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蕾
【摘 要】文章在對海爾集團物流活動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圍繞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問題展開探究,尋求管理物流成本的方法,以期實現最佳經濟效益。同時,對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現行措施做了詳細的討論,詳細闡述了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
【關鍵詞】海爾集團;物流;成本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6-0193-02
海爾集團創建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集團的技術先進,但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還需要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從而提高海爾集團整體的經濟效益。
1 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現行管理措施
1.1 海爾集團的采購成本管理
海爾集團采用的是JIT采購方式,JIT基本思想是“在需要的時候,按照需要的數量,生產所需的產品”。JIT的基本思想是一種追求無庫存,或者庫存量達到最小量的生產系統。JIT實行的是從客戶到銷售部門到生產部門再到采購部門最后到供應商的業務流程。這樣的流程,減少了生產上的浪費,避免生產過多產品,庫存量明顯下降。海爾集團基于JIT,把過去分散的采購業務集合在一起,實行統一采購,在全世界范圍內以最低的價格買進原材料。此外,海爾集團還通過競標使得原材料價格下降5個百分點,降低了采購成本。
1.2 海爾集團運輸成本管理
在現代物流中,運輸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運輸成本占物流成本的一大部分。海爾集團在運輸成本管理中實行以下措施。
(1)訂單聚集。海爾集團運用特定的物流執行系統,訂單系統和倉儲系統、運輸系統有機結合,它能轉化成海爾集團客戶訂單可以出貨的項目,優化了運輸系統的順序,聚集并和客戶訂單直接掛鉤,從而更準確、有效地管理客戶的運輸及相關物流業務。
(2)合并運輸線。為了節約運輸成本,海爾集團提高運輸路線的利用率,減少收費的費率。縮減流通過程中的運轉成本和庫存成本。
(3)路徑優化。海爾集團的運輸工程師在運輸管理系統上設計和執行最佳的運輸路線,通過分析設計使得貨車運送的準確性和準時性大大提高,成本也有所下降,實現了最經濟的運輸成本。
1.3 海爾集團倉儲成本管理
海爾集團是中國白色電商第一品牌,一直走在行業前沿,在倉儲方面成功的零庫存戰略是它一大優勢。
2009年,海爾集團提出了“去制造化”戰略,“零庫存”戰略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海爾集團為此做了“即需即供”的庫存改革。這種模式就是取消了倉庫,根據訂單直接發貨,形成一個用戶需求到滿足的過程,有效解決市場需求與企業供應之間的矛盾,保證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通過創新的零庫存,海爾集團有效化解了高庫存的浪費現象。通過創新,海爾集團庫存資金占有天數從20 d下降到了5 d,僅為中國平均值的1/10。
1.4 海爾集團配送成本管理
海爾集團的配送中心轉變了傳統的手工記錄的方式,采用電子記錄設備,記錄配送中心入庫移庫等各個環節,形成高效和準確的數據采集系統。海爾集團使用先進的電子技術如條形碼等,實現了物料出入庫系統自動記錄功能,便于物料的整理和盤點。通過物流需求系統對物料進行控制,在兩個自動化立體倉庫之間靈活調節物料,隨需隨到,節約物流時間,從而大大減少了庫存量。
海爾集團配送網絡的建立不僅完善了海爾集團的運輸系統和整個物流系統,也為海爾集團JIT配送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從而大大減少了海爾集團的物流配送成本。
2 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零庫存”戰略存在風險
“零庫存”戰略是海爾集團近年來強力推行的戰略,無論是原材料價格的浮動還有產品庫存的壓力,都會消耗大筆流動資金,對于海爾集團而言,保證技術的領先性這項工作需要大筆資金,于是,減少庫存成為必要選擇。“零庫存”卻也使得海爾集團在很多方面失去了靈活反應的能力。根據海爾集團半年報顯示,海爾集團空調業績下滑30%以上,這是由于片面追求“即需即供”,庫存嚴重不足,導致海爾集團空調在“高溫救贖戰”中受到打擊,由此可以看出,“零庫存”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
2.2 配送和車輛調度不合理
海爾集團采取的是從生產基地到各配送中心再到銷售商的運輸路線。海爾集團擁有自己的車隊,并和外部大型車隊簽約,保證從生產基地到配送中心配送業務便于調度管理,但是海爾集團忽略了外部零散車輛,這些零散車輛往往能節約很多成本,因此,海爾集團運輸成本根本降不下來。銷售商缺貨時,各地工貿公司會向配送中心要求配送貨物,當地配送企業負責配送,配送中心不知道貨物具體配送情況,但是配送費用直接在青島本部進行結算,造成信息交流不暢通。
