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3月28日,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成都大學承辦的2017-2018全國校園足球競賽工作會議在成都大學舉行,會議吸引了教育部學生體育聯合會及80余名來自全國各省市教育廳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的代表參會。與會人員就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校園足球競賽工作的有序開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會上表示,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發展體育運動,達到三大愿景,即: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質;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國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通過廣泛性地開展群眾體育運動、活動、競賽,讓體育成為一個載體和平臺,起到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的作用,培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建設體育強國。并通過創辦體育特色學校和舉辦各級、各類競賽,緊抓普及與提高兩大推進戰略。為順利實現三大愿景和兩大戰略目標,王登峰隨即提出五大保障措施:建設體育文化;捋順管理體系;加大場地設施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和實踐;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過去三年,校園足球競賽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建成,四級聯賽得以完善,競賽項目日漸豐富。他強調,今后要進一步提高校園足球的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讓學生掌握足球運動技能;建立課余訓練體系,廣泛開展足球競技運動;建立競賽體系,完善校內比賽、校際聯賽以及選拔性競賽制度等。并通過教學和訓練讓學生強化足球運動技能;搞好校內比賽、校級聯賽、選拔性競賽,在足球賽事中打通優秀人才的成長成才通道,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弘揚體育風尚;要嚴明賽風賽紀,將足球人才選拔與運動員等級選拔掛鉤,抓好最佳陣容的選拔。
“十八大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連續下滑后的觸底反彈,還只是集中在中小學,而大學的問題還非常嚴重,將來各省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將進行收集,并納入各省、高校評估指標體系。”王登峰在會上認為,政府、學校要擔起職能責任,推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我國校園足球人才選拔將和運動員等級選拔掛鉤,為此,他建議成都市要在體育訓練、教學、競賽體系等過程中實現“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連續性培養,并在工作推進過程中強調競賽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體衛藝司指導之下,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為校園足球提供著保障,每年組織500人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高水平海外培訓,為管理人員、裁判員、運動損傷、新聞宣傳等組織培訓班。”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聯合秘書處副秘書長、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張愛龍則認為,我國高校在加快推進校園足球競賽工作中,應身體力行在學生群體中推廣足球文化、普及足球運動,以此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大力吸引學生群體加入到校園足球競賽中。
此外,在會議期間,來自四川、內蒙古、上海、云南、江蘇的代表還對各省校園足球開展經驗進行了介紹,他們圍繞培養機制、試點建設、經費投入、評估體系、規定動作完成情況及自選動作發展等主題進行交流,為其他各省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了可靠的經驗。同時,與會人員還分組討論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足球協會關于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暢通青少年人才培養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規范全國校園足球競賽管理,保證全國校園足球各項競賽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