性地提出了溫控供應鏈,為合作伙伴提供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溫控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同時提供一定的冷鏈物流規劃方案。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現狀和鮮易公司的基礎上,提出鮮易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政策、交通、區位等眾多機遇與技術、成本、管理問題等挑戰;針對鮮易發展冷鏈物流出現的技術、成本、管理等問題進行對策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鮮易發展冷鏈物流的具體對策。
1 河南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1.1 市場規?,F狀
據統計,我國每年需要冷鏈運輸的生鮮易腐品消費達到5億多噸,占生鮮易腐品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河南省速凍產品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3%、冷鮮肉制品占全國的14%[1],河南省不僅做到了自足,其中一半以上的速凍及冷鮮肉制品還向省外輸送。2016年河南省易腐產品消費總量達到8029萬噸[2],需要冷鏈運輸的約為3570萬噸,但僅有19.89%做到了冷鏈運輸,這表明了河南省的冷鏈物流覆蓋率亟待提高。
1.2 產業現狀
據2017年底統計,河南果蔬產量全國第二,肉類產量全國第三,奶類產量全國第四,速凍食品、鮮肉及肉制品分別約占全國產量的72%和13%,向外省輸出量比例達60%和50%以上。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已突破十億大關,增速達8.8%,物流業的增加值約為2100億元,增速接近10%。冷鏈產品的消費量達700多萬噸。
1.3 基礎設施現狀
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河南省冷藏車的總量為8520輛,是全國排名第二的省份,比起2016年冷藏車的總量約降低了12.7%,約占全國冷藏車總量的17.9%;河南省冷庫容量為647萬立方米,是全國排名第六的省份,比起2016年冷庫容量約增長了15.9%;約占全國冷庫容量的5.5%,如圖1所示。
1.4 企業現狀
根據2017年底數據統計,河南省5A和4A級以上的物流企業分別有6家和50家,其中河南省的交運集團和雙匯,當選為全國百強物流企業。并且鮮易、雙匯、眾榮、大用運通等八家冷鏈物流企業成功入選為全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
2 鮮易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2.1 冷鏈物流網絡全國布局合理
首先是云倉網,在全國布局20多個基地,形成三大平臺化園區,25個城市前置倉,32萬平方千米的倉庫規模,35萬個托盤儲位,折合庫容238萬立方米,不僅為客戶提供主要的物流基礎服務如,倉儲、運輸、配送,而且還提供檢驗檢疫以及保稅等增值服務。其次是運輸網,圍繞全國五縱五橫交通運輸網絡,布局20多個基地網絡,3000多臺冷鏈車輛為平臺可控,以“干線整車”+“34條零擔卡班”為主要方式,1000多條冷鏈運輸線路、覆蓋28個省市自治區,冷鏈零擔網絡連接11個直轄市、省會城市。為客戶提供冷鏈干線和零擔卡班的全程可視化服務。最后是城配網,在北上廣和鄭州、沈陽、長春、武漢、合肥等20多個核心城市、輻射80多個城市, 300多臺城配溫控車輛,3000多個配送網點為客戶提供B2B冷鏈城配服務。
2.2 冷鏈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完善
冷鏈馬甲可分為三個主體方面:第一是物流需求方提供優質的運力和冷庫資源,目的是降低貨物的運輸和倉儲成本,同時追蹤貨物,實時監控在途貨物溫度,保證貨物運輸中的安全和質量;第二是物流供應方提供免費的優質貨物資源,車輛管理系統和GPS定位,實時掌握車輛在途信息;第三是倉庫企業發布倉庫信息,在線尋找貨源,降低冷庫閑置率。
冷鏈馬甲已整合車輛6200多輛,倉庫容量1957萬平方米,極大地促進了資源節約;冷鏈馬甲平臺采用了智能算法,根據貨物屬性精準進行承運商及車輛匹配,降低非正常的損耗;平臺通過車聯網系統實時監控,達到運輸全程可視可追溯;平臺自身通過無車承運人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并以統一的標準進行管理,在絕對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去除中間環節,降本增效。
3 鮮易冷鏈物流發展的機遇
3.1 政策扶持企業轉型升級
我國從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起,對冷鏈物流的發展以及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高度重視,2012年提出建設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3],2013年提出要健全覆蓋農產品收集、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4],2014年提出完善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2015年中提到加快構建跨區域冷鏈物流體系,2016年提出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2017年中提到《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再次成為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2018年中提到現代物流業是服務業五大主導產業之一,以冷鏈物流、快遞物流、電商物流為三大重點發展領域,打好現代物流的轉型發展攻堅戰。
3.2 交通網絡完善提高運輸效率
隨著河南省的基礎設施完善以及空中運力的增加,地空并行的運輸體系不斷完善,三位一體的交通網絡正在形成,在已較為成熟的陸路交通網上輔之以航空運輸體系,形成多式聯運的運輸格局,增強貨物的吞吐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增強物流集聚能力,為本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提供運力基礎。目前,鄭州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而且以鄭州為中心的“ 三區一群”正在快速發展。鄭州作為我國的交通中心樞紐,新亞歐大陸橋經濟中心,“一帶一路”中心線的核心城市,奠定了鄭州成為大型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集鐵路、航空、公路、電力、郵政的交通樞紐為一體,完全覆蓋中原城市群、中國2/3的主要城市、3/5的人口。
3.3 河南省產業結構調整
