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斯妮 李素錚 郭佳 張蘭香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消費熱度只增不減,龐大的高校學生消費人群帶動了校園快遞市場的發展。面對高校產生的大量的快遞包裝及其不可逆轉的包裝污染,綠色快遞呼之欲出。鑒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快遞包裝回收與再利用的現狀與原因,認為在高校快遞網點數量逐漸增多、快遞量迅速上升的背后,存在著環保意識薄弱、包裝廢棄物環境污染、回收率不高和再利用效果不佳等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快遞經營;快遞包裝形式與處理;回收利用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5-0074-03
1 快遞包裝污染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消耗約207億張快遞單、31億條編織袋、82.68億個塑料袋、31.05億個封套、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29.77億個內部緩沖物。這些巨大的包裝消耗量讓人看了觸目驚心,造成不可避免的包裝污染和資源浪費[1]。其中,紙箱的使用量在快遞包裝中達到50%,塑料袋的使用量則占40%左右。前者使用率高且具備一定的回收價值,但包裝紙箱結構單一、易弄臟、易破損、抗壓能力差,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膠帶進行穩固,而這些膠帶是不可降解材料,而且與紙箱很難分離,無疑加大了回收成本,也給環境帶來更大的負擔。
當前形勢下,過度包裝也成為變相加劇快遞包裝污染的棘手原因之一。過度包裝是人為意識的產物,表現為包裝耗材過多、體積過大、分量過重等,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物件的快遞包裝是它本身的大小和重量的幾倍。目前,我國快遞過度包裝幾乎采用紙箱、透明膠帶或者封套+氣泡膜+填充物,這些多余的包裝簡單地被當做生活垃圾處理,不可降解材料在逐步隱性地破壞自然環境。過度的快遞包裝是寄件人的直接行為造成的,為了防止快遞分揀、打包、搬運物件過程中出現暴力行為導致快遞變形、物件損壞,寄件人只好層層包裝避免此類問題出現,否則物件帶來的損失可能遠遠是過度包裝成本的幾十倍。以淘寶電商賣家來說,其實很多商家也不愿意過度包裝,因為過度的包裝必然會加大物件的重量從而導致成本的增加。但是大多數買家認為包裝過度是保證物品不受損壞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買家經常收到一件商品快遞包裹的同時也收到一大堆的包裝。買家簽收快件后須將好幾圈的透明膠帶撕掉,打開紙箱,去除填充物,再把氣泡膜拆開,減掉塑料袋才能看到自己買的商品。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易碎物品的過度包裝則更加嚴重。
2 高校快遞包裝回收與再利用現狀與原因
在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對快遞的依賴性也愈加強烈,面對全社會產生的大量的快遞包裝及其不可逆轉的包裝污染,綠色快遞呼之欲出。在校學生作為網購的高比例群體,每天新增的快遞數量驚人,然而校園隨手丟棄的快遞包裝屢見不鮮,這是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源頭,因此有必要實現快遞包裝綠色回收與循環利用。
2.1 高校快遞包裝回收與再利用現狀
按照回收價值分類,我國快遞包裝主要分為2個部分:一種是可回收利用的紙箱。快遞紙箱屬于最廉價且操作輕巧、方便的包裝材料,是諸多包裝材質中有回收價值的一種,一個紙箱的回收市場價約0.4元/kg。但快遞紙箱利用率仍不高,回收率不到20%。與成品紙箱購買價格相比,紙箱回收的價格實在很低,低于人們在回收紙箱到變賣過程中的空間占用和精力損失。而摒棄一個紙箱再購的成本壓力并不會太大,加之我國回收紙箱的機構并不正規,大多數人會直接選擇把紙箱扔掉。另一種是無法降解的材料。當前,我國的很多快遞公司使用的包裝材料都是無法降解的,如透明膠帶、空氣囊、塑料袋等,其中的氣泡膜、透明膠帶、泡沫等包裝材料幾乎僅供一次性使用。這些材料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把這些包裝廢物直接隨手扔掉,至少要經過100多年的時間才能自然降解,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污染甚至影響水土環境,如果把這些材料用火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則會導致大氣污染[2]。高校主要快遞包裝類型見表1。