2.3 自營物流的效率得不到保障
海爾集團雖然通過自營物流賺取了不少利潤,但是海爾集團為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為了自營物流更好地發展,在軟硬件設施上投入了成本,海爾集團建立了倉庫和物流節點,此外還對外聘用了一大批優秀物流人才,他們具備強大的策劃能力與管理水平。海爾集團資金豐厚,實力雄厚,在硬件設施置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盡管這樣,與專業物流公司相比,在人才引進和信息系統等軟件設施方面則遠遠落后于專業物流公司,這直接導致海爾集團物流效率較低。
2.4 投資產業過多使得物流業務運轉困難
海爾集團逐漸成長為一個綜合型企業,不僅在原先的家電方面獨占鰲頭,還開始涉及手機、計算機、家庭整體廚房等新興產業。這或多或少對海爾集團的主營家電業務造成影響。
海爾集團空調近年來在市場上的占有率與“美的”“格力”相比呈現下降趨勢,洗衣機在市場上地位也不在穩固,與此同時,海爾集團新開發出來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被海爾集團隨便運用于家電物流平臺。海爾集團電器分布模型的優勢下降,物流的利潤也下降。
3 海爾集團物流成本管理改進方法
3.1 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安排庫存
階段性斷貨對于海爾集團的“零庫存”戰略有很大沖擊,有些人認為,“零庫存”戰略是為了減少物流成本,增加總利潤,但是海爾集團對待各種產品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操作。在“零庫存”戰略的基礎上海爾集團實現了訂單制下的“即需即供”。“即需即供”不僅保證了沒有大量的物資積壓,采購的物資都是最有用的、最新鮮的,使得產品質量大大提高。海爾集團擁有一定的庫存是要的,庫存能為海爾集團提供一定支持。此外,海爾集團還要采用訂單拉動模式,拿到訂單后,再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客戶需求。
3.2 轉變傳統配送和車輛調度制度
海爾集團自己的車隊和簽約車隊給海爾集團帶來很多約束,浪費很多資金。對于很多業務,外部零散車輛只要運用合理就能完成。使用外部零散車輛,不僅能夠擴大配送中心輻射范圍,縮短配送半徑,還可以盡可能降低配送成本。配送中心則可以由一個區域內的各個零售商、批發商、代理商、專賣店等零散銷售點集資租賃,尋找最適合的地點,不需要再由生產商負責運營。這樣一來,海爾集團建設物流中心的費用能夠節約,由于多方協調租賃的配送中心效率也會大大提高,物流配送成本會大大降低。
3.3 適當運用第三方物流企業
對于海爾集團而言,龐大的自營物流花費了企業過多的精力。海爾集團的制造業中有很多物流環節,這些物流環節對于海爾集團而言不是必需的,完全可以將它們通過競標的方式外包出去,同樣可以得到一部分利潤。第三方物流企業幫助海爾集團物流的運轉,同樣海爾集團也幫助這些企業運轉,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海爾集團現在首要的物流環節是產品物流環節,只有產品物流做得好,海爾集團物流才能真正節約成本。物流外包減少了海爾集團物流工作量,提高了海爾集團物流的運轉效率與經濟效益,降低了海爾集團物流運轉成本。
3.4 根據產品特性組織物流活動
海爾集團目前投資過于分散,家電、計算機、手機、家庭整體廚房等都有涉及,但是所有產業都共用家電物流模式,這對海爾集團物流成本控制很不利。因此,海爾集團要針對新興產業重新規劃物流配送網絡。
以海爾集團的IT產品來說,IT產品體積重量小但是價值高,物流周轉頻率快,海爾集團家電固有的家電物流配送模式并不適合IT產業物流,最好的選擇是把IT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將IT產品物流外包給第三方企業,有利于海爾集團節約物流成本,縮短物流運作時間。客戶滿意度對海爾集團來說至關重要,不僅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未來市場,而且也是為了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只有對海爾集團物流進行探索分析,了解海爾集團物流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對海爾集團物流的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參 考 文 獻
[1]祝映蘭.企業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32):137-138.
[2]陳書明.中國大型制造企業物流資源整合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3]張麗.海爾物流:家電下鄉的即需即供物流網[J].物流技術與應用,2009(3):25-38.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