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橋
摘 要: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強調了鄉村振興這一關鍵問題,并且提出了很多新理論、新要求。目前雖然很多鄉村雖然通過發展鄉鎮工業經濟取得了一定發展,但是由于鄉鎮工業經濟往往伴隨著資源消耗以及一定的環境污染,和十九大提出的“金山不如綠水青山”明顯有一些不協調之處,因此,在振興鄉村的過程中,依然需要著力促進鄉鎮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生態旅游業,具有該類條件的鄉村來說,不僅有著先天優勢,同時生態旅游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也能保持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共存。
關鍵詞: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對策
十九大以后,作為黨中央在促進農村發展中所提出的重要命題,“鄉村振興”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鄉村振興并不僅僅是鄉村GDP的增長,而是要謀求一條鄉村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而伴隨著近年來生態旅游在國內的迅速興起,我們不難發現,在尋找促進鄉村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途徑中,生態旅游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啟發,“以生態旅游拉動鄉村GDP綠色增長”也成為了很多人共識,并且我國依然有很多鄉村擁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和特色的風土人情,具備開發生態旅游的條件。
1.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雖然是隨著十九大而出現的新概念,但是鄉村振興的含義卻不陌生,長期以來,黨和國家一直致力于激活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并且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全國很多鄉村也一直通過各種方式來發展當地經濟,而在各種發展方式中,絕大多數還是以鄉鎮工業經濟為主,雖然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但是由于我國鄉鎮工業產業整體上發展水平比較有限,因此在發展鄉村工業經濟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一定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又需要一個長期過程。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將提高,我國旅游業也在加快發展步伐,在各種旅游方式中,生態旅游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旅游方式,以其返璞歸真、親近自然、健康綠色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并且成為了當下人們出游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國很多鄉村都有一些特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和風土人情,加上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傳統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整體生態環境保存較好,具有開發生態旅游的良好基礎。
在進行生態旅游活動的過程中,旅游者可以通過接觸和體驗大自然、接觸當地文化、感受地方人情風俗,來達到親近自然、親近地方特色、獲得良好旅游體驗。對于鄉村來說,借助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鄉村商貿、服務、交通等經濟增長單元將能夠得到快速的激活和發展,也能夠直接拉動鄉村居民就業,同時,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鄉村及當地政府將會對鄉村自然環境、規劃建設更加重視,自覺加強對鄉村自然環境保護,加強對鄉村地區的科學合理規劃。由此可見,在鄉村地區發展生態旅游,整體上能夠促進旅游地經濟、文化、自然生態協調發展,同時也能夠有助于推廣鄉村名片。
2.如何以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
就目前而言,要能夠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并實現以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目標,應當從產業規劃建設、投資資金拓展、充分拉動就業這三個方面入手。
2.1做好鄉村生態環境區域規劃建設
首先,鄉村生態旅游產業本身是屬于服務行業,因此,只有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體驗才能夠助推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產業,而要能夠提升游客體驗,首要條件就是要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為此,作為鄉村和地方政府,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鄉村旅游規劃建設,在發過程中,要考慮鄉村地區原有地貌環境或者植被結構的整體性,不能夠隨意破壞,同時要考慮到一些延伸的影響,比如停車場會帶來汽車尾氣,道路會帶來汽車噪音等,總體上要以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為主。其次是要圍繞“如何以鄉村旅游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來因地制宜設計發展規劃,力爭全面帶動鄉村各方面發展要素,比如零售業、服務業、交通業以及特色產品加工業等,同時要積極創新,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發展模式。第三是在規劃過程中,為了提升規劃建設的科學性,要積極和地方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專家進行交流合作,幫助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2.2積極拓寬投資資金來源
在以生態旅游促鄉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的第一要素就是資金,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因為長期以來的快速建設,在資金上往往并不十分充裕。因此,鄉村或者地方政府應當要積極拓寬投資資金來源,為此,一是要大力鼓勵當地企業參與旅游業發展,并把旅游業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提到了和工業、農業相一致,同時在政策上也大力給予照顧,讓企業有信心投資生態旅游產業;二是可以構建政府融資平臺,發起成立了旅游投資有限公司,依托旅游投資公司,積極向民間企業、社會人士籌措開發資金,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緊缺的困境。
2.3以生態旅游帶動鄉村居民就業
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鄉村居民的就業問題,為此,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過程中,要重視和鼓勵鄉村居民積極投身當地旅游產業中,以實現生態旅游帶動鄉村居民就業的目標。為此,一是要引導生態旅游企業釋放更多適合當地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年齡段的崗位,盡量使每一位想要參與進來的居民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二是對一些具有一定知識層次、有意愿從事旅游服務或管理的當地青年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培訓,還可以組織這些青年去周邊優秀的旅游企業進行參觀實踐,作為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后備管理力量。第三是積極鼓勵和指導地方居民自主創業,根據當地生態旅游行業需求,開辦一些諸如農家樂、鄉村客棧、土特產超市之類的配套服務場所,并在政策上給與一定照顧,讓其創業更有信心,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以生態旅游促進鄉村振興是一條綜合效益顯著的發展道路,本文對鄉村發展生態旅游的意義和價值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若干具體的發展對策,希望可以形成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楊志平,潘文焰,賴璽婷.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法制與經濟.2006.09.
[2] 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18
[3]馬宇.外部沖擊、公眾預期與價格波動[J].財貿經濟,2009,(12):111-116
[4]鄭遼吉.園鄉村生態體驗旅游開發研究——以丹東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5]韓學偉.生態旅游莊園開發與策劃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3):20614~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