據2017年統計數據,河南省的糧食產量約為5946萬噸,位于全國各省糧食產量排名第二,谷物的產量5777.02萬噸,水果產量2871.3萬噸,油料產量619.1萬噸,都位于全國第一,這些農作物就給豬、羊、牛、魚蝦等生鮮水產品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使其快速生長。其次,據統計河南省總人口為一億七百余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8%,在全國排名第三,為河南省生鮮消費市場奠定了人口數量基礎,龐大的消費市場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了發展動力,促使專業化的冷鏈物流技術能及時反應和運用于市場和物流公司的彼此需求。
鮮易、雙匯、眾榮、大用運通等8家冷鏈物流企業,已經入圍全國冷鏈物流企業500強,這些企業都是在河南發家,擁有著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資本,近幾年組建了擁有獨立財務模塊的專業冷鏈物流服務公司,延伸冷鏈物流服務的價值鏈長度,完善了冷鏈物流運輸網絡,降低了河南省生鮮產品的冷藏配送損耗率,保證了食品在運輸過程中的低溫,多家企業競爭與合作并存,共同進步,優化了冷鏈物流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升了行業效率,降低用戶的經營成本。
3.4 消費者觀念轉變
目前,消費者普遍認為越新鮮的食品營養價值越高,比如說酸奶,蔬菜之類的,但是運用普通的物流運輸就會在過程中損害其營養價值,出現變質酸奶、腐爛蔬菜等觸目驚心的情況,運輸損耗率太大,利潤率太低,導致沒人經營,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低溫冷藏運輸能夠延緩酸奶中的微生物發酵,蔬菜的衰老等,冷鏈物流運輸就完全滿足這一點,降低了蔬菜在運輸中的損耗率,保證了酸奶的質量。雖然成本較高,但是人們愿意為自己美好生活需求而買單,因此發展冷鏈物流是應大眾消費所需,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然途徑。
4 鮮易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挑戰
4.1 先進管理理念的滲透
鮮易擁有很好的先進發展理念,比如說平臺型思維、轉型思維、用戶思維、生態思維等,但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而且還不能理解這種思維,比如說產業互聯網思維就是那種可以把業務幾何型增長,但是人員的思維就是跟不上鮮易的戰略思維,這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鮮易戰略思維太超前,而且用的術語太專業化;另一方面是員工自身的素質不高,對這些專業術語不能完全準確地理解和學習。
4.2 控制冷鏈物流成本
冷鏈物流是物流行業中前期付出成本最高的,冷庫設施(立體貨架、裝卸口、月臺)的投資與建設、冷庫中設備(叉車、托盤、掃碼槍)的投資與維修、冷藏車的投資與運營都是一筆不菲的前期投入,根據調查,一個小型物流企業的年冷庫租賃費、20輛冷藏車的前期投資分別是100多萬和300多萬(每輛車20余萬算),大型的物流企業大約有20多輛冷藏車、手動叉車二三十輛、電動叉車十幾輛、托盤大概有兩萬多個,還有一些購買系統軟件的費用等。鮮易發展冷鏈物流的主要成本是運輸和倉儲方面的成本,包括司機的工資,車輛的油費,或者是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車的運輸費、倉庫制冷的能耗等,運輸方面不合理費用主要是車輛的空駛率,究其原因是為了提高客戶對公司的服務滿意度,車輛不夠裝載也要發運,這樣導致的結果可能會出現負毛利運輸這種情況,繼而冷鏈物流的利潤就受到了擠壓。企業就得不到正常的營運利潤。
4.3 冷鏈物流人才匱乏
冷鏈物流包含制造、分割、包裝、運輸、流通加工、配送一系列等復雜的活動,其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員來操作處理,包括技術人員、工程師、食品專家和物流運輸的監管者。對于剛起步的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急需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如今,國內設置冷鏈物流專業的高校雖達到90所之多,但是這些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畢業之后大部分會因為工作內容枯燥,工作環境差、待遇差而轉行。同時,一些低學歷從業者數量不減,他們有吃苦耐勞的品質,但是專業知識性不強,這就導致從事物流行業的人才整體專業素質不高,本科從事本行業的就業率低,更何況本科生再去深造研究生和博士了,這同時也是高端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
4.4 供應鏈協同發展
生鮮行業標準化程度低,我國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冷鏈市場,即使有冷鏈物流行業標準,但是其中執行力度的大小還有待商榷。冷鏈物流缺乏領頭整合的服務提供商,在國內50多萬家的物流提供商里,其中最大的冷鏈物流提供商占市場份額不到2%,分散的市場、設備的不足和老化,導致這些物流商沒有一個能夠提供全國范圍內的冷鏈配送。思念、三全、灣仔碼頭、安井等幾十家食品龍頭企業,自有冷鏈物流做的比較好,但是由于國內第三方冷鏈物流市場“小、散、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抗風險能力也較差。冷鏈物流管理孤島存在,資源信息共享程度低,沒有一個規模大的信息共享平臺,使整個冷鏈供應鏈實時性差,供應鏈上下游時間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冷鏈物流企業利潤率整體偏低。冷鏈操作管理不規范,運輸節點常出現“斷鏈”問題。預冷技術及低溫下的分級、包裝、加工、運輸等則是更難做到,這直接影響著冷鏈產品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孫紅霞.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分析[J].糧食流通技術,2011(3).
[2] 呂金璐.河南省生鮮農產品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6).
[3] 蔡曉輝.河南省冷鏈物流的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12, 35(12).
[4] 蘆陽.河南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市場論壇, 2013(3).
①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BGL185),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52102310335),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2017B033)。
作者簡介:荊會云(1979-),女,河南新鄉人,中國社科院博士生,主要從事農產品物流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