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被稱作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其背后則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
以“新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一批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是科技創新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快速發展,重塑中國形象、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生動注腳。這些新技術是科技創新的最新產物,是技術創新和科技改造升級的成果,同時,這些技術的應用實實在在便利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滿足了市場需求。
雖然“新四大發明”并非同一層面的事物,但在提高社會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促進了近10年來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所以,認真思考這些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我們認清中國現代化的邏輯和優勢,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雖然這些年來我們取得了許多突破,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制造要轉變為中國智造甚至中國創造,還有一些門檻要過。最根本的,中國創造還需要更多過硬的核心技術,在更多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鑄造中國創造的骨架和靈魂。這就要求我們培養優秀的創新團隊,提高創新能力,并營造更活躍的創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