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業來
摘 要:環境技術管理作為環境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科學技術創新的中心。目前,我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還處于發展階段,體系要素發展不平衡。本文分析了我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的內容,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我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的構建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環境技術管理;技術指導體系;最佳可行技術
1 我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
所謂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就是用最佳可行的技術系統科學的評估防治行業污染的體系,通過設定環境管理目標、實施環境管理制度、提供技術支持,建立環境技術的示范推廣體系。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分別在國家層次、地方層次、產業層次、發展層次發揮技術指導作用,主要應用于特殊行業、河水流域、特殊企業和發展環境的污染防治方面。目前,我國技術管理體系主要包括技術指導文件、技術政策、最佳可行技術指南針和環境工程技術規范。技術政策是基本原則和路線,最佳可行技術指南針是具體指導,環境工程技術規范為新技術提供技術驗證。要素間既層層遞進,也相輔相成。
2 我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現狀
2.1 環境技術指導體系建設現狀
我國已經出臺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導則編制管理辦法》《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導則編制指南》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指南》等文件為促進和規范環境技術指導文件編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并高效率推動建設環境技術指導體系。“十一五”期間我國組織實施了技術指導文件編制工作,目前技術指導文件的發布范圍不僅覆蓋了高耗能的鋼鐵行業、高污染的輕工業,還覆蓋到了城鎮污水處理、農村生活、畜禽養殖等領域。環境技術指導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2.2 環境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現狀
1993年,為推廣最佳實用技術,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了《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推廣管理辦法》;自2006年以來,環境保護部為推廣新技術和先進成熟達標技術,連續6年頒布《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示范名錄》和《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建立的環境技術管理網,為實現污染防治技術推廣不斷發布和更新污染防治技術和技術指導文件。
3 環境技術指導體系的作用
國內環境技術指導文件主要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指導,政府合理利用技術指導文件并充分發揮其技術指導作用服務污染防治工作。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均以提到技術指導文件為依據出臺關于污泥處理處置等污染防治辦法。
4 環境技術指導體系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
通過梳理已發布和已開展編制的技術指導文件,結合近幾年行業技術指導文件編制的經驗和問題,本文認為我國環境技術指導體系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目前我國完成并發布的技術指導文件數目并不多,涉及的行業范圍也并未達到全覆蓋的程度,技術指導體系的完整度有欠缺;另外,已發布的技術指導文件之間聯系不夠緊密,對環境保護技術指導的合力效果不理想。
2)技術指導體系建設實際中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體系表設計不完善,對各指導文件間的配合與銜接考慮不足,甚至有些文件的有些內容稍有沖突;另外在國家重點關注的重金屬污染、礦山生態、有毒有害有機物等方面并未及時跟上步伐,體系設計與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和任務還有時差。
目前,我國嚴峻的環境形勢對環境技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技術指導體系未來發展應著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首先,要認識到提高對環境技術評價重要性。從世界發達國家和環境良好國家經驗來看,環境技術指導是環境管理的高效手段。技術手段相對于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而言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技術手段較其他手段能發揮遏制作用。
2)其次,要完善環境技術評價實施細則的配套內容。環境技術管理部門必須要有計劃、分階段、突出重點逐步完善我國現行環境技術評價體系,建議在環境技術評價實施細則、綜合性技術文件和環境技術示范實施細則等方面出臺一些配套文件,細化實施發放和具體程序,呼應完善環境技術評價制度建設,提高制作的可操作性,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各地政府也要積極配合,針對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一些環境技術具體實施方針,形成配套規范、上下銜接的高效的運行局面。
3)積極研究建立環境技術示范推廣長效機制。目前我國采用定期發布《示范名錄》和《鼓勵目錄》等文件來推廣成熟環境技術,也解決了先進成熟技術推廣、先進技術引進、創新技術示范等方面的經費,在環境技術示范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評價和推廣等機制間合理銜接還沒有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筆者建議建立一個上下聯動的推廣機制。首先建議國家建立一個評價技術信息平臺,這個平臺要集管理業務應用、環境技術基礎數據以及信息服務于一體。國家可以利用這個技術平臺向公眾、地方環保部門以及企業發布和更新管理政策先進技術信息和先進技術成果。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可通過該信息平臺進行環境管理交流,也可通過此平臺解決一些環境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各級政府可向該平臺上報本區域先進技術成果,國家定期對技術及推廣成果進行評比,視情況獎勵先進地區技術推廣資金,促進先進技術研究積極性和先進技術推廣成果轉化,實現上下聯動。
4)大力培育環境技術服務市場。我國科技產業化的快速推進,為環境管理技術的市場化提供了可行條件。環境管理技術的市場化將有利于先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建議各級環境管理部門履行服務責任的同時積極研究環境技術服務市場的培育,培育一批環保技術評估、技術咨詢、技術測試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用市場競爭激發先進技術創新活力,用市場競爭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
總結
在第六屆環境保護大會上,我國首次提出了經濟,法律,技術和可行的行政方法的綜合應用,以應對環境問題。2006年,我國政府明確提出依靠科技創新,以技術進步推動環保工作,全面實施環境科技創新,建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環境技術管理系統。在近年來的環境技術發展下,我國還需要加強對其的研究和深化,以保障其良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文仲,杜曉雪,湯天麗,等.我國環境技術轉移模式與運行保障機制的研究[J].中國環保產業,2012(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