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媚媚 覃靜


孩子患手足口病時都不愛吃飯、喝奶,因為口腔里的皰疹發生潰瘍時,吃東西會很疼。所以,患病期間要給孩子的飲食做些調整,既能保證營養,又盡可能地讓孩子感覺舒服些。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孩子,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手足口病的治療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大多數孩子因為口腔皰疹、潰瘍,會出現流口水、拒絕進食、嘔吐、哭鬧不安等表現,重癥的孩子有食欲減退甚至不能進食的表現,因而營養支持及科學喂養在手足口病治療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奶和水的調整
母乳喂養:少量多次
母乳喂養的孩子應繼續母乳喂養,但是可以較平時縮短每次哺乳的時間,少量多次地喂養。
配方奶喂養:稀釋奶液
可以先將配方奶用等量米湯或水稀釋喂孩子喝,也可用奶谷類混合物,每天喂6次,保證孩子在患病期間能獲取到足夠的熱量,之后逐漸增至全奶。稀釋奶液能減輕對口腔皰疹的刺激,不僅補充了水分,還能保證孩子在食欲減退的情況下獲得營養。
多喝溫開水
患病期間要盡可能讓孩子多喝水,因為喝水有三大好處:
可以起到沖洗和清潔口腔的作用,防止皰疹感染。
孩子得病時,尤其是氣溫高的時候,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適當補水可以防止脫水。
補充水分有助于退熱。
清淡飲食的同時注意營養均衡
食物性狀和量: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孩子患手足口病期間,食物宜選擇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牛奶、稀飯、綠豆汁,清淡的湯、爛面等,以減輕口腔疼痛,同時也有利于潰瘍處的愈合。食物要溫涼、清淡、可口,千萬不要給孩子食用油膩、冰冷、辛辣、過咸的刺激性食物。
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孩子,可繼續喂他吃已經習慣的食物,比如稠粥、面條,并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飲食原則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逐漸恢復到平常飲食。媽媽要鼓勵孩子多吃,喂養時可轉移他對疼痛的注意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進食環境。
已經能夠吃家庭正常食物的孩子,患病期間除了吃易消化、柔軟的食物,吃飯可調整為少食多餐,而且要少吃零食,因為吃零食會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減少唾液的分泌。
此外,孩子因口腔疼痛,咀嚼吞咽困難,唾液會經常流出,從而導致消化液流失,媽媽要囑咐孩子盡量咽下唾液。
食物種類:高蛋白、高維生素
患病孩子的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注意食物的葷素搭配。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生病期間,尤其是發熱期間不能吃雞蛋和牛奶。其實,雞蛋和牛奶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是孩子發育必不可少的營養素。而且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消耗很大,需要有大量的營養素來補充,以增強抗病能力。所以,只要孩子愿意進食,家長不用刻意遠離這類食物??梢园央u蛋做成雞蛋羹或雞蛋湯,這樣口感更細滑,更容易消化。
吃喝前后,做好口腔護理
對于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一定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手足口病引起的口腔黏膜皰疹容易導致孩子口腔疼痛,家長要幫助孩子在飯前和飯后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對不會漱口的小寶寶,可以用棉花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另外,家長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口腔護理方式來給孩子減輕口腔的不適,促進潰瘍愈合:
將維生素B2小藥丸溶于水后,加上維生素AD滴劑和蒙脫石散粉(維生素B2、維生素AD、蒙脫石散藥店均可買到)調成稀糊狀,涂在孩子的口腔皰疹處,有助于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還能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年齡較大的孩子還可將西瓜瓤擠出汁或西紅柿對切擠出汁后,含于口中1分鐘左右咽下,每天2~3次,對促進糜爛處愈合效果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