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成敗與否跨境電子商務成為突破點。跨境電商是外貿企業下一個階段必須進行的發展方式的轉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是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競爭力的核心、因此有必要深入的探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法,特別需要了解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具體結構,并且了解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貴州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驗區建設中代表性的內陸開放地區,具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因此針對貴州省的特點,需要設計更為具體和切實可行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法,探討跨境電子商務課程體系設計的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會對國家目前正在進行的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實驗區的建設具有建設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貴州;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1、“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近年來,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飛速的發展,另一方面傳統貿易的增長卻不容樂觀。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我們國家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增速下滑非常明顯。因此,跨境電子商務占總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與日俱增,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關注。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屬于小批量貿易,小批量貿易的商品比較適合跨境電商交易,一般情況下體積比較小,重量比較輕,實效性非常強。同時跨境電子商務商品大多通過航空快遞物流進行運輸和配送。
此外,傳統國際貿易大多數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或地區,由于數量比較大,采取輪船運輸的場合也比較多,東部沿海地區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而跨境電子商務產品的特征使航空運輸成為主流,因此國際貿易的地理區域逐漸的由集中在沿海地區,慢慢的開始分散到中西部地區,國家相繼設立了許多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來推動內陸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使中西部地區,比如說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的特色產品走向國際也成為了可能。可以說跨境電子商務使原來依附沿海等地理優勢才能發展國際貿易的限制變得越來越不是很重要,涉及的中間貿易以及中轉物流商逐漸減少,商品交易變得簡單,商品利潤變得更高。但是同時應該認識到,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涉及到通關手續,外匯交易以及退稅,外貿合同以及涉外貿易紛爭解決等各個環節,而在中西部地區這方面的人才普遍缺乏,成為制約內陸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因此想要在短期間內達到與東部地區同樣的國際貿易興盛局面仍然非常的困難,重中之重是跨境電子商務相關人才的培養問題。隨著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在內陸地區的地位的與日俱增,與之相配套的內陸地區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體系的建設成為迫在眉睫的需求。
可以看出內陸地區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的迫切。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支付方式的迅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仍將持續。內陸地區的企業借助跨境電子商務參與到全球生產和供應價值鏈當中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是提升內陸地區企業競爭力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徑。企業的發展是靠人才來支撐的,因此內陸地區的高等院校應該與當地企業攜手探討如何培養適應社會和市場發展趨勢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體系和方案。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構想,目標是通過與周邊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貿易,能源與資源等方面的戰略伙伴關系以及深度聯合,推動中國以及沿線國家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共同發展。彼此支持相互扶持,加快在能源,鐵路,電力,港口,金融等多領域寬范圍的合作,建立經濟發展共同體。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國家主席在博鰲論壇演講時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遠景,同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自此,我們國家與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貿易不斷增長,進出口貿易總額逐年增長,貿易關系日趨緊密。
2017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明確指出要興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推動了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跨境電子商務利好政策,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城市試點。阿里速、亞馬遜、京東等企業紛紛入駐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時阿里研究院發布《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報告》,在調研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有85.9%的企業認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嚴重存在,并且嚴重制約了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以及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的跨境電子商務試驗區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一帶一路戰略離不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一帶一路經濟共同體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順利進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和協同發展密切相關。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為內陸地區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內陸地區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趕超中國東部開放地區,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費用高,通關效率低等問題,應該積極的參與到物流通道基礎設施建設中,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建設,改善通關環境,建設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平臺,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其中,最關鍵和最緊迫的問題還是要落實到人才培養的體系探討當中。
2、內陸地區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今后會成為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看到: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存在著非常大的人才缺口,尤其對于內陸地區這一問題更加突出。貴州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與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目前貴州還沒有高校將跨境電商作為獨立的專業來設立。跨境電商專業的設立或者依托電子商務專業,或者依托國際貿易專業,或者依托商務英語專業。總而言之對于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貴州高校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沒有與對跨境電商需求旺盛的企業取得溝通,共同發展。當然對于這一新型業態,還沒有明確的標準。
顯而易見,跨境電子商務專業需要設計許多的行業,比如說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國際金融,國際貨代,國際貿易等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同時對實踐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跨境電商仿真軟件目前還處于開發階段,產學研模式還為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所以說,高校培養的人才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的人才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科研領域,探討電商人才培養路徑,建設師資隊伍的探討還不多。尤其是對于探討貴州省如何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研究還基本上沒有,因此,構建服務“一帶一路”戰略需求的貴州高端跨境電商人才培育機制,真正實現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的四方受益的人才培養機制十分必要。
3、貴州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一帶一路以及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戰略對跨境電商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應該服務于一帶一路和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需求。因此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應該定位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培養出英語能力強,并具備國際貿易知識,管理能力,營銷管理能力的應用型技能型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該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經濟狀況,社會法律文化,具有處理復雜國際貿易環境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適應一帶一路國家商業貿易規則,熟悉內陸地區的產業狀況和貿易狀況,更好的促進貴州和周邊一代一路國家的互聯互通和經濟的互利往來,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如果在計算機培養背景下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該了解周邊國家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和運營,能夠進行網絡營銷推廣,客戶開發和維護。同時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開設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專門課程,推動產學研共同推動創業教育,增強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就業支持。如果在外語培養背景下進行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應該加強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經濟社會狀況教育,國際貿易以及貨運代理等課程的培訓。同時開設商務禮儀等個人修養課程模塊的設置。使學生獲得綜合的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實現高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總而言之,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應該培養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掌握專門知識的人才。大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基本的專業技能,創新創業的能力,適應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發展的電子商務服務管理實際需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大學生在大一大二期間,應該進行公共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在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國際物流,網絡營銷等專業知識。大學畢業生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積極進取,講求誠信,并具備跨境平臺的維護操作,熟悉網絡營銷和推廣,具有英文寫作溝通能力,處理國際貿易突發事件的能力,能夠與周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行國家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并具有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在選修課設置上,可以開設國際物流,國際法,外貿單證操作等課程的選修,同時可以與企業合作進行電商運營實訓,進出口業務綜合實訓,畢業論文調研等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可以組織企業參加創業板,在校期間可以進行獨立創業,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貴州省的高等學校應該對承擔跨境電子商務教學的教師進行專門的培養和企業實踐,提高教師團隊的跨境電子商務運作和教學能力,從而促進教學以及專業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朱超才. “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J].2017.2
[2] 鄂立彬.國際貿易新方式: 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3
[3] 韓彩霞.基于“一帶一路”戰略和“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研究,電子商務[J],2017.4
[4] 劉小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物流的協作發展. 中國流通經濟[J],2016.5
[5] 楊璘璘.服務“一帶一路”的廣州高端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研究.高教學刊[J],2016.3
作者簡介:黃景賢,工商管理學博士,現任貴州民族大學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跨境電商和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