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再高 尹小波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長沙地鐵3號線盾構施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規(guī)律,并探討盾構施工法引發(fā)地表沉降的主要控制因素,得出長沙地鐵盾構法施工的地表沉降的典型特點。結果顯示:雅長區(qū)間的地表不均勻沉降主要發(fā)生在盾構區(qū)間的首段和尾段。因此,長沙地鐵盾構施工過程中應積極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優(yōu)化設計方案,防止水巖相互作用而導致的涌水涌沙,合理設置土倉平衡壓力,配置渣土改良系統,提高土倉中砂卵石土的流塑性和止水性。
關鍵詞:盾構施工;地表隆陷;控制
中圖分類號:U45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8)07-0124-03
Analysi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by
Shield Construction Method on Changsha Metro Line 3
PENG Zaigao1,2 YIN Xiaobo1,2
(1.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Phys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3;2.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Changsha Hunan 410083)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ground subsidence law caused by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hangsha Metro Line 3, and discussed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caused by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rawed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settlement of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method in Changsha subw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the surface mainly occured in the first and the end of the shield interval.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gsha metro shield, the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tively to optimize the design scheme, prevent water and rock interaction caused by water gushing and sand flow, set the balance pressure of the soil bin reasonably, configure the residual soil improvement system, and improve the flow plasticity and water stop of the sand gravel soil in the soil bin.
Keywords: shield construction;ground subsidence;control
1 研究背景
地鐵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工程界非常重視的問題。對地表沉降的監(jiān)測和控制是保證地鐵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進行監(jiān)測的目的是對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進行控制,為地鐵盾構施工提供指導。地鐵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根本原因是施工對周圍土體的擾動。盾構推進過程中產生的地面變形由以下五個部分組成:①盾構到達前的地面變形,主要是由于土體受擠壓其有效應力增加而引起的;②盾構機到達時的地面變形,主要是由于盾構推進引起土體應力狀態(tài)改變而產生的變形;③盾構機通過時的地面變形,是由盾構機與土體間產生的剪切應力使地面變形變大引起的;④盾構通過后的瞬時地面變形,主要由建筑空隙造成的;⑤地表后期固結變形,主要由盾構推進對周圍土體擾動引起的[1]。
2 長沙地鐵3號線雅長區(qū)間地表沉降分析
筆者在搜集雅長區(qū)間地表沉降監(jiān)測數據的基礎上,繪制了長沙地鐵3號線雅長區(qū)間左線縱向監(jiān)測斷面的地表沉降曲線分析圖(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雅長區(qū)間盾構施工起點處的地表沉降結果為隆起,在掘進至30環(huán)左右時,地表又出現明顯沉降,在40環(huán)左右達到了全區(qū)間的最大沉降量-60mm,之后沉降曲線出現振蕩,直至盾構掘進至150環(huán)后,地表沉降才趨于平穩(wěn)。而在盾構施工結束位置,地表再次出沉降,曲線再次出現振蕩。
