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波


不得不說,當下我們的孩子正在被一種空前的“豐富”包圍著,這種“豐富”不僅僅來自所處世界的多元和物質層面的超額滿足,更來自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在各種方面都有著諸多的選擇:選幼兒園、選興趣班、選夏令營……拋開其他,就單從“玩兒”這件事兒來講,他們能玩兒的種類就比我們自己兒時多得多。
但是,就在這樣的“豐富”之下,大自然缺失癥、電子產品依賴癥等這樣的“癥狀”,卻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時刻提醒著父母們,在日常鋼筋水泥的裹挾之下,不妨適當回歸自然,以天地為課堂,交予孩子奔跑起來的自由、賦予孩子在戶外探索自己和自然的機會、放飛孩子更多可能被忽略或隱藏的自然屬性。
數據鏈接1
孩子愿意去什么樣的地方游玩?
在南方周末聯手新浪做的《城市中孩子與自然親密度調研問卷》中,我們可以發現,選擇游樂場和主題公園的高達58.98%,自然風景旅游區占比49.07%,展覽館和博物館占比32.09%,郊野、濕地、森林占比30.96%。自然體驗項目選擇靠后。
數據來源:《城市中孩子與自然親密度調研問卷》(https://www.wjx.cn/report/3616919.aspx)
中國兒童對戶外教育的體驗仍存進步空間
早在2011年,南方周末聯手新浪,做了一項主題為“城市中兒童與自然親密度”的網絡調查,此次調查背景是基于歐美等國家,由于兒童與自然的關系的斷裂,形成了“自然缺失癥”。而當時國外的研究表明,這種關系的斷裂導致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癥狀,包括L童肥胖、注意力紊亂、孤獨、抑郁、憤怒等。那么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迅猛的中國,是否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當時,南方周末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和多方探尋,調查結論是自然缺失癥在我國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教育系統也尚未足夠重視兒童的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
7年過去了,就目前的戶外教育現狀來看,校內自然、戶外課程全面鋪設,校外營地教育、戶外冬、夏令營如火如荼。可以說,目前在我國的主流教育里從來都不缺失環境和戶外教育的內容,只是孩子們戶外和自然的直接體驗,依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孩子需要真正地進入自然,調動五感,去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自然本身自帶的和諧,這不僅僅是參與一次夏令營或者親近自然的活動。
從戶外養育到戶外成長,讓戶外教育真正落地
雖然當下現代城市建設去自然化的情況依舊存在,在城市中奮力打拼、生活的我們,回歸自然的成本也越來越高,但我們的養育態度依舊主要決定著孩子接觸自然、撒丫奔跑的可能性。
數據鏈接2
家長對于孩子戶外活動的態度如何?
家長對孩子戶外活動的支持隨孩子年齡增加而下降。大部分家長對兒童戶外活動持支持態度(79%),但卻有44%的家長明確表示反對。家長對戶外活動的支持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業壓力的增加而逐漸下降。
小學三年級是家長對戶外活動態度的轉折點。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年級增加,家長對孩子進行戶外運動的支持也有所下降,從一年級時的平均支持比例88%下降到六年級時的71%,下降了超過15%的比例。持“無所謂”態度卻上升,從9.3%增加到23.9%。在小學三年級和四年級之間,比例有更明顯的變化。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藍皮書》
(https://wenku.baidu.com/view/b310f3a931b765ce050814d4.htm)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父母對孩子戶外活動的支持,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和學業的壓力而逐漸下降,但如何在競爭壓力和學業重圍中殺出一條自然路徑來,真的時刻考驗著我們父母對戶外教育的認可和重視程度。
家長是孩子戶外活動中發揮重要引導作用的第一梯隊,從戶外養育到戶外成長,我們不僅要全力配合校方和孩子的各種戶外活動,更要時刻抱持著充盈豐富生活體驗、用自然療愈自己的態度,真正和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將戶外教育真正落地。
首先,在認知上我們需要一致的是:戶外教育和學科教育從來都不沖突,兩者一直都是相輔相成、互為補給的。學科教育中的任何內容其實都可以在戶外教育中得以實踐和應用。其次,在行動上我們需要統一的是,戶外教育的前提是,我們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收起手機、邁開腿,走向戶外、走進自然,并愿意躬身真正為孩子創造各種親近自然的可能性,并切實能和孩子一起心無旁騖、全情投入。
世界那么大,帶孩子去看看
早年間,美國知名兒童權益宣導人查理.洛夫創造了“大自然缺失癥”一詞,來描述在成長過程中被剝奪了在泥濘的溪流中涉水玩耍權利的兒童。一時間,引起世界各國人士的響應,數千萬美國人參與簽署法案,敦促美國國會通過了“讓兒童走向戶外”法案。全球各地也積極推動“戶外教育”和“生態教養”運動,呼吁更多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去全情擁抱大自然。
然而,世界那么大,擁抱自然的方式也有千千萬萬種。此時此刻,孩子們在固定假期內戶外活動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當我們在擁有了帶孩子常出門的自驅力后,如何帶孩子擁.抱大自然再一次考驗著父母們的想象力。
好在有很多在戶外教育上走在前方的父母們,能時時帶給我們靈感;好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戶外教育的熱情有增無減,可以讓我們抱團進階;好在越來越便利的交通和資訊,讓我們給孩子尋找一個生態完善的大自然已不是難事。
數據鏈接3
孩子們更傾向于哪一種戶外活動形式?
就目前中國兒童戶外活動現狀來講,寒暑假中兒童的戶外活動較平時更多樣。在寒暑假兒童戶外活動內容的調查中,選擇郊游、登山、夏令營的人數比例大幅度上升,分別達到8.5%、6.1%、5.4%。其他活動項目的選擇更加分散。高年級學生比低年級學生更渴望在假期時自由地玩,對野外大自然的興趣也日益濃厚。在對周末或寒暑假期望玩的地點或場所選擇上,公共場所(37%)和野外(23.4%)成為孩子最向往的假期場所。數據來源:《中國城市兒童戶外活動藍皮書》(https://wenku.baidu.com/view/b310f3a931b765ce050814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