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鵬程
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課大多側重技術練習,但是這種訓練容易導致技術和實戰脫節,使隊員訓練時學到的技術動作在比賽中無法合理運用,這就是常說的只會訓練卻不會比賽。在法國培訓期間,筆者通過學習、參觀、交流,了解到法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課通常分為熱身活動、技術練習、情景訓練、比賽、總結5個環節,法國十分重視青少年足球訓練中情景練習環節的訓練。情景練習作為技術練習和比賽環節的中間橋梁,讓隊員在接近實戰的場景中訓練,使技術練習自然地過渡到比賽,能夠有效解決技術和比賽的銜接問題。
一、情景練習的概念
情景練習就是將足球比賽中的某一片段截取出來并進行反復練習,以解決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是法國青少年足球訓練課的重要環節。設計情景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明確訓練主題和訓練目的、設定不同的限制條件、明確進攻方向和不同的得分目標、始終由同一方發球、只針對訓練主題進行指導。
情景練習的優點是從實戰出發、簡單易懂,使隊員在比賽中遇到相似情景時能夠應對自如;情景練習的場區和人數相較比賽而言更少,隊員在練習中更容易捕捉、分析信息,有利于隊員熟練運用足球技術和戰術;通過不同的限制條件和得分目標,隊員在訓練中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夠認真觀察思考;出現問題及時叫停,讓隊員分析解決方法后,教練員再進行指導,有利于讓隊員養成動腦踢球的習慣。
二、設計情景練習的要素
(一)明確的主題和練習目的
通過觀察比賽中出現的問題,確定訓練的主題和練習目的。盡可能使主題細致、目的明確。如,隊員在比賽中占據優勢卻無法取勝,說明進攻方面出現問題。可以將“打破防守、射門”作為主題,設計不同的訓練課。具體到每一節課時,將“邊路進攻”作為本課的主題。每個主題都要有明確的練習目的,如,以“打破平衡、射門”為主題的情景練習的目的是提高進攻隊員運用傳控球和節奏的變化,創造出時間和空間上的優勢,從而完成射門;以“中路中前場的打破平衡、射門”為主題的練習目的是提高隊員傳控球和快速前插的能力。
(二)不同的限制條件
在情景練習設計中,要給攻守雙方設定不同的限制條件,這些限制條件主要是人數優勢、傳球次數、觸球次數、區域大小等。以“打破平衡、射門”主題的情景練習為例,對各限制條件進行解釋。
人數優勢是指在情景練習中,讓某一方占有人數優勢。可以設置成4v2或5v3,使進攻方處于人數優勢,以提高進攻方在這種特定情景下的快速應對能力,提高進攻方在比賽中的實戰能力。
通過限制某一方或雙方在練習中的傳球次數和觸球次數,增加練習的難度或提高隊員的應變能力。如,限制進攻隊員觸球2次或最多傳球5次,可以加快進攻速度,增加進攻隊員的練習難度。
設定若干區域,限制運動員在某一個區域內的行為。如,接應隊員只能在規定區域內活動,要求2腳內出球,且不允許射門。
中路中前場2~3人的打破平衡及射門(U15)
(圖1)。
時長:12'。
場區面積:25m×35m。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
教學目標:在中前場通過傳球、運球和盤球完成中路的滲透,打破平衡并完成射門。
對球員的要求:
1.要注意節奏的變化。向前推進時要一腳傳球,或自己加速運球。自己運球時身體不能背對進攻方向。
2.進攻隊員進入2區域后,防守隊員才能進入。
教學目標實現的標準:
1.進攻隊員在1區域與兩側自由人傳球4次后,可以向前推進至2區域完成射門。
2.開始只能有1名防守隊員進入2區域防守。
3.進攻隊員在2區域觸球3次后,第2名防守隊員進入2區域防守。
獲勝標準:
1.進攻隊員射進球門得1分。
2.防守隊員斷球后射進任意一個小球門得1分。
變化:
1.防守人員的增減。
2.場地區域的大小。
(三)明確的進攻方向和不同得分目標