在分析雅長區(qū)間縱向剖面地表沉降曲線的基礎上,分別選取典型地表沉降監(jiān)測點繪制地表沉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見圖2、圖3和圖4)。
從圖2至圖4可以看出,地表沉降曲線在盾構區(qū)間的不同位置展現出的發(fā)展態(tài)勢也明顯不同。主要表現為:在盾構區(qū)間的起點和中間位置,地表沉降最終值表現為正值。其中,起點的最大沉降量達到+100mm左右,沉降量相比其他斷面來說較大;而中段監(jiān)測點的最大沉降值為+2.5mm。在盾構區(qū)間結束位置,地表隆陷變化曲線則表現為負值,其最大沉降量達到了-32mm。由此可以得出,在盾構區(qū)間的不同位置,地表沉降曲線存在明顯不同。筆者結合施工資料,得出在L20監(jiān)測點盾構機達到時間為2016年7月17日,而此時盾構機位置正好在監(jiān)測點正下方。此時的盾構出土量為69m3/d,同步注漿量為6m3/環(huán),同步注漿壓力為3.5bar,盾構機推力為12 800kN。可見,各施工參數都趨于穩(wěn)定,因此可推斷出此段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盾構機本身與土體發(fā)生剪切運動而產生的剪應力使土體發(fā)生沉降,注漿量偏少可能是地表沉降產生的次要原因。據雅長區(qū)間巖土勘察報告得出:與區(qū)間其他區(qū)段不同的是,此段隧道頂板正好穿透了工程性質較差的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層的砂卵石層。該層圍巖等級為Ⅵ級,自穩(wěn)能力較差,加之該層滲透能力較大,土倉內不易形成不透水流塑性狀態(tài)的碴土,導致難以建立土壓平衡,這也是該監(jiān)測點此時出現沉降的原因。而在2016年7月25日之后,由于地層上軟下硬,地表下面出現脫空現象,施工方再次實行了二次注漿與地面注漿加固,使得此段沉降曲線迅速回升,而后監(jiān)測曲線達到穩(wěn)定。
圖3的監(jiān)測曲線為盾構區(qū)間的中部,此時的盾構隧道穿越地層為工程地質性質較好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風化板巖。盾構穿越此斷面時的出土量為69.6m3/d,同步注漿量為5m3/環(huán),盾構機推力為6 800kN。從全線監(jiān)測數據來看,地表隆陷已經趨于穩(wěn)定,監(jiān)測數據存在稍微隆起,最大值為+2.5mm。
圖4中地表隆陷曲線接近于經典的地鐵盾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線。此段監(jiān)測點的地表沉降分別包括初期沉降、開挖面沉降、通過沉降、尾部空隙沉降和長期延續(xù)沉降五段[2]。盾構機通過此監(jiān)測斷面時出土量為63.2m3/d,同步注漿量為6m3/環(huán),盾構機推力為14 000kN,施工參數在L1050監(jiān)測斷面前后保持穩(wěn)定。
3 結論
地表沉降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地鐵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本文對長沙地鐵3號線的施工監(jiān)測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施工資料得出以下結論。
①長沙地鐵3號線雅長區(qū)間左線盾構施工發(fā)生的不均勻沉降主要出現在盾構施工區(qū)間的首段和尾段。盾構區(qū)間首段由于受到隧道頂板穿越砂卵石層的影響,地表沉降問題最為嚴重。土層工程地質性質差是其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在后期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方積極采取了二次注漿等工程措施,控制了地表沉降,保證了地鐵施工安全。
②長沙地區(qū)水資源豐富,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地鐵施工尤其要注意地下水的影響。單從本區(qū)間的地表沉降監(jiān)測數據來看,隧道頂板穿越的工程地質性質差的砂卵石層是引起地表沉降量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于該砂卵石層透水性強,土倉內不易形成不透水的流塑性狀態(tài)的碴土,導致難以建立土壓平衡機理,使土倉壓力不穩(wěn)定而造成地表塌陷,甚至還可能形成涌水或涌沙等工程地質災害,從而使整個工程失穩(wěn)塌方[3]。因此,在施工時要合理設置土倉平衡壓力,配置渣土改良系統,提高土倉中砂卵石土的流塑性和止水性,防止涌水、涌砂現象的發(fā)生,保證開挖面穩(wěn)定,建立土壓平衡,從而避免地表沉陷。當地表沉陷過大時,應及時采取二次注漿措施。
參考文獻:
[1]徐永福,孫鈞.隧道盾構掘進施工對周圍土體的影響[J].地下工程與隧道,1999(2):9-13.
[2]何自珩.雙線盾構隧道地表沉降規(guī)律研究與沉降預測[D].長春:吉林大學,2017.
[3]長沙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KC-3標段工農路站至長沙大學站區(qū)間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Z].廣州:廣東有色工程勘察設計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