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俠
摘 要:本文提出了加大資源的保護力度,加強資源勘查工作,實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差別化政策,加強政府宏觀調控作用,鼓勵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合理開發及綜合利用水平等建議,達到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加強;土地礦產;資源保障;經濟平穩發展
前言
為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既保障我省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又保證項目建設用地合規合法,并盡快實現找礦突破,為加快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支撐,從而強化對我市礦產資源的保障,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下面針對于土地礦產資源保障的相關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以實現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保障發展,堅守紅線,做到保障發展保護耕地兩不誤
為此要抓好三項措施。一是要建立快速審批通道,加快用地審查,保障拉動內需項目依法及時用地。
項目涉及交通道路,重大水利設施、保障性住房、農牧區醫療衛生院、中小學建設和危舊房改造,部分城鎮管網工程和垃圾填埋、污水處理,農村沼氣及飲水設施建設等。對重大工程項目用地,要從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出發,主動聯系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用地問題,加快用地預審報批,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擴內需項目依法依規落地,確保中央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得到有效落實。二是要密切跟蹤,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和服務措施[1]。針對項目規模大小不等,涉及行業和領域較多,用地時序集中且用地量大,并有嚴格規范的要求等,我們要以“雙保行動”為契機,確保項目落地并順利實施。第一,要提前介入,主動做好服務。提前向項目業主或項目管理單位發出關于做好建設用地預審的工作函,在文件中明確辦理項目用地的程序、材料準備、聯系方法和聯系人,指導項目業主辦理建設用地預審。第二,要規范管理,抓好項目預審的核心。在項目用地預審中,要緊緊圍繞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否體現了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用地規模是否符合行業用地標準,占用耕地的,耕地補充方案是否落實,土地復墾方案是否落實,征地補償費用是否落實等幾個關鍵環節進行審查,嚴格把關,杜絕搭車用地、違規圈地等問題的發生。第四,要落實政策,搞好項目的跟蹤。認真落實好先行用地的政策,對可先行用地的項目,配合項目業主做好先行用地項目的用地申報。
2.認清形勢,積極創新,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增長
我省作為欠發達的資源型省份,新一輪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的礦產資源地的開發。省委書記胡和平先后兩次聽取國土資源工作匯報時,都反復強調要盡快找出制約我省地質找礦的因素,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提交一批新的可供開發的礦產資源地[2]。同時,去年三季度以來,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也對礦業領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就我省而言,作為經濟建設支柱產業的礦產品生產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種狀況對地勘工作的影響不可忽視,它直接影響到地勘工作投資的信心和投資的規模。開展好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集思廣益,集中調研,找出存在的問題、制約的因素和關鍵的矛盾,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盡快實現找礦突破,對提振信心,拉動增長,意義非凡[3]。
3.其他加強土地礦產資源保障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措施
3.1加大資源的保護力度
礦產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嚴禁資源的無序開采、私挖濫采、采富棄貧,大礦小開,把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提高資源利用率。
3.2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導向激勵作用
煤礦、鐵礦和鋁土礦開發潛力較大,資源保障程度較高,可作為我市今后重點開發利用的優勢礦產。為保障我市經濟建設所需的礦產資源,必須對部份礦產開發布局進行實時調整,限產保值,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4]。
3.3加強礦產勘查工作
加強資源保有率較低以及保有量減幅過快的煤礦、鐵礦和鋁土礦等礦產找礦勘查力度,開展礦化集中區的整裝勘查,加強老礦山深部及周邊的勘查工作,以發現更多的盲礦體,實現找礦突破,增加保有資源儲量,提高資源經濟的競爭力,維護我市優勢礦產地位。
3.4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水平
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可以有效緩解礦產資源衰竭的速度,同時使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穩定以及經濟效益的全面協調發展。加強鋁土礦等難選冶礦石的開發利用,改進選冶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5]。
3.5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鼓勵到市外大量進口我市緊缺的精礦或其他礦物原料,鼓勵和支持礦業企業與資源勘查單位合作或者礦業投資企業,到東盟國家參與礦產的風險勘查投資,在國外開展緊缺礦種的勘查和開發,通過建立境外的礦產品生產基地和進口渠道,彌補部分緊缺礦產資源的不足。
總結
確保“大討論”取得預期成果。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要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出謀劃策,集思廣益,對癥下藥,深化研究,提出地質找礦改革發展的良策和措施。形成加快省地質找礦改革發展的建議,地勘單位改革和加強公益性地質隊伍建設的建議,完善礦政管理、規范礦業權分類出讓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地質資料服務的政策措施意見,提出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機制建設和科技人才培養的相關意見,提出改善地質勘查開發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地勘單位項目承擔能力評估機制,提出建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誠信制度建設意見,制定省地質工作統一部署實施方案,努力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為推進富裕文明和諧新建設提供可靠的礦產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超.礦產資源開發中土地損毀法律治理模式探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08):50-62.
[2]默然.自然資源部公布土地礦產海洋資源“家底”[J].中國粉體工業,2018(03):27.
[3]孫霞.關于多金屬礦產國土資源中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J].中國金屬通報,2017(08):139-140.
[4]馬德貴.省政府召開土地礦產衛片執法警示約談會[J].青海國土經略,2017(04):53.
[5]游訓龍.論礦產資源開發中農民權益保護的法律途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7(22):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