《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達206億件,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件,占整體的6%,大學生平均每人年收快遞16件,全國2 000多所高校平均每人每年網購1 100元。在瘋狂購物的背后,巨大的包裹數代表著高校的快遞包裝量也不容小覷。與此同時,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高校學生年齡普遍在15~23歲,收到快遞的學生都是迫不及待地想拆開包裝取出里面的商品。根據調查發現,高校中82%的學生拿到快遞拆掉包裝后便將快遞包裝物扔到垃圾桶,甚至有很多的人邊走邊撕快遞包裝,將包裝物隨手扔掉,只帶走購買的商品。有些人甚至認為快遞包裝撕下來的透明膠袋和包裝袋都特別臟,沒有必要留著。12%的學生會將較為干凈包裝盒拿來裝東西,或者進行二次利用,但是包裝物中填充物和塑料包裝便會直接扔到垃圾桶。只有5%的學生會將快遞包裝物循環利用。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還沒有引起在校大學生的充分注意,高校尚且缺乏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意識,也從側面反映出社會大眾在這方面的意識相對薄弱[3]。
作為快遞服務提供者和成本運輸的承擔者,包裝回收再利用可以減少其成本支出。即使回收的包裝不可再利用,也可以將其當成廢品賣掉,可以抵消一小部分的成本。對協定客戶和大客戶來說,進行統一的快遞包裝回收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只需要協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派人回收即可。然而,高校快遞網點服務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屬于零散型客戶,想從客戶手中回收包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網點快遞員不可能強制讓客戶拆開快件,取走商品并留下快遞包裝。環保意識較高的大學生能夠認可快遞網點的做法但未必配合,潛意識中會因為快遞面單上的信息泄露,而不愿將快遞包裝物給快遞公司進行再處理。
2.2 高校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的困難及原因
2.2.1 環保意識薄弱
高校學生對快遞包裝回收意識很低,而且缺乏循環利用的環保觀念。為了更好地將環保意識在校園中傳播開來,各大高校應多開展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的活動,高校快遞網點理應參與到高校綠色快遞行動中,養成高校學生規范的操作習慣,樹立學生的回收循環利用意識,保持高校美麗的環境。
2.2.2 回收再利用成本高
對于快遞公司來說,回收包裝廢棄材料使用的人工成本遠遠大于材料成本。回收包裝材料增大了運輸成本、材料倉儲、人工上門成本、消毒成本、專業維護人員等多項費用,沒有任何回收利潤可圖,甚至需要自貼費用。很多快遞企業為了降低快遞成本,大量從生活垃圾、醫學垃圾和化工垃圾中回收再生材料來生產快遞的包裝塑料袋,其中含有超標的重金屬、有毒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很多的廢棄物回收者不愿意回收此類物品,導致消費者只能將其當垃圾扔掉。隨著快遞量的增多,包裝廢棄物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妥善解決這些垃圾,那么垃圾圍城很可能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4]。
2.2.3 回收再利用渠道狹窄
對于高校快遞網點來說,將快遞包裝物再次利用,它們是十分樂意的。高校如何回收快遞包裝成為一個待解決的難題。在中國,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在快節奏的當代生活中,最講究的是便利。由于高校快遞普遍為快件自取模式,想讓學生在把快遞廢棄物送回快遞網點顯然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可采取主動的人工上門回收包裝物,將廢棄的舊紙箱、包裝袋、填充物進行重新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但是這一途徑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高校不允許收件人進入校園、人工回收的成本大于材料使用成本等,導致實際操作性不強。
在高校內建立回收網點。由于我國對快遞廢棄物的回收沒有進行專項的資源回收整合,快遞網點混亂,回收利用渠道狹窄,所以導致大家回收循環利用意識差,回收率低。在一些發達國家,回收分類項目已經十分完善,有成規模化管理的條鏈。
3 高校實現綠色快遞包裝體系的途徑
當下,我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快遞包裝廢棄物堆積如山,快遞包裝廢棄物的改革創新刻不容緩,如何合理地處理廢棄物,實現回收循環利用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不少人呼吁拓寬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渠道,提倡適度包裝,讓快遞包裝“綠”起來。堅持全面可持續發展,不僅要為今天的發展盡力,還要為日后的發展提供永久的可持續的資源利用。針對實現高校綠色快遞包裝體系,我們可以從國家、高校與在校大學生、快遞企業材料創新使用等多方面入手。
快遞行業采用各式各樣的包裝材料,由于可降解材料的成本是不可降解的材料成本的4~5倍,很多快遞企業考慮到成本問題,大量使用了不可降解材料。如今快遞包裝損耗量已經可以稱為天文數字,不可降解材料帶來的危害我們無法忽視。國家很有必要對此出臺相應的政策,禁止使用“三無”工廠生產的快遞包裝材料,加強對快遞包裝的材料進行規范,統一要求在快遞包裝上注明使用的制作材料、工廠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對此企業進行監督嚴控,杜絕使用有毒材料,控制材料中的相關成分,并對違反法規規定的快遞企業實施嚴格的懲罰制度。