情景練習中的攻守雙方都有明確的進攻方向,雙方有不同的得分目標。如,在“控球推進”的情景練習中,進攻方的得分目標是“運球踩線得1分,傳跑踩線得2分”。而防守方的得分目標則設定為“將球斷下射入對方球門得2分”。進攻方的進攻方向會更接近現實比賽,而防守方的進攻目標可以設定為不同形式。通過這種有差異的得分目標,突出情景練習的主題和練習目標,提高隊員應對比賽的實戰能力。
控球推進——提高隊員利用橫向的能力(U17/U19)(圖2)。
時長:12'。
場區面積:40m×50m。
訓練的領域:情景練習。
教學目標:提高隊員的觀察、處理球、拉開空間、向前推進的能力。
對球員的要求:
1.要注意觀察。
2.把握傳球的準確性。
3.進攻時橫向拉開,創造進攻空間。
4.進攻隊員必須將球傳給邊路2名球員各一次才能得分。
教學目標實現的標準:
1.區域內6v3,邊路球員能夠拉開空間。
2.能夠成功地給2名邊路球員傳球并向前推進。
獲勝標準:進攻:區域內6v3完成運球踩線得1分,傳跑踩線得2分(邊路球員也可以進場完成得分)。
防守:將球斷下射入對方球門得2分。
得分標準:運球射門得1分,傳跑射門得2分。
(四)始終由同一方發球
在情景練習中,每次開始練習時都由同一方發球。情景練習的目的是提高隊員在比賽中遇到特定情景下進行進攻或防守的能力,有針對性地解決特定情景下進攻或防守的問題。因此,為了強化隊員在特定情景下的比賽能力,練習開始時就始終由某一方發球,從而達到反復練習的目的,讓球員更加熟練地掌握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以保障訓練主題的有效實施。
(五)對主題方進行指導
在情景練習中,教練員應重點對執行訓練主題的一方進行針對性指導,通常采用提問的方法來引導隊員思考和分析出現的問題,讓隊員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提高其進攻或防守的能力。教練員對其他問題不做指導,突出主題,保障練習目標能夠有效完成。
三、足球訓練課中情景練習的案例
(一)控球推進階段利用空當能力(圖3)
時長:20'。
場區面積:30m×30m。
訓練的領域:情景教學。
教學目標:提高隊員的控球推進能力、觀察判斷能力。
對球員的要求:
1.控球隊員必須和兩邊隊員都進行傳球。
2.注意觀察空當,傳接球連貫。
3.跑動積極,拉開接應。不能提前進入2區域。
教學目標實現的標準:場內4名進攻隊員和兩邊隊員都進行傳球,傳球5次后,可以推進至2區域。往返一次得1分,通過小門往返一次得2分。防守隊員斷球后,射入任意2個小門得1分。防守隊員輪換防守,6min后兩組攻防進行輪換。
勝利標準:攻防一輪后,得分高的隊伍獲勝。
變化:
1.限制觸球次數。
2.場區的大小變化。
3.增加防守隊員。
(二)U17/U19利用接應隊員打破平衡(圖4)
時長:12'。
場區面積:40m×25m。
訓練的領域:情景練習。
教學目標:利用接應隊員打破平衡,射門。
對球員的要求:
1.5v4,1名接應隊員在指定區域。
2.黃隊必須傳5次球后才能向前進攻射門。有越位線,不能運球過線,必須傳球過線并前插射門。
教學目標實現的標準:準確分析來球路線,接球時能面對來球主動接球。運球推進時變換節奏加速向前,快速傳球,加速插上,接應隊員積極跑動接應,觸球1次并傳球。及時利用防守空當向前傳球。
獲勝標準:順利完成射門并射進,得1分。紅隊斷球將球傳給教練員,得1分。
變化:增加場地寬度,增加防守隊員,減少傳球次數。
(三)阻止對方推進、包圍和封鎖傳球角度,鎖定拿球人(圖5)
時長:15'。
場區面積:30m×20m。
訓練的領域:U13防守。
教學目標:阻止對方推進、包圍或封鎖傳球角度,鎖定拿球人。
對球員的要求:
1.進攻隊員通過傳球配合對接應隊員進行傳球。
2.防守隊員保持好前后左右間距,阻止對方推進和封鎖傳球角度。
3.注意觀察,抓住對手失誤或引導對手進入伏擊區,鎖定持球人,進行搶斷。
教學目標實現的標準:
1.4v3+1(接應),進攻方從固定點開始傳球。通過邊路或中路傳球給防守方后面的接應隊員,得1分。
2.防守方阻止對方推進和封鎖傳球角度,阻斷進攻方傳球給接應人。鎖定持球人,搶斷成功,得1分;射門成功,得2分。
獲勝標準:
1.得分高的一方獲勝。
2.個人和整體防守能力獲得提高。
變化:擴大接應人的活動區域,增大防守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