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
校園足球不同于競技足球,它的最終使命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價值。每一名校長、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和足球運動中的體育精神,并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義。現今,多數學科課程注重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但足球會教會學生的是如何與人合作、尊重對手、遵守規則等,基層學校應正確把握其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足球內涵,巧妙利用各種資源,引領學生享受足球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精神,正確引導學生成為熱愛集體、關心同學、頑強拼搏的棟梁之材,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持續發展和成功打下堅實基礎。自2015年開展校園足球工作以來,南京市旭東中學深挖足球的育人功能,充分發揮足球運動的普惠性,讓足球運動成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并將“自信、合作、快樂、拼搏”的陽光體育精神融入校園足球,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踢足球磨練了意志。
通過本次培訓,筆者進一步深刻領會到,開展校園足球,就是要把發揮足球的育人功能作為聚焦點。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具體體現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足球運動作為一項規則嚴明的集體性運動項目,在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團結協作精神、意志品質、規則意識、公平競爭意識等方面都能發揮了關鍵作用。所以說,開展校園足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更能立德樹人。
下一階段,對于學校校園足球工作,一是要讓全體師生進一步明確足球進校園的目的,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把育人理念放在第一位;二是在學校日常的足球普及和教學中,不斷提高教練員水平,提升足球教學質量,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與足球育人價值;三是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需求和選擇,注重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注重構建完善的校內競賽體系以及開發與利用足球教學資源。