2016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實名收寄和物品信息登記制度,并且出臺了《郵件、快件實名收寄實施辦法》,嚴格執行用戶身份核對和信息登記。通過這一渠道,我們可以建立快遞收寄用戶信息的數據庫。由于快遞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詢性,針對開展快遞的包裝分類回收就相對容易些,但是由于個人消息泄露、隱私問題的出現,很多消費者出現抵制情緒,針對個人業務的實施還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對此,國家應該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嚴格要求規范快遞員,建立全新的快遞員標準體系,同時對快遞員進行實名登記制,防止信息泄露,但真正落實下來還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合[5]。
節能減排是現在社會提倡的生活理念,在快遞的包裝上,我們也應朝著這方向發展,節約資源的使用。在傳統的快遞包裝設計上,我們發現很多快遞包裝設計粗糙,沒有任何的差異性和指示性標志。在一些易損易碎的特殊物件上也沒有提示的注意事項,導致在分揀、打包、搬運物件的過程中,快遞員無法注意到物件本身的性質,而造成物件的損壞。為了保護物件的安全,只能將快遞進行過度包裝。因此,快遞包裝設計要更注重簡潔,建立統一的包裝標識,減少非必要性的印刷圖案和色彩,采用綠色印刷的標準[6]。簡單明了的包裝設計標準,不僅可以充分地體現包裝的設計新穎性,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源的浪費。
在包裝材料質量上的提升也是很有必要的,應努力研發快遞包裝新材料和豐富快遞包裝種類,加強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性。“德邦物流”的蜂窩紙箱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它在設計方面較傳統紙箱更加專業化與人性化。蜂窩紙板采用蜂窩紙板沖壓、切割、粘貼、紙板粘貼板角加強,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制成不同的整體、模塊化、一體化的底托架式配置。這種設計不僅為貨物的搬運、儲存等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且更符合廣大消費者的需求,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
提高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意識和認識度是實現包裝快遞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關鍵。單單依靠學校的帶動是完全不夠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積極地履行保護環境的職責,把快遞廢棄物回收利用當做完善自身的價值建設,在回收上學校應該起帶頭引領作用,引導高校快遞網點進一步提高節約合理利用資源意識,提高全體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同時,高校快遞網點可出臺落實一些關于快遞廢棄物回收的扶持政策,鼓動學生們將包裝廢棄物送回快遞企業。例如,美國政府為了提高大家對廢棄物品的回收的積極性,各地政府根據對各企業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相關企業的稅收。而快遞企業可以采取回收積分制度,給達到相應次數將快遞包裝廢棄物送回快遞網點的學生一定的福利。
4 總結
在高校快遞包裝廢棄物迅猛增多的背景下,應加強高校學生及高校附近快遞企業的回收利用意識。在包裝上應選取可降解、環保型、可循環利用的標準化材料。改革創新快遞廢棄物的回收體系刻不容緩,需要政府、企業、用戶的堅持努力。只有逐漸完善回收體系,才能保證快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國家郵政局.2016年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J].綠色包裝,2016(9):9.
[2]周婉婷.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快遞包裝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7(26):78-80.
[3]張怡.快遞包裝回收APP在高校大學生網購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6(6):184-185.
[4]鄧春松.網購時代我國快遞包裝問題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28):40-43.
[5]耿勇.快遞實名制下用戶隱私泄露風險防范[J].中國流通經濟,2017(11):122-128.
[6]張杰.談綠色包裝藝術設計[J].包裝工程,2003,24(6):69-71.
[責任編輯:鐘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